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工业园区“一区四园”格局基本形成 我省第三大工业园区“茁壮成长”

12.06.2015  13:51

   经过四年多的建设,海东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66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投资121.44亿元,产业型投资234.22亿元。工业园区“一区四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海东工业园区延伸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是正在全力建设的我省第三大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成立于2011年2月,园区规划区内航空、铁路、公路立体运输节点功能完备,兰青铁路、兰新高铁、兰西高速、109国道贯穿东西,西宁机场紧靠临空综合经济园,区内形成了畅通的交通网络,吞吐量大,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较强。规划区覆盖平安、互助、乐都、民和四区县,并位于省会西宁半小时辐射圈内,区位优势突出。

  园区启动建设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年打牢基础、两年形成场面、三年具备雏形、五年形成规模”的发展目标和“产城一体、产城融合”的建设思路稳步推进,编制完成了《海东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临空、乐都、互助、民和工业园总体规划》等,其中临空综合经济园平西经济区、乐都工业园西区、平北经济区部分区域已纳入海东市城市核心区规划,《临空综合经济园市政专项规划》也与海东市城市规划进行了有机衔接;工业园区内道路、燃气、通信、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基本完善;现代物流、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支撑稳步提升;临空综合经济园回迁安置顺利推进。园区基本实现了省政府提出的“三年具备雏形”的阶段性目标,正在朝“五年形成规模”的方向加速推进。

  据园区负责人介绍,2015年园区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及房建公建等项目完成投资37亿元;完成产业项目投资103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8.97亿元;1亿至5亿元新开工项目10个,5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0个;完成就业培训6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