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大地 民族团结故事代代传

17.07.2019  09:53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曾经,一代伟人毛泽东以革命浪漫主义的诗人情怀,深情赞颂了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空前盛况。时下,海东这块地处祖国西北的土地上,各族群众团结和睦,相互依存,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海东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辖4个民族自治县和19个民族乡。在这片热土上,共同生活着汉、藏、回、土、撒拉等173万群众,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0.4%,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融合地区。各民族小聚居、大杂居的特点比较突出,被誉为“青海的缩小版”。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明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重要性。

  自2013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海东历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程和关乎全局、关乎根本的大事,聚全市之力扎实推进。特别是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以来,市委市政府保持高站位谋划、高起点开局、高质量推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制度,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市呈现出民族团结进步、宗教和睦和顺、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社会共同推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由19个民族组成的海东173万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在河湟大地奏响一曲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华美乐章。

  时光的车轮,承载着沧桑的岁月、厚重的历史和人们的记忆,一路前行。

  梳理海东今天的发展脉络,足以窥见民族团结进步这条主线始终贯穿于社会发展的每个领域:从原民和镁厂改造生态湿地公园到高铁新区实现和谐回迁,用改善民生提升群众生活质量;从解决边界纠纷问题到与黄南共同打造民族团结林,用生态建设维护民族团结的成果;从打造高原现代绿色产业的宏伟蓝图到建设青藏高原山水田园生态绿色宜业宜居现代化新城,用城乡一体化发展夯实发展基础;从单一的节庆文化盛宴到高位推动并成功举行“青海年·醉海东”系列活动,用文化盛宴展示河湟民族团结“硕果”……同呼吸、共命运、心相连的民族感情深深根植于每一件社会事业中,根植于每一个河湟人心中。于是,这里处处都有讲不完的团结故事,说不尽的民族情谊……

瞿昙寺举办法律进寺院及向玉树灾区献爱心活动

藏回群众共植团结林

  民和:汉族村里有个回族救援队

  八月,在民和,原本是一个充满期待的收获季节,然而,2018年8月的强降雨天气,冲散了人们的期待,等来的却是四十年未遇的洪涝灾害。一时间,暴雨倾盆,洪水汹涌,泥流翻滚,该县多地发生道路水毁、农田被淹、断水断电、家园遭重创等紧急情况。

  清淤保畅、转移灾民、灾后重建……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各族干部群众闻“汛”而动,撸起袖子,携手齐力抗灾自救。

  这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重创了民和多地,其中峡门镇孙家庄这个汉族村受灾较为严重,对孙家庄村的村民来说,遭遇洪灾是不幸的,但幸运的是,灾难发生后,来自该镇巴子沟村的38名回汉群众自发组织的抗洪救援队来到了孙家庄村……

  据巴子沟村党支部书记韩成录介绍,参加支援的巴子沟村抗洪救援队里有38名队员,包括15名汉族群众和23名回族群众,他们中既有党员群众、也有妇女,还有7人从民和县城专程赶来参加救援。韩成录说,暴雨造成巴子沟村部分路段村道中断,住在山上的3户村民被困在村里,8月6日对村里堵塞路段进行了清理,但还没有畅通。尽管山上3户村民出行道路被阻断,但吃住没有大碍,看到孙家庄村受灾严重的消息后,他们就先来到孙家庄村支援清淤。

  “8月6日早上,村里的穆斯林群众得知孙家庄村受灾的事情后,大家一致表示应该组织去救援一下。”韩成录告诉记者,随后,他把救援的意图发到巴子沟村的微信群里,得到了回汉群众的积极响应。

  家住在县城的巴子沟村村民冶大五代看到群里的救援倡议和受灾的画面后,他的心里触动很大,一大早便从县城专程赶来参加救援劳动。冶大五代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汉族还是回族,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今天孙家庄的汉族群众受灾了,我们应该尽己所能帮一把。

  韩成录的村微信群信息发出后,远在省外谋生的巴子沟村回汉群众以发红包的形式积极响应,参与救灾行动,他们都希望解决一些救灾机械费用。

  孙家庄村的汉族群众受灾,巴子沟村的回汉群众手挽手支援,在大灾面前,各民族心手相牵,并肩奋战,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的和谐曲,描绘了民族团结进步的新图景。

最多人挽臂链式交杯活动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

  化隆:小拉面拉出民族团结情

  30多年前,地处偏远的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一批不甘贫穷与落后的化隆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出家乡,奔赴全国各地开拉面馆养家糊口,并带动周边群众走出大山,跳出农门,跨入城门,从此,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经过30多年的发展,这碗面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可小觑的产业,成为了海东市乃至青海省的“致富面”“幸福面”“小康面”。

  小小的一碗拉面,拉动着群众脱离贫穷,也拉近着邻里心、民族情。在化隆县甘都镇东一村,全村由回族、撒拉族、东乡族、汉族四个民族构成。无论大事、小事,村民间都常常互相帮助,相处十分融洽。村里一回一汉的马俊福和朱和青就是以面结缘,相互扶持,传成佳话。

  马俊福和朱和青自小相识,马俊福还认了朱和青为哥哥。马俊福说:“我在深圳开拉面馆时,顾不上家中的地,这时我就打电话给我哥,让他帮忙浇灌一下,然后就放心地挂了电话,每当我家有什么事,我第一个就会想到我哥。”

  朱和青曾经靠在工地做工营生,后来马俊福邀请他去深圳合伙开拉面馆。刚开始资金紧张,马俊福就和他的外甥一起借钱给朱和青开店。一年半后,通过将拉面馆转让,朱和青赚了16万,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老板。现在朱和青和马俊福的外甥马哈开木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合作开了一家拉面馆,他们雇用回族师傅,选用清真食材,在宝鸡经营得风风火火。“信任是最大的基础,相互不信任,我的回族朋友就不会借钱给我开拉面馆,现在我们的信任程度已经到了不看账目的地步了!”朱和青高兴地说。

  在化隆县,这种由两个民族的人合伙开办拉面店的事例很多很多,大家都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通过信用担保等方式贷款走上了拉面经济的致富路。

  一碗拉面,不仅“拉”出了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还拉近了各民族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加深了民族之间的感情。广大拉面人用一碗又一碗的拉面,用最朴实的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既塑造了海东人形象,又为所在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彰显了海东人民浓浓的民族情、团结情、爱国情。

循化县花儿艺术节上各族歌手一展歌喉

  循化:“许乎”文化架起跨族友谊桥梁

  海东市撒拉族自治县境内撒拉族和藏族是两大主体民族,南片山区四个乡是藏族聚居区,北片沿黄五个乡镇是撒拉族聚居区。自从800年前撒拉族先祖迁入这片神奇的地域后,原住民藏族和迁入者撒拉族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共同开发建设着这片黄河臂弯中的美丽家园。

  在长期的守望相助中,两个民族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许乎”文化。许乎,藏语译音,意即值得信托的朋友或交往,语含亲切。在循化的语境里,特指藏族和撒拉族之间世代传承的一种族际友谊与跨族交往关系,是维系藏族和撒拉族之间几百年友好关系的一座看不见的精神桥梁,撒拉族称之为“达尼西”。一个撒拉人和一个藏族人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交往中结成了深厚的友谊,转而形成了两个家庭之间的友谊。他们之间一代又一代在相互走动中建立起的人际关系上的彼此信任、生产生活上的相互补充、宗教信仰上的互不干涉。这是一段难得一见的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史上的美好记忆,也是藏族和撒拉族先民们用真情和汗水浇灌盛开的一朵民族团结的鲜艳花朵。

  在循化,说起许乎关系,撒拉族人和藏族人会觉得没有什么新奇。在循化县道帏乡,村村都有篮球队,每年春节期间,都会举办为期6天的篮球赛,撒拉族、汉族以及藏族的27个球队参加比赛,通过比赛促进了各村之间的交流,拉近了各村之间的距离,融洽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

  道帏藏族乡三木仓村党支部书记仁青告诉记者,不管是撒拉族,还是汉族和藏族,各民族之间没有隔阂,没有矛盾,大家和睦相处。现如今,这里的撒拉族、汉族群众都会说藏语,语言沟通上没有了障碍,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更加通畅。同时,各民族之间充分尊重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藏族过“新年”,撒拉族、汉族到藏族家里串门“拜年”,撒拉族过“古尔邦节”,藏族到撒拉族家里道贺,建立了你来我往的传统友谊。

  积石镇瓦匠庄村,距离循化县城1公里,属于城郊村。村里居住着汉族、撒拉族、藏族和回族。大家和睦相处,团结有爱,互相帮助,彼此的信赖和默契构建了和谐家园,真正体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和谐民族关系。退休老教师绽树人告诉记者,历史上,瓦匠庄村被誉为“文化村”,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质普遍比较高,对各民族的包容性比较强,从不排斥外来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甘肃天水的韩达吾德来循化打工,期间,认识了瓦匠庄村的一位姑娘,两人结婚后,韩达吾德成了村里的上门女婿,村民们接纳了他,和村里人一样看待他。

  如今,循化县各民族相互携手、共同团结进步,书写出了新时代“许乎”文化的崭新篇章,“许乎”之间的交流也在继续,携手共进的梦想也在继续……

袁家村里各族群众喜迎新春

  平安:互帮互助凝聚发展最强动力

  回族阿爸的牛羊肉杂碎香飘四溢,撒拉艳姑的循化大辣椒惹人垂涎,藏族姑娘的牦牛酸奶醇香味美,汉族大叔的茶楼里人气爆棚……在位于海东市平安区的平安驛【袁家村·河湟印象】景区里,各民族多彩的餐饮、服饰、建筑等文化在这里集中展示,各族群众和睦经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大家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让景区生意红红火火。

  在景区清真小吃一条街,有回族经营户27家,从业人员80余人。为了方便袁家村回族经营户“礼拜”的需求,景区专门投资修建了穆斯林文化馆,占地面积约21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余名回族同胞做礼拜,方便了穆斯林信教经营户和穆斯林游客。

  “尽管我们每个店铺制作的是不同的美食,服务于不同群体、不同口味的游客,但在这里,我们就像兄弟姐妹,谁的店里有困难,谁的店里需要人手照看,大家不论民族,不分彼此,都第一时间来帮忙,所以整条美食街的氛围也很好。”景区经营户魏春莲说。

  只有团结,才能好好发展,才能形成同心同德、无坚不摧的力量。景区里有一对回族员工夫妇,男的叫马元才。去年7月,他的妻子在医院顺利诞下了四胞胎。

  罕见的四胞胎降临,给这个普通家庭带来欢乐的同时,也给这对年轻的夫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四个孩子的奶粉钱怎么办?急需的生活费从哪里来?一连串的问题让这对年轻夫妻慌了神。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景区负责人号召全体员工及经营户第一时间向这对回族夫妇伸出了援助之手。大家踊跃捐助,即使是素未谋面的汉族、藏族、土族、蒙古族经营户,知晓此事后也在第一时间主动捐款,帮这对夫妻渡过难关。不到一天捐款就达到了7.1万元。这笔钱,如及时雨一般,为这个四胞胎的家庭解决了燃眉之急。

  无独有偶,今年,景区经营户“老妈妈”搅团店店主的儿媳怀孕早产,产妇妊娠高血压引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母子二人生命危在旦夕。这一回,受过景区各族兄弟姐妹帮助的马元才又成了第一个积极捐款的人。在自己抚养四个婴儿经济拮据的情况下,他向这对母子捐款500元。此次募捐共筹得善款善款2.2余万元。

  据景区负责人介绍,目前景区共有经营商户110家,从业人员600余人,少数民族近百人。自开始运营以来,景区管理部门秉承着“民族大融合、民族大团结”的思想和经营理念,从每周一次的商户大会到每晚开班的夜校,景区都会组织袁家村经营户开展以“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为主题的各类学习。同时,通过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文艺演出、“民族团结书法摄影绘画”比赛、“民族团结书籍大家读”等活动,让各民族群众相互增进了解、相互欣赏、相互学习,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共荣的社会条件,这才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境界。

  乐都:社区是咱温暖的家

  小区院里的巷道干净整洁,邻里互帮互助就像一家人,干部和群众之间无话不谈……这是记者在乐都区寿乐镇社区的所见所感。很难想象,眼前这个欣欣向荣的社区,十年前还是邻里纠纷不断、历史遗留问题多的“问题社区”。

  如今的社区,综合办公综合楼里棋牌室、书法绘画室、阅览室等供社区居民活动的场所一应俱全。棋牌室里两位老人正在下棋、阅览室中有居民正在阅读书籍,活动室里社区文艺队正在排练秧歌……一派温馨和谐的场景。

  寿乐社区管辖原青海铸造、锻造两个破产企业居民小区,是一个藏、回、蒙、土等少数民族杂居的社区。心齐才能办大事,团结是社区幸福生活的基础,为了让社区各族群众团结一致共同创造幸福生活,社区党支部书记付书辉等人花了不少心思。

  “我们这里组建了五支队伍,分别是志愿者服务队、文艺宣传队、便民服务队、共驻共建联络队和党员先锋队,使少数民族群众在社区治安巡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邻里互助等各个领域发挥作用。”付书辉介绍说。

  “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由辖区内的30名中小学生组成,他们的身影经常出现在辖区孤寡老人家中,陪伴老人、打扫卫生、带去欢乐。

  寿乐社区有10户空巢家庭,由下岗职工组成的“空巢老人服务队”把自己的联系电话留给每位空巢老人,随时和他们保持联系,解决老人的困难。每逢传统佳节,志愿者都会在楼门口挂上大红灯笼,让老人们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

  由40名妇女组成的“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更是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帮扶解困、邻里互助、化解家庭矛盾纠纷、社区治安巡逻、美化环境……

  因为有了这五支队伍的辛勤付出,才让这个社区的人情味越来越浓。“提到服务队的工作,付书辉如数家珍。

  “有天上午,阿桑杰突然跑到社区找我们,说是家里有事,让我们中午务必过去一趟。一下班我们就赶过去了,结果看到他们家桌子上摆好的饭菜,当时我的鼻子就酸了。”付书辉告诉记者,原来从牧区搬来的阿桑杰初到社区时因为人生地不熟有不少事情不知道如何解决,但大到社区办事,小到家里购物,时时刻刻都有“好心人”帮助他。几年时间过去了,这个朴实的藏族汉子不知道如何感谢他们,才想出这样的主意。

  付书辉介绍说,为了便于开展工作,社区根据楼栋划分了九个网格,都设有调解员、信息员、宣传员、党员先锋队及志愿者服务队等,将服务覆盖到全体居民中。“社区工作人员经常到各家走访,有困难就给我们解决,所以他们一有啥号召,大家都积极响应。”社区党支部和工作人员通过贴心的服务,强化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可,提升了社区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

  付书辉说,如今,只要有节日,社区都会组织开展活动,民族团结就是活动主题。比如,开展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最美的人”等活动,拉近了社区与辖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弘扬了民族大团结精神,营造了和谐社会氛围。民族团结“一家亲”文艺演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等活动,构筑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两个共同”已成为社区各族干部群众的共识。

  互助:班彦新村团结花开生活美

  今年春节,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处处喜气洋洋:讲党课、听政策、办运动会、慰问老人、跳安召。班彦村村委会副主任吕志伟把这样的春节形象地称为“新式春节”。

  搬出大山天地宽,团结一致奔小康。这些年,这个曾经藏在深山里的贫困土族村落,已经实现了属于她的“美丽蝶变”。

  2016年8月23日,是班彦新村村民难忘的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冒雨看望了搬出大山的乡亲们。这几年,班彦新村129户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感恩转化为创造美好生活的实际行动,在扶贫(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走进班彦新村村民吕有荣的家中,装修精致、别具一格的现代化客厅映入眼帘。吕有荣说,农家乐开业仅一个月内,游客络绎不绝。据了解,这是去年实施的农家乐项目,新村3户农家乐已经完成主体施工,进入了运营阶段。在村民吕保金家中,一张精心装裱的习总书记的照片挂在中堂最醒目的位置。说起搬下来的生活,吕保金反复说着同一句话:“习总书记的恩情不能忘。”

  互助县班彦新村村民吕保金告诉记者,从山上搬下来以后,他们能经常吃到新鲜蔬菜,还能领到国家养老金和高龄补贴,出门坐车很方便,学生上学也不担心了。

  搬进新居,产业支撑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2017年,班彦村土族盘绣产业协会建设的盘绣园开始接收订单。截至2018年底,累计接收订单1800件,共计收入13余万元。

  去年10月,班彦村光储一体化污水处理光储电站正式投运,这也是青海省首个“光储污水处理”一体化示范项目。该项目能有效解决村民们的污水处理问题;剩余电量上网,除每年解决1.15万元电费外,还可带来2200多元的年发电收益……

  班彦村的“破茧成蝶”,是贫困村脱贫的典范,是数以万计各级扶贫干部工作成果的一个缩影,是上下聚力脱贫攻坚工作的真实写照,更是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

  互助县五十镇党委副书记杨占花告诉记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利用班彦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引领作用,通过新建连栋温棚种植水果、蔬菜、花卉,形成休闲采摘基地。同时,结合农家乐和酩馏酒作坊等特色项目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打造民族特色绿色产业,真正让贫困群众富起来。

  这一个个关于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在海东大地上还有很多很多,这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感动,印证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论断。

  如今的海东大地,人们用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善意的眼神、一次小小的帮助践行着民族团结。人人珍惜民族团结,全社会维护民族团结的生动景象随处可见;唇齿相依、水乳交融、团结一家亲的和谐民族关系成为海东大地最美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