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地理】小峡的故事从四座桥开始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作为通往青藏高原腹地的重要关隘,古往今来,有关平安小峡的故事数不胜数。而今天关于小峡的故事,则从四座桥开始。
三桥“同框”成美景
5月底的海东已是绿树成荫,湟水河小峡段的树木更是郁郁葱葱,北岸一片高大杨树林飘起的杨絮,在清风中随意飞舞。不少树木倾斜着身子,想和湟水近距离亲近,水中的倒影别有一番情趣。清风徐徐,风光秀丽,“石峡清风”——这曾经的“湟中古八景”之一,似乎已经在小峡再现。
在树木的掩映下,三座桥同时进入视野,从东到西,它们依次是小峡老桥、小峡新桥和民小公路跨湟水河大桥,其中小峡老桥和新桥几乎并在一起,民小公路跨湟水河大桥则相距500米左右,并且高高地悬在半空中。
上世纪70年代,青海省革委会就迁建西宁乐家湾机场向国务院提交报告。报告提出,西宁乐家湾机场不适应青海省民航事业发展和战备需要,请求将西宁乐家湾机场迁建,建议列入国家“五五”计划。当时是不是已经选址在小峡北岸的高寨,目前已不得而知,但同时期小峡桥的修建成为一件大事。当时,在原木桥上游约500米处的小峡村,建成了一座拱桥。拱桥全部由石块砌成,没有一个桥墩,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工艺。
据记载,小峡拱桥建于1972年,是一座净跨45米的双曲拱桥,是跨越湟水河的重要桥梁,由于年久失修,加上平西高速公路建设期重载车辆的大量行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座桥梁出现了侧墙外移等病害,成了危桥。为确保西宁机场专用公路高寨支线的安全畅通,省交通部门自2005年开始用了一年多时间对这座桥梁进行了改造。改造工程路线全长340多米,其中新建大桥131.5米。大桥上部采用了装配式预应力砼连续箱梁,下部采用了双柱式桥墩和重力式U型桥台,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二级,桥面宽9米。
小峡新桥建成后,原来的拱桥并未拆除,加上2013年开始修建的民小公路跨湟水河大桥,就形成了如今三桥“同框”的别样景观,这不仅是湟水河上的奇特人文景观,在其他河道上也非常罕见。
未来小峡将成“杏花村”
小峡村,这个自湟水河顺流而下的海东第一村,临河而建,甚至家家户户的厕所,都建在湟水河上。不过,小峡村在2018年被征迁,村子原址、包括109国道南侧的山上、湟水河北岸,如今都被种上了杏树,就连废弃的小峡桥两侧,也被种上了杏树。可以想象,未来这里就是一个美丽的“杏花村”。
其实,新栽的树木远不止这些,爬上湟水河北侧嶙峋的山坡极目四望,所见之处都是新栽的树苗。也就是在艰辛爬山的过程中,我们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一条水渠自西向东蜿蜒而去。这条水渠明显高于湟水河,里面的水来自哪里?是不是附近还有一条湟水河的支流未被我们发现?
沿着水渠往西溯源,跨过小峡桥时,我们又有了一个惊奇的发现:在湟水河北岸靠近水面的地方有两座建筑,因为它们被掩映在树林中,一般很少有人发现它们。其中一座建筑的大门上了锁,从大门上“水站重地,闲人免进”的牌子内容上看,不难猜测这是一座水文监测站。靠近另一座建筑时,我们遇到了老沙,这座建筑就是他和另外一位同事的“家”。
今年55岁的老沙名叫沙生金,家在互助县南门峡镇其麻村,家里共有6口人,两个儿子儿媳全部外出打工,家中只剩下老伴照看孙子。其麻村原来在大山沟里,后来在政府的扶持下整体搬了出来。5年前,老沙来到湟水河边,在湟水河上安了“家”。
老沙的“家”其实是湟水河小峡二级泵站,建筑直接建在河面上,分上下两层,上层共两间,是老沙和同事生活起居的地方,吃饭睡觉全在这里。因为是两个男人居住,屋内稍显凌乱。从一个陡且窄的楼梯下到底层,就是泵房,两台大型水泵正在轰鸣。
老沙说,那条水渠解放前就有,后来进行了整修,并被重新命名为和平渠,除了他们这儿的泵站,还有团结桥泵站,两个泵站主要的任务就是从湟水河往和平渠里抽水,以前用于互助高寨一带的庄稼浇灌,现在则主要为绿化提供服务。
值守泵站貌似很轻松,实则不然,除了每天开关水泵,还要对水渠进行巡查,防止水渠跑水。和平渠从西宁团结桥到互助县哈拉直沟沟口,全长25公里以上,沿着水渠并没有路,只有一条人为趟出来的羊肠小道,单线巡查一次要耗费几个小时的时间。
虽然看似住在湟水河上,却没有喝的水,老沙每天都要去一公里外的王家庄去买水,吃的蔬菜也只能在巡查水渠时从团结桥的市场上捎回来。老沙一年四季都没有节假日,因为数以万计的树苗每天都要靠和平渠里的水解渴,只有到每年12月中旬冬灌以后泵站才停止工作,不过两个月以后又要开始新一轮的灌溉。即便没有抽水任务,老沙也不能离开岗位,因为他还要守着泵站,即使是春节,也只能和同事倒班值守。
也正因为有了老沙们,海东的底色才变得更加翠绿,小峡的故事才变得更加动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