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水上的筏子匠

13.11.2015  23:38

  筏子匠的历史要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前,青海交通落后,绝大多数货物靠羊皮筏子走水路运输。旧时羊皮筏在河湟们们用水上交通运输工具——皮筏子,谱写出了一部部敢于同大自然英勇搏击的壮阔历史。

  皮筏中的人生

  解放前的青海,运输业生产十分落后。当时的运输业主要靠汽车、胶轮大车(也叫拉拉车)、木车(也叫杠骚车)、骆驼、脚夫外,还有河湟水上运输。河湟水上运输工具主要是“皮筏”。每个小“皮筏”由32个牛皮胎组成,用麻绳拴在一个长方形的木制亭排上;4个小“皮筏”合拼拴绑在一起,组成1个长方形大“皮筏”。

  “皮筏”除部分从青海向兰州贩运粮食外,大部分是从西宁、兰州往包头运羊毛、羊皮、条烟等物资。起运地点在西宁今火车站湟水大桥东面原七盘磨、八盘磨处,每年春、秋各运一次。每年冬季,福兴连、忠兴昌等20多个商号开始从牧区收购羊毛皮张等,运送到起运点囤集起来。春节过后,筏子匠们立即着手准备工作:制木亭排,保养牛皮胎(即给新、旧皮胎给油给盐),使其柔软耐用,之后过磅装羊毛(一只牛皮胎可装200斤左右羊毛),接着拴胎联筏,安装木浆,这样就制成一个完整的皮筏子。若羊毛资源缺乏,收购不足时,筏子匠便在牛皮胎里装满麦草,以便到兰州并成大皮筏。

  每个皮筏从西宁到兰州由2人操作,前面操作的是“把式”,水行里也“前浆”或“水手”,后面操作的是“徒弟”,水行里一般称“后浆”。一起行走的2个以上皮筏的总管叫“纳事”。小皮筏到兰州后,在城东黄河沿东教场口进行维修,然后将4个小皮筏合并成1个大皮筏。将4个小皮筏上原有的8人缩减成6人,前浆3个“把式”,后浆3个徒弟,每个大皮筏还在兰州另请1位“转峡把式”,因为他熟悉黄河水性,能够安全顺利地通过桑叶峡、大峡、红山峡、黑山峡,过了这些峡谷后兰州的“把式”返回。春季水小,从西宁到包头用1个月左右时间;秋季水大,从起点到终点,一般用20天左右。春季启程时间一般在三月开河时(河水解冻),秋季起程时间一般在十月间(立冬前一月)。到包头海把湾终点站后,货主将货装车运往天津等地,辗转出口于英、美、法、日本等国。然后筏子匠们雇用骆驼将牛皮胎驮回青海。由于青海藏系羊毛纤维细长,柔韧卷曲,富有弹性,光泽鲜明,是制地毯和长毛绒的上等原料。早在光绪廿一年(1895年)已博得英商洋行的高度评价,打入国际市场,声誉很高。那时每年由青海向外运出羊毛700多万斤。

  皮筏已成回忆

  河湟水上运输除了皮筏外,还有木筏。木筏主要是将湟中、互助、乐都等地的木料、粮食运往民和、兰州等地。全国解放后,从上述地方往享堂后勤某部、东垣渠等处也运送过木料。从西宁到兰州,经过小峡、大峡、老鸦峡、八盘峡,唯老鸦峡难走,有的地段河比较窄,而且河床上明处、暗处有不少大石头,如果“把式”们疏忽大意,就会把木筏碰烂散。从水上走一次兰州,如果生意好,货主给把式开12元的工资,给后浆开10元工资。如果生意不好,就给把式开10元工资,给后浆开8元工资。从兰州返回时,他们用绑过木筏的柳杆砍成扁担,买上布匹、火柴,担上货担,花五六天时间,从兰州步行至乐都。

  全国解放后,河湟水上运输量逐年减少。从l958年以后,这项廉价的运输方式几乎绝迹了。其原因一是铁路修通了;二是公路畅通了,车辆增加了;三是水上运输虽然廉价,但速度慢,跟不上形势的需要;四是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湟水流量逐年减少,有时连正常的都满足不了。

  筏子匠们的那些事

  黄河中的大小峡谷,总计有35个。均分布在中、上游,大多数岸陡流急,危地众多。从西宁到包头要经过小峡、大峡、老鸦峡、八盘峡、桑叶峡、红山峡、黑山峡、青铜峡等大小峡谷。

  筏子匠们在近一个月的行程中自然会享受到特有的乐趣,但有时也吃尽了苦头。乐的是他们吃住在皮筏子上,他们中有的人带上乐器,行进在河宽水缓处时吹拉弹唱,自娱自乐。遇到急流险滩,他们凭自己熟悉的水性和水上行进技术安全通过。当皮筏子行进到桑叶峡时,黄河转弯向弧流去,筏子匠们的背上照上了太阳。120里峡谷行程,一个钟头就行驶完了。头一次到这里的人连东西南北都难以辨认,显得十分有趣。苦的是有时也会遇上小偷和土匪。民国十九年四月底(1930年),当乐都县“综发源”商号的两个大皮筏运载着羊毛,虎、狼、豹、羊皮,条烟、水烟等行驶到后套时(河套的西一部分),被号称为独立队的武装土匪呜枪警告,逼迫靠岸。皮筏靠岸后,土匪要求交出筏子的掌柜的,否则就交出银两。那次掌柜未走水路,已搭车辆从陆地上前往包头。筏子匠们除了带些在行进中吃的食品外,都比较穷,没有带钱。土匪不信,百般刁难,一个土匪跳上皮筏将一只牛皮胎用刀划破,恰好装的是一皮胎虎、狼、豹皮,土匪问:“一共有几皮胎虎、狼、豹皮?”筏子匠们答:“只有一皮胎。”土匪们不相信,将两个大皮筏上所有的牛皮胎都用刀划破,以便找出虎、狼、豹皮。皮胎划破后皮筏沉没,羊毛、羊皮、条烟、水烟块被水浸泡,腐烂变质,损失达106000余元。土匪扬言若交不出银两,就要筏子匠们的命,同时将12名筏子匠押到一个大院内禁闭了20多天后,幸好遇到一个独立队土匪家属是乐都老乡,通过老乡说情,才勉强放行。被放行的筏子匠们才搭乘别人东去的皮筏到了包头。

  在乐都境内的湟水两岸,还有一些靠水上运输为生的“把式”、“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