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家庭:和谐画卷舒展河湟大地

05.01.2017  09:32

  青海新闻网讯 “民族娃,团结花,兄弟姐妹是一家;汉藏蒙,回土撒,兄弟民族手拉手。你帮我,我帮他,共谋幸福话盛世……”

  海东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全市总人口170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5.2万人,占总人口的50.1%。

  从2013年全省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以来,海东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作为统领各项工作的大事来抓,缪力同心,众志成城,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动人篇章。

   完善机制,让创建工作长效运行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好全市创建工作,首先要打好基础。

  实现美好的蓝图,要有良好地运行机制为保证。

  创建初期,海东市健全了创建领导小组、目标考核、宣传教育、经费保障、监督检查等八项工作机制,始终坚持党委领导责任制和“一把手”负责制,制定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定期听取创建工作汇报制度、分管领导定期研究督导检查制度。

  3年来,海东市创建工作形成了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推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格局;形成了市级协调、县(区)级推动、乡镇实施、村社融入参与的体系。

  尤其,去年海东市按照创建方案,以创建引领工作,以创建带动工作,形成上下一心、齐抓共建的创建局面,确保创建工作深入扎实推进。

  “凝聚充满希望,团结就是力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走在该市平安区街道上,随处能见到这样写有民族团结标语的公益广告牌,公交站台、出租车、公交车也利用自身宣传资源开展流动宣传。

  在创建工作中,海东市把宣传教育引导作为创建工作的先导,广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市、县(区)及各单位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创建宣传氛围。

  各单位也结合各自工作制作移动宣传展板;各乡镇创新宣传方式,印制民族团结宣传年画和宣传资料,分发农户。海东市创建办编印了5000多册《民族团结基本知识学习读本》分发各县、各单位组织学习。

  与此同时,平安、乐都、民和等县开展了民族团结文艺巡演、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民族射箭比赛等活动;教育系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进校园”活动,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

  各窗口单位将民族团结纳入行业和窗口单位创先争优范围,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各军警部队深入开展“六联建”活动,加强军民互动,大力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各非工企业积极参与“民企帮村”、“学子圆梦”、“扶贫日”等社会公益事业。去年,该市40家非公企业为130多名贫困大学生捐助资金232.29万元,60家民营企业与73个贫困村签订了帮扶协议。

   多管齐下,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在创建活动中,海东市多管齐下,深入排查矛盾纠纷,广泛推进“平安细胞”创建,全面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加强网格化管理,极力维护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

  组织开展了风险隐患集中排查活动,全面排查了安全生产、社会稳定、食品药品安全、网络安全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等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和问题短板,对排查出的10类50项风险隐患进行了集中交办。今年截至目前,共排查发现各类矛盾纠纷6221件,化解5652件,化解成功率91%。

  深化平安建设,既要治标,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又要治本,着力解决深层次矛盾。

  这几年,“平安细胞”创建在海东市广泛推进。平安乡镇创建率达97%以上,平安村(社区)、平安寺院、平安校园、平安商(市)场、平安企业创建率达95%以上,平安家庭创建率达98%以上;共培育省级平安建设示范点5个、市级平安建设示范点16个、县级平安建设示范点78个、“十星级村(社区)”30个、“平安家庭”32.7万户。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健全。海东市6县(区)、94乡镇均设立便民服务大厅(站),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站(点)覆盖全区1587个行政村和62个社区;建立了乡镇、村(社区)、社(小区、楼栋)“三级网格”管理模式,实现了管理服务“一张网”全覆盖,全市网格化管理覆盖面达100%。

  与此同时,海东市积极创新点线面相结合、网上网下相结合、人防物防相结合、打防管控相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升科技手段打防威力;建立了市、县(区)两级应急处突分队7支,建成视频监控点11000多个,在建3000多个,安装“十户联防”报警设备1500余部;积极推广“一村一警”工作新经验,下沉161名警力,1649名村警已全部投入工作。

  去年,着重加强了平安高铁新区和乐都朝阳山片区的网格化管理工作,为新区搬迁群众提供精细化服务。截至目前,海东市共划分一级网格6个、二级网格94个、三级网格1663个、四级网格5616个,各级网格员21614人,全市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已全面覆盖。

   改善民生,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发展是民族团结稳定的立足点,改善民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基础。

  几年来,海东市坚持公共财政继续向弱势群体、基础薄弱行业、民生薄弱领域倾斜,坚持实行“小财政办大民生”,将财政支出的8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引导各种资源向贫困地区、特别是民族贫困地区配置,全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今年,该市通过集中安置和自主安置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4606户17989人,涉及45个乡镇91个村,投入2.13亿元,扶持160个贫困村及非贫困村的11148户39224名贫困人口。

  2016年,海东市民生支出142.3亿元,占财政预算支出的86.6%,为4272名下岗失业人员支付社保补贴1232.8万元;积极开展了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活动;全面启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六年行动计划,实施十五年免费教育政策;从去年春季学期开始落实贫困家庭学生学前三年、普通高中和中职实施免费教育政策,共落实资金4655万元;全面推进新一轮医改综合试点,实施公立医院改革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健全完善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和医疗救助政策,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去年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从550元提高到610元,城乡居民参参保率达到98.9%。

  海东市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努力提升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感。设立海东市“河湟文艺奖”,全面启动了“河湟花儿研究会”创作研究工作;市、县(区)文化部门紧紧围绕文化名市建设,不断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打造民族文化品牌,让各民族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海东市精心举办了河湟丝路花儿艺术节、河湟地区国际民间射箭邀请赛、循化县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海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西北五省(区)赛马会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全力打造民族文化体育品牌,促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打造海东精神高地,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