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鲁吉亚前总统谢瓦尔德纳泽病逝 享年86岁

08.07.2014  12:24
核心提示:  格鲁吉亚前总统谢瓦尔德纳泽1998年资料照片。图/CFP  格鲁吉亚前总统、原苏联外交部长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7日去世,享年86岁。他的发言人玛丽娜达维塔什维利说,谢瓦尔德纳泽久病卧床,当天中午离世

  格鲁吉亚前总统谢瓦尔德纳泽1998年资料照片。图/CFP

  格鲁吉亚前总统、原苏联外交部长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7日去世,享年86岁。他的发言人玛丽娜·达维塔什维利说,谢瓦尔德纳泽久病卧床,当天中午离世。

  谢瓦尔德纳泽离世后,俄罗斯方面反应迅速。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说,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向谢瓦尔德纳泽的亲属以及格鲁吉亚国民“致以沉痛哀悼”。

  □人物

  生于农民家庭

  少年时对政治展现浓烈兴趣

  谢瓦尔德纳泽1928年1月25日生于格鲁吉亚西部黑海沿岸一个农民家庭。父母希望他成为医生,不过,他少年时代就对政治展现浓烈兴趣。他20岁加入共产党,不久在党内崭露头角,一路高升,1972年出任格鲁吉亚共产党第一书记。

  他担任格鲁吉亚内务部长和安全机构负责人期间,以重拳打击贪腐著称,曾责令官员把非法所得的轿车、别墅和财产充公。同

  时,他放宽对文化艺术领域管制,松绑影视戏剧行业,促进文化繁荣。

  由于其治腐有方,谢瓦尔德纳泽受到苏联领导层注意。1976年,他进入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两年后成为政治局候补委员。1985年,时任苏联外交部长安德烈·葛罗米柯退休,苏联领导人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任命谢瓦尔德纳泽为外交部长。相对年轻的谢瓦尔德纳泽很快成为戈尔巴乔夫推行改革的得力助手。

  担任苏联外长

  为中苏关系正常化作出贡献

  担任苏联外长期间,谢瓦尔德纳泽是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的坚定支持者。他一头标志性的银发,嗓音低沉,因才思敏捷和个人魅力颇受西方媒体青睐。

  在他推动下,苏联1989年从阿富汗撤军,1991年与美国签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军控协议。他参与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即西德与东德的统一谈判,见证1989年柏林墙倒塌以及1990年两德统一。

  担任外长期间,谢瓦尔德纳泽4次访问中国,尤其是1989年2月访华为同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做准备,为中苏关系正常化作出了贡献。

  不过,伴随苏联政局动荡、危机加剧,谢瓦尔德纳泽与戈尔巴乔夫的政治分歧日益严重。1990年,因不满戈尔巴乔夫回归“强硬”,谢瓦尔德纳泽辞去外长职务。1991年11月,戈尔巴乔夫任命谢瓦尔德纳泽为外交部改组后的对外关系部部长。一个月后,苏联正式解体,他与戈尔巴乔夫一起辞职。

  发生玫瑰革命

  被迫辞去格鲁吉亚总统职务

  1992年,谢瓦尔德纳泽返回新获独立的格鲁吉亚共和国时,国内时局动荡,首任总统兹维亚德·加姆萨胡尔季阿在政变中下台,流亡俄罗斯车臣共和国。同年,谢瓦尔德纳泽担任国务委员会主席、即议会议长,随后当选国家元首。1995年,格鲁吉亚采用新宪法后,他当选国家总统,2000年再次当选。

  谢瓦尔德纳泽执政期间奉行亲西方外交政策,主张格鲁吉亚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下,他推动一些西式民主改革。不过,格鲁吉亚依然经济贫弱,腐败猖獗,犯罪横行。

  同时,谢瓦尔德纳泽未能有效解决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地区武装冲突,致使大量民众流离失所,为2008年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军事冲突埋下隐患。

  谢瓦尔德纳泽的批评者说,他已经变成了自己曾经反对的那种“独裁者”。

  2003年11月,反对派指责议会选举存在舞弊,在首都第比利斯发动大规模反政府示威,号称“玫瑰革命”。同月23日,反对派领导人、后来成为总统的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手持一朵玫瑰,带领大批支持者闯入议会,要求谢瓦尔德纳泽辞职。谢瓦尔德纳泽在保镖护卫下离开。与萨卡什维利会晤后,他宣布辞职,在电视转播中说:“我要回家了。

  生命的最后十多年,谢瓦尔德纳泽在自己的山顶居所安静度日,远离公众视线。时任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曾说,“历史会仁慈地评价他”。

  □揭秘

  邀请中国外长“破冰

  1985年3月,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出任苏联领导人,任命谢瓦尔德纳泽接替老资格外交家安德烈·葛罗米柯出任外长,以全力贯彻他的外交“新思维”,推行“缓和”外交,尤其是改善中苏关系。次年7月,戈尔巴乔夫发表讲话,显示苏联在中苏关系“三大障碍”上有所松动,中方表示欢迎。

  进入1988年,伴随苏联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减少在远东驻军,以及在柬埔寨问题上态度变化,中苏关系正常化步伐加快,双方商定两国外长于12月初和次年2月初进行互访,为中苏首脑会晤做准备。

  12月1日至3日,应谢瓦尔德纳泽邀请,时任中国外长钱其琛对苏联进行正式访问,并与戈尔巴乔夫会见。这是中国外长时隔31年首次访问苏联。此前,两国外长也有一些接触,但都是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会见,而这次访问相隔时间之长、任务之艰巨,可谓破冰之旅。

  钱其琛在回忆录《外交十记》中说,访问期间,他同谢瓦尔德纳泽三次会谈,共约6个半小时。

  钱其琛访苏后,中方宣布,中苏国家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已经开始,中苏高级会晤可能在明年、即1989年上半年举行。

  小计谋被邓小平识破

  1989年2月2日至4日,谢瓦尔德纳泽对中国进行回访,为戈尔巴乔夫访华打前站。而苏联外长上一次访华是在1959年。谢瓦尔德纳泽同钱其琛举行两次会谈,中心议题仍旧是柬埔寨问题,经过艰苦谈判,终于取得一致意见。

  然而,双方商定戈尔巴乔夫访华日期后,苏方突然耍起手腕,出尔反尔,表示不愿意发表双方已经达成的协议,而只宣布戈尔巴乔夫访华日期。2月3日,谢瓦尔德纳泽抵达上海,次日将与邓小平同志会见。钱其琛回忆说,当天深夜,苏方态度变得强硬起来,不同意发表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共同声明。

  面对苏方要挟,中方立即反击。4日清晨,中方通知苏方,鉴于双方分歧较大,同意暂不发表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共同声明,但同时也先不公布双方商定的5月中旬举行高级会晤的日期。钱其琛就此向邓小平作了汇报。

  与邓小平会见时,谢瓦尔德纳泽一上来就表示,“戈尔巴乔夫建议5月15日至18日访华,昨天我同钱其琛外长谈了这个问题”。钱其琛认为,谢瓦尔德纳泽的用意显然是先请小平同志确认高级会晤的日期,使之成为既定事实,从而绕开柬埔寨问题,再压中方让步。

  参与中苏谈判的时任

  外交部高级官员李景贤回忆说,小平同志当即识破这个小计谋,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你们两位外长的谈话还未结束,希望你们继续工作。”老人家还幽默了一句:“访问日期由你们商定,我听你们指挥。

  接着,邓小平同志在谈话中再次强调了早日解决柬埔寨问题的重要性。谢瓦尔德纳泽眼见自己的打算未能实现,只好表示柬埔寨问题还是可以继续讨论。

  钱其琛在机场“狙击

  2月4日,在返回北京的飞机上,中苏两国副外长再次进行商讨,仍然相持不下。谢瓦尔德纳泽原定到达机场后立即转飞巴基斯坦,但飞机降落后,他直奔苏联驻华大使馆,离京时间一推再推。钱其琛采取在首都机场守候的办法,坚持要求双方达成协议后同时发布共同声明和戈尔巴乔夫访华日期。

  钱其琛回忆说,一直等到天黑,谢瓦尔德纳泽到了机场,双方在候机室进行了最后一次会晤。“我表示,你的访华是成功的,双方的会谈,以及同中方领导人的会见,都有成果,但说话做事不应出尔反尔。要知道,我们两国关系还没有正常化呢!

  发布共同声明,原是苏方提出的建议,中方同意,双方工作小组做了大量工作。而出现这种僵局,出乎中方意料。钱其琛在回忆录中说:“这件事本来是谢瓦尔德纳泽做了手脚,现在,他见事情无法收拾,就赶紧做出埋怨(苏联)罗高寿副外长不会办事的样子,同时又向我诉苦,说苏方在涉及柬埔寨问题上确有难处,事情复杂。

  “见我不为所动,他不得不同意留下两位司长,继续同中方商谈,自己先乘飞机离去了。”次日,双方工作小组连夜工作,达成协议。2月6日,中苏同时发表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声明和戈尔巴乔夫访华日期。

  同年5月,戈尔巴乔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谢瓦尔德纳泽陪同。中苏两党两国领导人的高级会晤,标志着中苏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实现两党关系正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