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格尔木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542.55元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王柯岚 通讯员 李莎莎 摄影报道) 近年来,从抢着戴贫困户的“帽子”到主动要求摘“帽子”,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格尔木市结合全市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得民心、随民愿的脱贫道路。从等靠要到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全市贫困群众不但实现了生活上的脱贫,也实现了“思想脱贫”。2017年,格尔木市脱贫指数全达标,全市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542.55元、远远超过目标4000元。
每天都有进账,放在前些年,王俊林可是连想都不敢想。“现在我的鸡养得好,下蛋多,我没事的时候就拿点出来买,卖得挺好的。”王俊林告诉记者。
家住郭勒木德镇中村的王俊林现在可是村里的“名人”,在市、镇、村及企业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王俊林家的土鸡蛋可谓小有名气。去年,记者到他家采访时,憨厚老实的王俊林一脸的笑容,每天“侍奉”蛋鸡,等着帮扶企业上门来收鸡蛋、等着市民上门来购买,很少主动出门去售卖自家的鸡蛋。
几年来,在大家的帮助下,王俊林渐渐过上了好日子,再也不是那个出门不出村的庄稼汉了,现在,他家的鸡蛋销售情况良好,见的人多了,思路也开阔了,这几天趁着晴暖的天气,他带着框子,装满鸡蛋,来到集市上售卖自家的鸡蛋,从老实的庄稼人到养鸡户再到卖蛋的商贩,自产自销的模式,让王俊林尝到了甜头。
从生活上脱贫到“思想上脱贫”,从不敢走出去到主动走出去,从庄稼汉到企业工人、护林员甚至商贩,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格尔木市“煞费苦心”,走进群众的心里,了解群众的情况,解决群众的困难,因户施策,让贫困户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起色。
近年来,格尔木市严格按照国家考核评估“三率一度”“两不愁、三保障”和脱贫退出摘帽18项指标要求,始终坚持问题、目标和结果导向,进一步查漏补缺,补短板、强弱项、健机制,脱贫清零成果巩固提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017年,格尔木市继续从基层着手,从实际出发,打牢基础抓保障,结合实际,先后2次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动态调整扶贫对象,精准核定贫困人口238户744人。按20%的增速加大市级扶贫资金投入,安排市级扶贫资金1800万元,落实省州扶贫专项资金2704万元,统筹实施23个扶贫项目,目前已全部实施完成,资金已全部拨付。分批次整合涉农资金2.26亿元(较2016年增加49.6%),实施项目81个。落实国开行金融扶贫贷款资金26.15亿元,统筹实施农牧区基础设施提升项目207个,完成项目96个,投资14.1亿元。
格尔木市积极健全机制抓落实,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严格落实脱贫攻坚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逐级签订承诺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市区乡村四级书记抓精准扶贫的良好工作局面。设施建设强基础,积极推进10个非贫困牧业村道路通畅工程。实施电网升级改造工程,14个贫困村实现电网全覆盖,2个村(牧业村)实现太阳能发电。实施农村安全饮水提升巩固工程,实现农业行政村和牧民定居点自来水入户。新建长江源村、要盖村,改造城北村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建村级电商服务点1个,建成青藏电商工业园、昆仑梦工厂以及格尔木创业孵化基地等电商服务点。全市各乡镇、农业行政村及牧民定居点全部通宽带,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完善。
2017年,格尔木市脱贫指数全达标,全市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542.55元、远远超过目标4000元。238户贫困户家庭房屋均达到安全住房要求。全面实行15年免费教育,贫困家庭学生无因贫辍学现象。市级财政为744名贫困人员全额代缴医保金。全市459名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部参保。232名贫困人口参加技能培训,17名贫困家庭初高中毕业生参加职业学历教育,享受助学补助。全市贫困人口达到脱贫清零条件,贫困发生率为零。16个贫困村每村有50万元省级的互助资金。实施扶贫产业园项目,16个贫困村每村每年可收益4.7万元。全市所有农业村及农牧民定居点公路通畅目标已实现,其中16个贫困村已实现道路“村村通”。全市农业村和农牧民定居点自来水实现全入户,贫困村的48项饮水指标均达到安全饮用水标准,电网实现全覆盖,标准化村卫生室和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全部建成且运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