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 青海人喜爱的民间舞蹈

26.02.2016  09:10

  青海新闻网讯 上世纪80年代对青海全省舞蹈进行普查,收集或登记舞蹈数量近2000个,题材广、种类多、舞蹈语汇丰富,说明青海是名符其实的舞蹈之乡。

  青海汉族民间舞蹈,是在灿烂的多民族文化中形成的具有河湟风情的歌舞艺术。在汉代盛行的百戏中,青海汉族民间已经出现了龙舞、狮子舞、高低跷、彩绸舞。唐宋至明清汉族舞蹈成为河湟地区在春节、灯节上的主要艺术形式。再后来兴起的社火,使民间舞蹈逐步形成了完整的表演程式。

  在青海汉族的民间舞蹈中,可以解读到与许多中国文化一脉相承的信息。如大通、湟中地区的舞蹈“老秧歌”,表演者翻穿皮袄、头饰羊角,被称为“大神”,体现出古代羌人对羝的崇拜,而视羝为大神的遗俗在社火中反映很少,据说古代羌人中的“端公”就曾以羊角为头饰。河湟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汉族舞蹈之一,是产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八大光棍”,起先是在军旅社火中推出,后来民间争相学习,广泛流传。舞蹈以青年男女群舞对阵,青春洋溢,喜庆热闹,配以花儿曲调“四季调”,极富河湟生活气息。这一舞蹈长演不衰,至今还是青海人喜爱的舞蹈,并由此派生和创作了许多新的舞蹈节目。

  藏族人民能歌善舞,藏区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在青海,藏族舞蹈形式众多,风格多样,在民族艺术中独领风骚。玉树地区的卓(圆圈舞、锅庄舞)、依(音乐舞蹈一体的民间歌舞)、热巴(起先由民间艺人表演的歌舞说唱艺术)、锅娃(武士舞);安多地区的则柔、拉什则(神舞)、勒什则(龙舞)、莫合则(军舞)等等,是主要的舞蹈形式。安多地区的舞蹈,俯首含胸屈膝,动作幅度小,情感含蓄,婉转细腻。玉树的舞蹈则豁达开朗,雍容大度,欢乐明快,尽情尽兴。

  藏传佛教寺院遍布青海各地,宗教舞蹈羌姆(即法舞,或译为“欠木”、“欠姆”)历史悠久,风格多样,是藏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寺院的宗教舞蹈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格鲁派代表寺院塔尔寺的羌姆法王舞始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是影响最大的宗教舞蹈之一,舞姿稳健庄重,神态威严。

  土族是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土族舞蹈因所属民族支系、生产生活方式、所受文化影响等各方面的不同,各地舞蹈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独特性。如互助县的安昭舞、民和县的纳顿、乐都县的四只虎、同仁县的於菟,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撒拉族也是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其骆驼舞是民族历史和文化传承的珍贵资料。回族的宴席舞最为著名,曾被誉为“甘青瑰宝”,主要以规劝、教育、赞颂为主题,舞姿朴实、文静、典雅。蒙古族的查玛舞、安代舞、马背舞等,体现了草原民族的矫健雄风。(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