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10年4改“文理不分科”的艰难尝试
(资料图片)江苏扬州市,高考来临前夕,扬大附中东部分校内高三年级的课桌上满是备战高考的复习资料。图 CNSPHOTO
原标题:江苏:高考“文理不分科”的艰难尝试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闵杰
本文首发刊载于9月11日发售的《中国新闻周刊》总第676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9月4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教育部表示,这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纵观整个《实施意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是全篇中表述最为细致的部分,在“改革考试科目设置”方面进行了较大调整:统考科目简化成语、数、外三门,文理不再分科,英语变成“一年两考”,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将和高考总分挂钩。
这些调整让不少人觉得意外,但江苏的考生、家长和学校,对《实施意见》中的一些内容并不陌生。在《实施意见》发布前,《中国新闻周刊》在江苏就高考改革进行采访发现,《实施意见》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在江苏的“08方案”中找到影子:统考科目只有语、数、外三门课,其他科目则为学业水平测试,分为选测科目与必测科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两门选测科目和四门必测科目。必测科目在高二下学期的4月举行,选测科目则与高考同时举行。
这一方案自2008年开始实施,已有6年。江苏省教育厅在今年5月给本刊的书面回复中分析当初设计的初衷:“变一次性考试为多样化考试,分两次进行学业水平测试,使高考成为一个过程,改变了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引导学生强化平时学习”。
很显然,江苏的某些改革思路获得了国家版“改革方案”的肯定和借鉴,但在“08”方案实施的6年里,江苏省内对这一方案也存在持续的争论。再向前看,江苏省近十年的历次高考改革其实一直都在围绕着“取消文理分科”和“变一考为多考”打转。
但改革之路远没有设想得那么简单,甚至相当艰难。
十年四易
江苏是高等教育大省,现有普通高校130所,在校生超过181万人,均居全国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7.1%,比全国平均高出17个百分点。因此,江苏省一直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如何有效地取消“一考定终身”的偶然权威感,促进通才教育的发展,江苏省经过了10年4次改革的艰苦历程。
2000年之前,江苏高考方案与全国其他省份一样,是文理分科的“3+2”模式:“3”指语、数、外;“2”,文科是政治+历史,理科是物理+化学。
2000年,“3+小综合”出台。“小综合”分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前者综合的是政治、历史、地理,后者则将物理、化学和生物综合在一起。
2002年,“综合”思路得到进一步扩展,文理并包的“大综合”方案出台。“大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学科,一张考卷,分值300分。这项设计是想使学生在高中阶段能够对文、理两科的基本科目都能够有所掌握。结果却事与愿违,学校普遍反映,“大综合”需要一次考9门课程,给学生、学校带来了过重负担。
仅推行一年后,“大综合”在排山倒海的反对声中草草收场,江苏省的高考方案退回到“3+2”方案,不过其中的“2”可在文理科之间交叉选择,因此又被称为“3+1+1”。
这项设计同样是希望能够破除文理科的界限,同时使学生在报考大学专业时,能与自己的个性爱好相联系。但是由于文理科目交叉选择,这一方案的组合多达15种。而每年各科目考试的难易程度均不同,各种组合间难有统一的难度平衡机制,导致从2003年刚开始施行就备受争议,改革动议再次被提起。由于2005年全国高中将实施新的课程改革,第四次改革直到2008年才正式实施。
这也是最接近2014年国家版“方案”的一次设计:只有语、数、外三门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其他科目则为学业水平测试。今年5月,江苏省教育厅以副厅长朱卫国的名义发给《中国新闻周刊》的书面回复中这样解释方案制定的初衷:“方案将语文、数学、外语统考成绩作为划线、投档和录取的主要依据,既保证了加强基础、突出重点,又有利于减轻学生高考负担,特别是所有考生都考统一科目,保证了考分等值,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公平、公正。”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成绩则以等级(A、B、C、D)划分,分选测科目和必测科目。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一门成为选测科目,剩下的四门为必测科目。其设计逻辑在于,一方面希望打破“文理分科”,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另一方面又强调“历史和物理”相比其他学科而言更具“必考”意义。
必测科目成绩与高考“挂钩”:1个A加1分,4个A加5分;选测科目成绩则是填报各个批次大学的门槛,例如北大要求两门选测成绩都须为A+才能报考;必测科目在高二下学期的4月举行,选测科目则与高考同时举行。
为A痴狂
江苏“08方案”无疑是个充满创新精神和亮点的方案。然而实施6年来,这个方案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异化”。
为了引起高中教学对“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视,方案设计者没有让其成为简单的“过关”考试,而是通过加分政策使之与高考挂钩。方案实行第一年,加分政策是“6个A加10分”,即选测和必测6门成绩为均为A,高考总分加10分,其余情况均不加分。“我有一个亲戚的孩子2008年高考,得了5个A,却1分都加不了。”南京市五中副校长韩锦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因争议过大,2009年加分政策修改为“1个A加1分,4个A加5分”。“看似不多,但1分就可能决定成千上万考生命运的事实让学校、家长和学生几近疯狂。”曾多年担任南京市六合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的张弛说,新的加分政策使得高二举行的4门必测科目考试几乎成了“小高考”。
中国民主同盟南京市委员会在2013年针对“08方案”作了为期一年的统计调查,张弛任调研组组长。他们发现,“小高考”俨然成了一个新的指挥棒。
一直从事一线教学管理的韩锦锦是调研组成员之一,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小高考”使以往较为清闲的“副科”老师成了大忙人,一天要上6节课。有的学校还从其他年级抽调老师应急。可一旦“小高考”结束,四门必测科目便被弃置一边,教学转为主攻语数外和两门选测科目。韩锦锦说:“不少学校都调整课时,打乱正常教学进度,甚至把语数外的课时暂时停一停,就为了选测考试能得A。”
但到了高三,又是另一个景观。张弛以一所四星级高中的各科目教师课程数量举例:高三语文老师一周22节课,数学老师每周24节课,外语老师22节,而化学等科目,由于在高二完成了学业测试,老师基本处于“下岗”状态。
在南京市民盟调研组发放的300份学生问卷调查中,有68.6%的学生和46.2%的家长认为,“小高考干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调研组得出结论,政策设计的初衷是好的,但新的成绩评定政策恰好放大了考试的偶然性,挫伤了教与学的科学性与积极性,助长了狭隘的、片面的功利主义。
新的“异化”
江苏省教育厅在给《中国新闻周刊》的回复中指出,“08方案”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把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作为改革方向”,“把中学组织教学、考试部门组织考试、高校组织招生三者有机结合,提出了分层次、分类别、按批次组织招生录取的办法,满足不同层次院校对学生的需求,探索高校招生改革的空间较大。”
但这一设想在现实层面遭遇了障碍。
统考科目只剩下语数外三门,总分480分,由此带来的问题是,考生在某些分数段上过于密集,很难拉开差距,高校遴选困难。民盟调研组调查了2012年和2013年的江苏高考成绩后发现:2012年江苏高考最密集分数段1分有2000多人,2013年,二本录取线之上的理科生,每个分数段聚集了近万人。
同时,两门选测科目的等级成绩,成为新的门槛。例如,2008年要求“双B”才能报考本科院校,此后改为1B1C,而类似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往往要求选测科目必须是“双A+”,这意味着学生除了语数外三门总分必须拔尖之外,两门选测科目成绩也必须进入考试人数的前5%。
韩锦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有些偏科的考生,过去即使一门发挥失常,还有可能通过强项科目拉分进入名校,但在“08方案”下,对语、数、外和两门选测科目的要求都极高,客观上造成了更大的压力。
调研组还发现,“文理不分科”的设计对不同教学质量学校的意义截然不同。
一位三星级高中的班主任对调研组说:“我们学校95%的学生只能上大专,选测成绩多少都不影响录取,选测学科根本没人听课。”而在一些四星级高中,为了寻求语数外与选测科目之间的平衡,老师们甚至要研究如何排课、每门要教多深多久,才有保证“该得A的得A”“该得B的得B”。
还有一个“异化”更出乎意料。方案设计中,物理与历史为一组选测,化学与政治、地理、生物为一组选测,因此大多数理科生会主动规避难度较大的化学。于是,理科生选测科目的最常见组合是“物理+地理”,或“物理+生物”。
中国药科大学一位招办老师给民盟调研组介绍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新方案执行后,药科录取的学生中大多是“物理+地理”组合的学生,许多学生化学和生物基础薄弱,上大学后不得不在大一年级补上化学和生物的基础知识。类似问题在其他专业倾向较强的高校录取中也大量存在。
这引发了一些江苏籍两院院士的担忧。2009年初,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校长欧阳平凯,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陈懿等6名两院院士通过省人大代表递交了《关于修改2010年我省高考方案的建议》,他们将不考理化提升到“对民族不负责”的高度,认为此举将打断科技创新研究链。
他们调查发现,2009年江苏全省13个市高中选学化学、物理的人数,全部在2007年基础上下降了40%以上,有的超过60%,南京市鼓楼区选学化学的人数只有2007年的22.7%;三分之二化学教师工作量不饱和,被迫改行、另谋他职或调到外省工作。
调研组还发现一些其他规律:统考变为只有语数外后,由于三门中理科“成分”较少,高校女生比例急剧上升,在理科院系也是如此。
另一重探索:高职院校注册入学
与备受瞩目的高考方案相比,或许江苏的另一个大胆探索具有更深刻的意义——高职院校注册入学试行制度。
在注册入学制度下,考生根据高职院校提出的报考条件和录取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向试点院校提交注册申请。院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以及中等教育阶段的学习成绩等方面的情况择优录取。
江苏省教育厅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从长远来看,注册入学有利于扩大高职院校招生自主权,是对“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有益尝试,是高校录取方式的重大变革。
江苏高职院校的注册入学制度从2011年开始试行,初期有26所院校参加试点,2013年增至52所,2014年已增至58所。
或许是多年高考改革走过的艰难探索,让江苏在出台新的改革方案前更为审慎。尽管江苏版“08方案”与全国2014版方案有不少可衔接之处,但江苏并没有成为此次改革的综合试点省份。
在今年5月的采访中,江苏省教育厅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复也较为审慎:“下一阶段,主要还是围绕08高考方案的微调完善,坚持高考改革的方向,在现有方案框架范围内积极调整,不断完善。”
张弛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江苏高考“文理不分科”的近10年尝试证明,高考方案的设计初衷与实施效果往往不尽一致,“我们做这个调研的目的,就是希望能为全国的高考改革提供一个参考。”
“高考指挥棒效应仍然存在并且巨大。”张弛说,“考试制度改革与中学教学安排、高校招生改革,彼此掣肘,必须进行系统性改革,才可能带来全局性根本性的改变。也许高考改革中更重要的是,改变学生、学校和家长的‘应试’心态,以及以分数为核心的选拔机制,和改革以综合性大学为主的高等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