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梦想 放飞希望——门源县教育工作纪实

11.08.2018  09:26

  青海新闻网讯 云雾缭绕的达坂山下流淌着富饶秀丽的浩门川,千百年来她用自己甘甜的“乳汁”哺育着辛劳勤奋的门源人。门源回族自治县的教育工作如同浩门川一般抚育着莘莘学子。

  近年来,门源县教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积极推进教育领域各项改革,全县学前教育快速推进,义务教育成果巩固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校管理日趋规范,办学条件逐步改善,教师队伍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教育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

   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近年来,门源县先后投资8.07亿元实施了门源县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藏区寄宿制学校建设、全面改薄、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等项目建设。分两期将全县中小学由119所调减为16所(其中普通中小学15所,高级中学1所),调减率为87.4%。其间,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达24.3万平方米,为全县中小学配备了教学设备、仪器、图书及后勤设备,所有教室配备了电子白板“班班通”设备,各中小学均实现了20M以上的光纤宽带网络全覆盖,形成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的教育格局,使“上学远”“班额大”和校舍“不安全”“不达标”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有效改善了中小学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促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实行教师动态管理,解决了部分教师评定职称难的问题,有效规范教育队伍管理机制;注重扩充师资力量,每年为中小学校定岗招聘一批高素质教师,并通过聘用见习岗位、三支一扶及西部计划志愿者等方式补充教师,初步构建起县级统筹教师补充新机制。同时,加大与省内外高校的合作,与青海师范大学、江苏大学、南阳师范学院达成了毕业生顶岗支教协议,有效缓解了门源县师资力量不足、专业化教师短缺的实际问题。不断健全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活动,整体提高县域内教师素质能力。

   教育合作领域有效拓宽

  近年来,门源县积极探索与教育发达地区的合作交流,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利用高校资源优势,开展校地深度合作,先后与上海复旦大学二附中、华东师范大学、江苏大学、南阳师范学院、青海师范大学等高校达成合作协议。高校为门源县选派志愿者、顶岗支教实习生开展支教活动,使门源县教师结构性缺编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每年在门源县招收品学兼优的初中毕业生,使其接受更为优质的高中教育;合作高校专门为门源县学校管理者、教师提供专项培训和心理辅导,有效提高了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业务能力,缓解了师生的心理压力。同时,门源县各中小学、幼儿园都与山东援建学校达成了结对帮扶合作协议,通过校际互访、共建网络互动平台等方式深度探讨交流,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学校办学特色日渐明显

  突出“优教、减负、保质”目标,围绕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和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在全县中小学全面开展了各类优秀学校创建活动,有力推动了学校内涵发展。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道路,实行错位发展、特色办学,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依托青少年文化宫建设平台,以“大课间”为载体,大力开展以音乐、体育、艺术和劳动实践等为主题的素质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艺术情操和健康水平;积极挖掘开发回族宴席曲、眉户戏、文艺社团活动等特色课程,目前学校开展的社团活动最多达21类,全面推进了文化校园、现代教育管理等特色校园建设,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搭建平台。

   游学拓展活动日趋完善

  2016年至2018年先后组织598名家庭贫困学生赴北京、合肥、苏州、镇江、成都、重庆、山东、西宁、门源开展游学拓展活动,活动的开展为贫困学生提供了一个走出家乡的平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其次,为了给贫困村提供更好的智力帮扶,门源县教育局先后联系江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大学、西郊利物浦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高校,深入门源县东川尕牧龙上村、阴田乡卡子沟、米麻龙、大沟口、大沟脑等贫困村进行暑期支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