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赴疆的采棉工回乡啦!

11.12.2015  09:38

  青海新闻网讯 每年的金秋九月,新疆数百万亩棉田迎来收获季节。大批怀揣梦想的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农民,从“东大门”出发,历经上千公里的行程,候鸟般向天山脚下集结。

  9月9日上午10点48分,搭载民和采棉工的D9989次动车从民和南站出发了。隔着车窗挥别的双手和脸上喜形于色的表情,透射着采棉工踏上征途的喜悦,也预示着他们将在一望无际的棉田里收获新的希望。

  “乘坐动车去采棉”,从字眼里听着就很新奇。的确,今年民和县首次采用高铁动车输送采棉工,开启了当地农民千里进疆的高铁新征程……

  来自隆治乡的王小梅和她七八个姐妹,和其他采棉工一样,几天前就安排好了家里的一切,早早集结在车站广场等待上车。姐妹们说说笑笑,对今年的赴疆采棉信心十足。

  聊起进疆采棉的话题,王小梅笑着说,她从2010年便开始赴疆采棉,去年挣了6000余元,她相信今年的收入也差不到哪里去。

  令王小梅和她的姐妹高兴的是今年换乘了动车,不再有三四十个小时的劳顿。王小梅笑着告诉笔者,变化真快,仅时隔一年,她们老百姓便可以乘坐动车去新疆采棉,听说千里远的路途10个小时就到站,要是往年的绿皮车,那要在拥挤的车厢里不知摇晃多长时间了。王小梅说出了采棉工们的感受。

  和王小梅一起出来的花甲老人赵凤英不仅是首次踏上千里采棉路,而且将首次体验乘坐高铁动车的快捷便利。坐在干净舒适的座位上,老人家满眼新鲜,处处好奇,写满沧桑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面对笔者的采访,赵凤英老人乐呵呵地说,以前从来没出过这么远的门,听说这几年乡亲们在新疆采棉花发了财,寻思着今年也跟他们出来,没想到还能坐上动车去新疆。

  面对赴疆采棉的诱惑,在这几年的采棉大军中,也出现了不少的“夫妻搭档”。满坪镇朵尔卜村村民郭玉成夫妇便是其中的一对。这几年,夫妻俩一直是比翼进疆,并肩劳作。去年夫妻俩挣回1.8万元,今年夫妻俩的目的地是新疆哈密市。让郭玉成夫妇放心的是,以前,他们采棉工的工资从来没有拖欠过,只要能吃苦,就能顺利地拿上披星戴月挣来的血汗钱高高兴兴回家。

  其实,赴疆采棉并不是一件浪漫的事,其背后是两不见日的艰辛劳作和粗劣简陋的食宿生活,采棉工得到的每一分收入,都是汗水浸出的喜悦。

  9月13日,笔者随民和县就业局副局长王三明随行“棉农专列”,亲历了采棉工收入光环背后所承受的艰辛。

  当日下午6点35分,专列驶进赴疆第一站———哈密站。身负行囊的采棉工,顾不得一睹异乡城市的风采,匆匆走出车站,径直向哈密车站广场前方街道的十字路口赶去,接他们去棉田的一辆双排车正等在那里,劳务经纪人石红梅不停地向大家挥手示意。

  尽管8个小时的乘车,让一些采棉工显得有点疲惫,但石红梅告诉大家,明天就要下地采摘时,大伙一下子就来了精神。因为有了活儿,就意味着有了收入。

  石红梅告诉笔者,前去采棉的地方在哈密市西戈壁管委会三大队,离市区有13公里的路程。

  按照石红梅所说的地址,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便打的前往。上午九点多,当我们赶到采棉现场时,一望无垠的棉田里,一个个田间劳作的身影时隐时现,犹如一幅铺开在瀚海戈壁上的风景画。

  在近处的一块棉田里,郭玉成夫妇带着遮阳帽,捂着口罩,娴熟地采摘棉花,采摘的棉花快要装满一个编织袋了。

  看到我们走了过来,郭玉成赶忙摘下口罩上前搭话。当笔者问及怎么生活、工资怎么支付时,郭玉成夫妇一边娴熟地采摘棉花,一边笑着说说,棉田的主人家管吃管住。采摘到的棉花是按每公斤1.9元计算报酬。郭玉成凭着多年的采棉经验估计说,两人一天能采到200公斤左右,有400多元的收入。

  上午11点多,大漠戈壁的太阳开始火辣辣地照在棉田里,但这并没有影响采棉工们的入田劳作。在不远处的一块30多亩的棉田里,全副“武装”的石红梅和七八名采棉工正顶着烈日忙碌着。

  其实,她们的全副“武装”并无特别之处,一顶遮阳帽、一副口罩和拎着的大编织袋就是“武装”的全部。据石红梅介绍,她赴疆采棉已有四五年的经历了,今年带来了同乡的22名采棉工。按照往年的经验,只要肯吃苦,平均每天能采摘100公斤棉花没有问题。也就是说,平均每天有近200元的收入。

  当然,这些收入的背后是采棉工两不见日的劳作。石红梅告诉记者,在新疆采摘棉花的日子里,早上6点起床洗漱用餐,7点下地采摘,晚上8点开始收棉过磅,等回到住处,就已经到夜里11点多了。

  不仅如此,采棉工的食宿条件也十分简陋。当日中午1点,一辆载着两个塑料桶的电动三轮车开进了石红梅劳作的棉田地头,这是棉田主人家给大家送午饭来了。大家形象地把它比作田野里的“流动餐车”。

  送餐的师傅揭开塑料桶盖,笔者看到,一个桶子里装的是炒好的白菜炒粉条,一个桶里装的是馒头。大家领取饭菜后便蹲在棉田的地埂上吃了起来,不时地还讲个笑话,为劳累了半天的伙伴们提提神。

  可以看得出,送来的饭菜并不可口,但大家吃得依然津津有味。原因很简单,下午他们还要进地劳动,需要补充足够的体能。棉花种植户李军说,他也是种地的农民,而采棉工是外地打工的农民,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让大家吃饱肚子。

  走进住所,两张简易床,两张旧桌子,再加上一张破旧茶几,就是这里的全部家当。

  无论是在哈密采棉的石红梅,还是在石河子市玛纳斯县采棉的王小梅,面对这样的食宿条件,采棉工们几乎都没有怨言。纷纷表示,她们是来这里打工的,不是来旅游的,只要有吃有住,晚上有盏电灯照明就已经很满足了,她们最大的愿望是多采棉、多挣钱。

  老话说,苦尽甜来。五十多天两不见日的艰辛劳作,换来的最终是沉甸甸的收获。

  从10月下旬开始,“腰包”渐鼓的民和采棉工们,满怀喜悦开始陆续返乡。

  11月18日,当笔者拨通采棉工王小梅的手机时,电话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毫无疑问,这是收获带来的喜悦。她在电话中说,前几天就已经回来了,挣了五六千块钱,这几天在县中医院守护病人呢。

  随后笔者赶到县中医院约见她时,着装时髦的她显得秀气动人,与棉田里勤劳劳作的王小梅判若两人。

  和王小梅一样,今年进疆采棉的2.2万名民和采棉工也是满载而归,采棉收入达1.45亿元,采棉工人均收入6500余元。

  民和县从2004年开始组织农民赴疆采棉,截止到今年已有12个年头了。在这年复一年的“金秋采棉”行动中,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也走出了一条“政府引导、经纪人组织、市场化运作”的季节性劳务输出成功之路,打造出了我省季节性劳务输出的响亮品牌。

  回首12年的赴疆采棉之路,民和县就业局局长冶玉恒感慨地说,多年的赴疆采棉历程,让民和农民找到了一条投入少、转移空间大、就业门槛低、挣钱有保障、农时不冲突的务工增收渠道, “十二五”以来,民和县先后累计输送赴疆采棉群众14.57万人,累计实现收入6.67亿元。

  今后,民和县将从精准扶贫的高度进一步做实赴疆采棉这块“白金蛋糕”,让更多的农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阳关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