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傲:修表台前32年的坚守

19.04.2017  19:00
来源:海东时报

   在平安区有一个身残志坚的修表匠,他叫沈傲。他双腿残疾,说话模糊,没有证书,也没有获奖经历,却有着近至街坊远至其他周边县城的老客户,有着能让手表“起死回生”的精湛技术;他生活拮据,但只要人们找他修表,他却只收材料钱。人如其名,在32年的修表生涯中,沈傲不仅以他诚实的为人和精湛的技术得到了人们的信任,更以他身残志坚、傲视命运、自强不息的精神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诚信经营 履行顾客承诺

  沈傲的修表台设在平安区杨家路菜市场内的一家店面内,记者找到他时,他坐在一把旋转椅上正在修表,左手拿表,右手拿把镊子,鼻梁上架着一个老花镜,表情异常专注。一会儿他又脱下老花镜,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放大镜,安在右眼上。

  沈傲剪着一个平头,身穿夹克衬衣,脚穿皮鞋,衣着显得整洁稳重,只是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太多的斑驳,55岁的他看上去有些沧桑。修表台是常见的那种修表台,一张桌子上加一个玻璃罩,如同他的衣着一样,修表台同样整洁明亮,没有一丝杂乱。

  “现在坐着还好,走起路来很难看的,等一下走一下你就知道了。再加上半年前病情突发,原本发音清晰的他如今已舌根发硬。”市场里一位沈傲的朋友告诉记者,他的双腿没有力气,走起路来很困难,近一点还行,走不了远路。由于发音模糊,所以在采访中遇到记者听不清的语句时,沈傲总会拿起笔写在记者的采访本上。

  聊天间,一名中年男子拿来一个手表,让沈师傅能帮看看哪里出了问题。开盖检查后,沈师傅告诉顾客,手表没有问题,换个电池就可以了。换完电池后,沈傲对着自己的手表认真的给顾客对好时间才算结束——这是他多年的习惯。事后他向男子收了十块钱,男子有点意外:“真的吗?我以前换了块电池要了30块钱,而且那块表还没有这块贵呢!”临走前又说:“我家里还有两三块表呢,改天再拿过来。”

  在沈傲的店里,旧手表、旧录音机、旧电视、旧DVD、旧洗衣机随处可见。据沈傲介绍,这些物件都是顾客拿来让他修的,修好了却一直没人来取,有些电器甚至在他这里放了20多年。这20多年里,沈傲换了5个店面,尽管每次换店面对他这个双腿残疾的人来说困难万分,但他都会坚持将这些物件一件不落的搬到新的修表店。“每个物件对于主人都是有价值的,这些是人家让我帮忙修的,万一我把东西丢了,这不是‘对不起’三个字能解释清楚的。”沈傲一番朴实的语言,似一股暖流从记者心间流过。

  自强不息 潜心练就技术

  沈傲出生在平安区平安镇沈家村一个贫穷的家庭,初中毕业后为了谋生,他不得不放弃学业,开始肩负起家庭的重担。1977年,无情的病魔袭击了15岁的沈傲,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和家庭的贫困,沈傲的病情被耽搁,最终落下了脑膜炎后遗症。

  尽管如此,但他没有因此而泄气,而是架起毛驴车开始了创业之路。“因为那时候腿脚不便不能帮家人种庄稼,又没有什么技术,只能去收破烂。”沈傲说,收破烂虽然苦,但每天都能挣几块钱,也能帮家里减轻一点负担。

  无意间,沈傲从收来的废品中发现了一件旧收音机。于是,他将这个收音机当成宝贝一般,在收废品时总要听一听新闻和趣闻。1983年的一天,当听到西宁某单位培训修表工时,他兴奋地一夜没睡觉。“我身体残疾,现在靠收破烂还能生活下去,要是再没有什么技术,以后老了该怎么生活?”沈傲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学一门技术总比收破烂强”。

  第二天,沈傲便拿起收废品挣来的九百元,前往西宁培训地。“当时培训期三个月,每个月三百元培训费,住宿不收费,但在食堂吃饭要收钱的。”将积蓄全部当做培训费的沈傲,面对食堂伙食费时只能做出自己做饭的决定。于是他从家中带了酒精炉和面条,每天都以清水白面果腹。

  终于,艰难的三个月培训结束了。尽管家人希望他能马上开一家修表店,但沈傲明白,现在的他只掌握了修表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没有过硬的技术就进入市场修表的生意长久不了。于是,他又开始了自己修表的学习之路。

  1984年,沈傲从亲戚家周转了2700元培训费,前往河南省焦作市继续学习修表技术。在焦作的三个月里,他学到了更为全面的操作技术。之后,在老师的推荐下,他和学艺的同学一起来到了北京,跟着一位老师傅做起了学徒。半年过后,沈傲修表的技术达到了精准纯熟的地步。

  采访中沈傲对于1985年4月1日这日脱口而出,因为这对于他来讲是值得纪念的一天——修表店开业了。那时的手表多是机械表,每天都要上链条,拧多了总会出现问题,这时就要找修表匠。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手表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加上当时平安县只有沈傲一个技艺高超的修表师傅,所以沈傲的手艺“风光无限”,但沈师傅却只收取材料费。“那时候他的生意特别好,一天最多能修十几块表,但他只收材料费,从来不多要顾客一分钱,要不然也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沈傲的朋友告诉记者。

  时过境迁 依然带病坚守

  修表如练拳,要天天练手练眼;又如行医,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沈傲说,在有些人看来,修表就是拆拆装装、换换零件。其实这是外行看热闹,修表是一门精湛的手工艺。表小零件多,每个表大约有一百多个零件,名贵腕表的零件多达400个,沈傲要熟悉钟表的每一个细小的结构,才能准确地判断出顾客送来的表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因而修表是一个细活,马虎不得。以前的手表以机械表为多,维修起来也比较麻烦,比如断了一个齿,必须重新镶一个,由于齿太细,所以要在放大镜下小心翼翼地做,稍有不慎,把齿轮弄断了,又得重新修理。不像现在的石英表、电子表,换个电池就完事了。就算是更加复杂的手表,在沈傲的手里都不是难题。打眼、平螺丝、挫把,清一色的纯手工制作,坏了的零件都能修上,沈傲因此练就了好手艺。

  虽然是残疾之身,但55岁的沈傲修起表来丝毫都不含糊,随便抄起一块老得无法动弹的机械表,都能在片刻间准确判断出手表存在的问题。无论是哪种表,只要“生病”,他就能“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

  “90年代,平安县修表的师傅达到了六七个。”随着时代的变化,钟表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修表匠的职业生涯也岌岌可危。21世纪初期很多修表匠纷纷转行,而沈傲却始终没有转行。即便接连几天没有生意,他还是会每天守着修表店。“修表生意越来越不好做,我就只能自学维修小家电,像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这些家用小家电我都会。”沈傲说。

  如今的修表匠已经不是30多年前人人羡慕的“挣钱”职业,价格不菲的高档表人们多数选择在商场设置的专柜修理。沈傲现在的生意比较冷清,都是些老顾客,挣的钱也不多。但只要有顾客来修表,不管手表是昂贵还是普通,他都会认真修理。

  墙上的挂钟摇着钟摆,“滴答”、 “滴答”地响着,没有人知道沈傲真正的内心世界,没有人能理解他对修表这门手艺是多么地“一往情深” ……夕阳透过老式窗户洒落在他的身上,弹指间30多年过去了,外面的世界已悄然改变了模样,当年的青年也已经变得憔悴不堪,但不变的是他修表时那专注的眼神。那老式桌子和修表工具,陪伴着他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冬夏,记录了一名残疾修表匠人的坎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