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膜回收还农田一片绿色——海东市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报道之六

05.05.2019  12:10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海东作为全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供给地,是全省农牧业发展最具潜力和最具活力的地区。近年来,海东市在大力发展全膜种植产业中,一手抓全膜推广促农增收,一手抓残膜回收防“白色”污染,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全膜种植造成的土地环境污染。

  每年到铺膜时间,在海东市各县区的田间地头都会看到这样一个场景:村民们开着自家的小型三轮车,捡拾那些被遗漏在田埂地头上的废弃农膜,互助县台子乡多士代村的祁三宝就是其中的一员。

  “每年的铺膜时间,好多人把地里的残膜都丢弃在地头上,地里看着很不干净。现在政府出钱回收,我把残膜捡拾回来交给残膜回收点,不仅可以增加收入,还可以减少这里的塑料污染。”祁三宝说。

  据农业部门有关人士介绍,为了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增加农作物产量,大部分西北干旱地区实施了覆膜种植。在农田上铺一层薄膜,能使农作物很好地抵御低温和春旱,促进农作物生长。海东市大部分山区在洋芋、玉米等农作物种植时均使用了这种技术,让群众收入提高了不少。但是,大量使用农田地膜却不回收,对土壤和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严重危害。农田地膜基本用的是透明的0.008毫米薄膜,这种塑料如果使用后不回收,埋在土壤中很难降解,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出苗和生长。就算是能降解地膜,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并且地膜降解会产生有害物质,造成土壤板结且肥力下降并直接影响土壤供应作物水分、养分能力。

  为了让这些残膜最大限度被收回,每年,海东市各级政府和农技推广中心都会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回收残膜。或入户讲解,或发放宣传材料,鼓励群众多回收残膜,并引导村民正确使用农膜、自觉做好残留农膜的回收利用。另外,部分县区采取了奖励回收法,在春种免费发放化肥、地膜的时候,给农户分发一些编织袋,在洋芋收获前督促农户回收残膜,第二年通过回收残膜的多少来奖励农户。

  “现在国家的惠农政策实话好,为了增加老百姓收入,国家免费提供地膜支持大家种地膜洋芋和苞谷,为了不让老百姓的土地遭污染,国家又出钱回收地里的废弃残膜,这样的好政策再没地找去。”在采访中,好几位村民异口同声道。

  据了解,海东市根据农牧业资源保护任务和农牧业生产面源污染的实际,从2013年开始开展残膜回收工作,按照“谁使用,谁回收”的要求,各县区充分动员农村留守力量,成立残膜捡拾队。同时,海东市还制定下发了《海东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2017-2020年)》,明确面源污染防治任务及措施,到2020年,实现地膜回收率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