格尔木:菜市上本地蔬菜唱“主角”

24.02.2016  08:53

  青海新闻网讯 温室外寒气袭人,室内却生机勃勃,一片片绿油油的菠菜、一排排开花结果的菜瓜……我们走进格尔木市仁达合作社无公害蔬菜水果种植基地的7个温室大棚,好像就走入了一个绿色世界,到处弥漫着泥土与蔬菜的气息。

  合作社的工作人员正弯腰忙碌着,他们拿着小铲子,一点点将菠菜从土里铲出来,用准备好的绳子扎捆好。

  “外面气温是零下,我们温室大棚却在10摄氏度,这个温度正好适合蔬菜的生长。而且我们还经常查看,把温度都记录下来,便于掌握蔬菜生长的最佳环境。”合作社所在的郭勒木德镇红柳村村委会主任李国善说。

  在格尔木这样一座戈壁滩上的城市,种点蔬菜可不容易。但在农牧部门的帮助和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合作社的蔬菜长势很好。

  “我们的菠菜叶子肥厚,口感好,天天都有人打电话,1号棚里的菠菜,是去年12月底种上的,现在都已经订光啦。”

  去年,为了进一步充实市民的“菜篮子”,让大家都吃上本地新鲜菜,格尔木市把每栋标准温室的补贴提高到了6万元,鼓励农户种蔬菜。过去,村里人只种枸杞,到冬天就“猫冬”,闲着。但看到政策这么好,大家纷纷决定种菜。

  “这7个大棚都是去年12月建好的,有西红柿、菜瓜、菠菜、沙葱。”李国善指着眼前的一片菜瓜说:“那些菜瓜再过十天左右就能上市了,市民可以在春节期间吃上放心的本地菜。”

  合作社种的菜,每天都直接送到市场上老余的店里。老余在市场上卖菜已经卖了二十多年,以前,他卖的都是西宁、兰州等地拉来的菜,而现在,他卖起了本地菜。有合作社给他送菜,方便、新鲜,市民也爱买。

  20余年来,格尔木市围绕城市做文章,引导支持河东农场、河西农场的菜农及周边乡镇的农民,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大面积种植各种精细蔬菜,至去年底,全市已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先后建成了508栋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一年能产出蔬菜250万公斤,全部供应本地市场,成为市民餐桌上主要的蔬菜来源。

  丰富市民餐桌的同时,种蔬菜也让村民们增加了收入。红柳村村民李光荣边铲菠菜边说,过去自己在周边的厂里打工,有时接不上活。现在在合作社里干活,一个月能拿上5000元的工资,比外面打工强很多,还稳定。

  “现在我们又平整出一大片土地,今年要再建三百亩温室。”李国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