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年】 海东173万各族儿女合力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海东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纪实

14.12.2018  07:41

  青海新闻网讯

  中国西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前沿,有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这里,就是河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青海省海东市。

  海东市,因位于青海湖之东而得名,2013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海东地处华夏民族摇篮—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之间,是青海省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的地区,史称“河湟间”或“河湟地区”,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就有“海藏咽喉”之称。

  海东市国土面积1.32万平方公里,94个乡镇、1587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173万,少数民族人口87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0.6%。

  海东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在这片热土上,共同生活着汉族和藏族、蒙古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19个民族87万人,占海东市总人口的50.6%,形成“小聚居,大杂居”的分布特点。千百年来,各民族相互交融、团结一心、共同发展,共同维护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融合文化,绘就了一幅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画卷。

  自启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国家民委、省民委的大力支持下,海东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立足海东多民族聚居、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源远流长,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荟萃,民族宗教工作和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的特殊市情,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引领和推动海东发展,解决海东发展问题的战略牵引和重要抓手,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出发点、落脚点,以创建“十进”活动为载体,始终保持高站位谋划、高起点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呈现出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和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

  海东市委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和关乎全局、关乎根本、关乎长远的大事来抓,建立健全创建工作各项机制,确保创建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落实党委领导和“一把手”负责制,实行“双常务”制,市、县区党政领导为分管领域创建工作直接责任人,落实人大、政协、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对创建工作的责任。海东市委先后出台了《海东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实施意见》《海东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推进方案》《全面落实“八进”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形成了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推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市级协调、县区推动、乡镇实施、村社融入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当你走进机关单位、厂矿企业、乡村社区,处处呈现一派“人人都讲民族团结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事、人人都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

  聚焦民生 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海东市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各种问题、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总钥匙”,大力实施《海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建设规划》《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专项规划》,围绕基础设施、民生改善、产业发展等领域,实施了一批促进民族地区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

  2017年,海东市地区生产总值436.04亿元,增长8.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13.88亿元,增长12.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723元,增长8.7%。同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引领核心作用进一步发挥,在全省粮油生产和“菜篮子”工程中的地位更加突显。工业园区、河湟新区逐步成为全省工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主战场。

  近年来,海东市把脱贫攻坚作为解决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重大工程和民生工程来抓。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海东市四个民族自治县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海东市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主题,在全省率先创新实施“1+8+10+10+20”脱贫攻坚政策机制,率先建立“互联网+纪检监督+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2017年全市216个贫困村退出,6万贫困人口脱贫,平安区、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摘帽,使海东市贫困发生率由10.1%下降到5.8%。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民和县隆治乡桥头村村民李英枝家,一排砖木结构的房子,在暖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醒目,整个屋内干净整洁。李英枝告诉记者,2015年底,她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了4.5万元的危房改造项目,盖上了5间砖木结构的封闭式房子。从此,她再也不怕风吹日晒、刮风下雨了。

  李英枝激动地说:“现在,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了,精准扶贫让我们贫困农户实现了脱贫的梦,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好生活,我要感谢党,感谢政府。”

  另外,注重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发展,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近年来,投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资金51510万元,实施各类项目1133项,涉及交通、水利、公共服务、环境卫生整治、特色种养业、文化旅游等领域,城乡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交通、水利、能源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按照《少数民族发展规划》的五大目标和23个主要定量指标逐步开展工作,完成了7个约束性指标,在“一达到、二退出、三保障”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四通八达”的奋斗目标,为少数民族聚居区与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凝心聚力 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海东市始终把宣传教育引导作为先导,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宣传导向,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三个离不开” “五个认同”思想不断深入人心。讲好海东创建故事,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形成共识,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同时,深入挖掘河湟历史文化资源,精心培植民族团结进步的深厚土壤,使各民族在海东这个大家庭中血脉相通,心手相连。以展示土族、撒拉族独特人文历史和民族文化为背景的《土族元帅》《彩虹部落》《中国·撒拉尔》等舞剧多次参加全国性演出活动,获得文化部等部门的好评和表彰。

  海东市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各级党校培训、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及普法活动中,重点加强各级领导干部、公务人员和广大师生的民族观、民族政策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等教育,不断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人员的民族团结意识,增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乐都区七里店学校负责党建和民族团结工作的孙成奎告诉记者,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全校师生增长了民族知识,提高了民族意识,融洽了民族关系,深切地感受到“三个离不开”,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

  开展节点宣传,以每年9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重点,结合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法律法规的宣讲,采取走村(寺)串户、面对面、心交心等方式,开展农村牧区的宣传教育。精心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文艺演出、民族团结歌曲征集等活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

  注重将民族团结进步融入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中,努力提升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感,举办河湟地区国际民间射箭邀请赛、循化县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国际攀岩精英赛、沿黄马拉松(半程)赛、河湟丝路“花儿”艺术节,打造民族文化体育品牌,把民族团结创建元素融入、嵌入、植入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中,创新传承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唱响了民族团结主旋律,凝聚了各民族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共识。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创建工作重要实践载体,融入到创建工作全领域、全过程,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各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在全市广泛开展评选、表彰、宣传“道德模范” “海东好人” “最美教师” “最美家庭” “寻找身边好人” “民族团结十大感动人物”“海东十大杰出青年” “十大孝星”等系列活动。积极引导人们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将移风易俗纳入县级层面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建设的重要内容去推动,尤其在遏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方面成效显著,得到了各族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和支持。

  近年来,该市积极组织宗教界人士参与国土绿化,海东市向全市宗教界发出《海东市宗教界参与万人造林绿化大会战倡议书》《给全市宗教界人士的一封信》,全市宗教界积极响应,两年来全市春秋季万人大会战中,宗教界人士共出动1.6万人(次),义务植树区栽植各类苗木23.4万株,全方位开展绿化造林工作。组织宗教界人士开展春秋两季国土绿化活动,积极引导宗教人员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经济建设、弘扬社会正能量上,引导到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上,进一步增强了全市宗教界人士爱国爱教爱家乡、植绿爱绿护绿的意识。

  在宗教界广泛开展“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寺院活动。目前,全市有条件的480多座寺院悬挂了国旗,这有助于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激发爱国,培养爱国情操,弘扬爱国精神,进一步增强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十进”为抓手,持续深入推进创建活动向基层延伸,实现家庭、社区、机关、乡村、学校、企业、寺院、市场、工地、军营全覆盖,形成了人人讲团结、处处抓团结的良好氛围。2017年,创建“五星级文明户”126380户,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村(社区)14285个、创建先进乡镇94个、创建先进学校255所、创建先进机关(单位) 565个、先进企业168个、先进寺院536座、先进军营17个、示范工地17个。

  海东市在社会各个层面选树了一批示范性、标杆性先进典型,以点串线、点面结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整体创建工作。目前,该市已打造国家级示范单位2个,省级先进县区3个,打造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3个,命名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点95个;表彰市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00个、县区级484个,市级先进个人113名、县区级454名。受到国家和省级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6个、先进个人7人。

  拉面经济 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品牌工程

  海东市把拉面经济作为深度贫困地区少数民族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引导和培植,拉面经济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品牌工程。为了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海东市印发了《关于海东市进一步促进拉面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海东市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等,为拉面经济的提档升级和带动贫困少数民族群众脱贫提供了强大动力。通过出台具体措施,鼓励“拉面经济”加快发展,为此,海东市政府设立3000万元拉面经济发展资金,扶持拉面经济扩面升级增效。与省外18个城市民族宗教等部门签订了流动人口共管协议,设立97个驻外劳务办事机构,安排128名懂经营、善管理、会服务的工作人员协助解决“拉面经济”从业人员办理证照、解决子女入学、处理劳务纠纷等工作。

  通过不间断的技能培训、政策宣讲、法治宣传,使从事拉面经济的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摒弃了保守落后的观念,逐步树立了市场经济意识、法治意识和新发展理念,实现了扶贫与扶志、扶智的高度融合。2017年底,海东市委主要领导带队,组成宣讲团深入13个大中型城市开展十九大精神、法律法规进拉面店活动,为拉面从业者融入当地社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和返乡创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法律保障,引导他们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与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牢记党的恩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化隆县甘都镇东一村村民马俊福和朱和青一回一汉,两人是自小一块玩大的,两人互帮互助成了村里的典范。马俊福说: “我在深圳开拉面馆时,顾不上家里的农活,朱和青就带着家人帮忙干。”朱和青曾经在工地上以打工为生。后来,马俊福邀请朱和青去深圳开拉面馆。刚开始,开拉面馆资金紧张,马俊福和他外甥一起借钱给朱和青开店,一年下来,拉面馆挣了十五六万元。现在,朱和青又和马俊福的外甥马哈开木“转战”陕西省宝鸡市眉县,两人合伙开了一家拉面馆。目前,拉面馆生意很火,一年也有十五六万元的收入。朱和青高兴地说:“虽然民族不同,但我们情同手足,在马俊福的帮助下,我合伙开了一家拉面馆,生意一直很好。明年,我回来把家里的土坯房拆了,打算盖二层楼,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

  一碗拉面,拉近了各民族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加深了民族之间的感情,更是“拉”出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一碗拉面,圆了化隆人感恩奋进、致富思源的小康梦。

  近年来,海东拉面从业大军中涌现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先进人物。如在海南省拾金不昧的马牙古拜、在天津特大爆炸事故中坚持为受灾市民提供免费拉面的马成义、在上海收留智障小伙11年并帮助其找到家人的马春虎等,他们先后获“感动海南”年度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河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等荣誉,既塑造了海东人形象,又为所在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海东拉面人用一碗碗拉面,用最朴实的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海东人民浓浓的民族情、团结情、爱国情。

  目前,海东市在省外拉面店达到2.7万家,从业人员17.2万人,覆盖全国270多个大中型城市,拉面经济经营性收入超百亿元,实现利润40亿元左右,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41亿元。在化隆回族自治县和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拉面经济人均收入占到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拉面已成为了当地群众摆脱贫困的致富面、促进和谐的幸福面、提升生活品质的小康面,拉面经济已发展成为海东农民的“脱贫经济”“致富经济”,民族团结的“催化剂” “助推器”。

  创新治理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民和县三川地区纳顿—庄稼其海东市全面推进社会治理信息化、社会化、法制化建设,完善信访源头化解机制、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和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大调解体系,着力化解社会矛盾。各县区每年坚持集中开展一次大下访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采取领导接访、干部下访,集中排查、重点排查、日常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各类矛盾纠纷和苗头性隐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实行层级管理。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和交通、劳资、医疗等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形成了纵横结合的大调解组织网络。

  同时,建立和完善服务网络,市、县区、乡镇均设立便民服务大厅(站),所有村(社区)均设立便民服务代办站(点)。全市网格化管理覆盖面达到100%,实现了管理服务“一张网”全覆盖。积极开展社会治理“微创新”,不断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全市推广“民情沟通日”、政府“12345”热线、“群众说事点”等,从源头上预防了矛盾纠纷的发生。

  截至目前,已建立人民调解组织1923个,人民调解员6600余名,有力促进了矛盾纠纷的源头掌握和化解。在1587个村、62个社区设立便民诉讼联络员2368名,在重点村、寺院、企业建立联络员730名,村(社区)、楼院、企事业单位建立治安信息员2596名,使各种矛盾纠纷和隐患有人收集、有人报告。进一步深化平安建设,全市平安乡镇创建率达97%以上,平安村(社区)、平安寺院、平安校园、平安商(市)场、平安企业创建率达95%以上,平安家庭创建率达98%以上。目前,全市社会治安状况良好,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发生率逐年下降,社会公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党建引领 打牢基层基础建设主阵地

  海东市坚持以抓党建促创建,以党建引领创建,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有力地推进了创建工作的扎实开展。

  以“互联网+干部教育培训”思维,打造了以网上学习、全员覆盖、线上线下结合为主要特点的“万人在线”网络教育培训平台。截至目前,全市11048名干部参加了“万人在线”网络学习培训。针对海东农村干部多,外出培训难的实际,整合现有资源,组建成立了青海省农村干部学院,全市3100名基层党支部书记等接受了集中培训。

  同时,创新打造“党员空中活动室”,建立“一支部一微信群”,破解了农村党组织信息传递难、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等问题,建立循化县红光村、互助县双树村等特色教育基地,并通过出台农村基层党建“1+5”综合考评机制和“方阵管理法”,集中整顿224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全面推行基层党建“问题工作法”,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难选、无人选、后继乏人等问题,印发《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的意见》,按照“五有五能”标准提前培育储备3141名优秀后备人才。海东市首创农村发展党员“双推双选”制度,形成“选优汰劣”的良性竞争机制,全面推行“固定党日”活动,逐步规范严肃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生活,强化了农村党员的在党意识,增强了农村党组织的内生动力,为推进创建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同气连枝一家,齐心协力谋幸福。海东市173万各族儿女同心同力,守望相助,把党的民族政策落实到经济建设、精准扶贫、文化繁荣等各个环节,合力谱写民族团结进步时代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