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两山绿意浓(图)

17.06.2014  11:05

 

 

 

 

 

 

 

长年生活在西宁的人都知道,在西宁的山上种活一棵树要比养活一个孩子还难。西宁市,特别是南北两山,处在温带草原与干旱沙漠的过渡区,这里年降水量在300-400毫米之间,蒸发量却高达1700毫米,在这样一个缺水的地理环境中,种活一棵树的难度可想而知。但严酷的自然环境阻挡不了西宁人建设美丽家园的脚步。

 

从小峡口进入西宁,沿高速公路或南绕城快速路西行,这样的景象就会一一闪现:西宁南北山上,一株株杨树、红柳、祁连圆柏覆盖了山头,只待春风吹拂,就会绽出绿色;一行行油松、青海云杉如同士兵般整齐站立在山腰的水平阶上,注视着行人;一道道白色供水管道构成的脉络,覆盖在红褐色的山体上,汩汩清流滋润着树木,这一切都缘自那个青海人家喻户晓的工程——已实施25年的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而在这项伟大的工程中,水利设施功不可没。

 

在干旱缺水、土壤贫瘠的南北山上植树,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

 

1989年,青海省委、省政府做出决策——启动南北山绿化工程,以改善西宁生态环境、美化西宁人居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当时省委的一份文件指出: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绿化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也是改变西宁生态环境和自然面貌的一项巨大工程,是一件“功在当代,造福后代”的大事。

 

从此,西宁人怀揣着那个绿色梦想,开始了被誉为西宁“造肺工程、润肺工程”的南北山绿化工程。由于干旱缺水,树木成活率极低,刚开始绿化时,由于没水,种一棵树,一年就浇一桶水,然后任其自生自灭,种植的灌木能成活一半就不错了,可谓是年年种树不见绿。

 

树要成活离不开水,南北山缺的也正是水。20多年来,两山绿化秉承“水利先行”的原则,统一规划,重点解决灌溉水源及水利配套,建成了由泵站、蓄水池、输水管道等设施组成的覆盖整个造林区域的林灌网络系统,解决了因缺水造成的树木成活率不高问题。

  

曾经市区四周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植被较差。每年夏季,经常性暴发山洪,西宁周边大大小小沟道里的洪水就会像猛兽一样直扑市区。随着南北山绿化、沟道治理力度的加大,各有关部门从改善水质、减少洪水入手,加大南北两山各重点沟道治理及南北两山生态灌溉工程建设,通过兴建"五库四山"工程,逐步解决生态灌溉用水,为进一步加快南北山绿化创造条件,同时加快对南北山城区段21条重点沟道为主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从而进一步改善河道水质和减少洪水灾害,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市民们再也看不到红黄色的泥水了,取而代之的是“泥不下山,水不出沟”的景象,湟水河的泥沙排量越来越少,山绿了,水也清了,市民生活也越来越安逸。

 

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工作人员对不同山头、不同树种实行穴灌、漫灌和喷灌相结合的灌溉方式,通过安装光电感应水位报警器,实施24小时提水灌溉,提高了灌溉效率。他们还摸索出利用秋季雨水丰沛的有利时机平整土地,防止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每年秋季,绿化区提前开始挖树穴,饮坑保墒,既为春季造林工作争取了时间,又有利于苗木的成活与生长。穴灌、漫灌和喷灌相结合的灌溉方式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与此同时,水利工程配套完善,南北两山严重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治理,整体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由水利部门直接负责的长岭绿化区始终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共投入2600余万元,形成了自山顶梁峁到沟底沟道层层拦蓄,自沟头到沟口处处设防、道道截流的城郊型生态综合防护体系。达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水土保持效果。生态环境逐步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2005年,长岭沟绿化区被命名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也是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曾经一度绝迹的高原兔、环颈雉、“嘎拉鸡”、秃鹫等野生动物又多了起来。目前,南北山成为了45种野生动物的家园。

 

据林业部门测算,西宁南北山现有林木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6700吨,每天可释放氧气4900吨,年可涵养水源200万立方米。

 

尤为可喜的是,这一工程逐步探索出高寒干旱地区实施重大林业生态建设和小流域治理工程的成功模式。西宁南北山绿化工程已成为青海省城市生态和小流域治理建设的典范,其成功经验已在全省推广应用。

 

如今,春暖花开时节,丁香、山杏、刺玫、碧桃群芳吐蕊,花香遍野。夏秋季节,林木蓊郁,野兔奔跃,山鸡欢歌,恍如世外桃源。南北两山已成为西宁的生态屏障,为日益繁荣的西宁渲染出了生机盎然的绿色城市背景图。(孙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