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窝窝戏:高鼻大眼唱皮影

08.02.2016  18:43

  上世纪70年代以前,每年春节,除了耍社火之外,青海最常见的娱乐活动就是“皮影子”。河湟皮影戏,也叫唱影子,是我省地方剧种之一。我省著名曲艺专家石永先生出生在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农村,对于小时候看皮影戏的经历,老人记忆犹新。“每当皮影艺人拉着箱子来到村里唱影子,大家都赶忙穿好皮袄皮裤,蹬上皮靴,呼亲唤友,带上小板凳看皮影戏,一场戏一般能围二百多人,天再冷,也挡不住大家的热情。”石永说。

  “皮影‘亮子’(幕布)一般搭在两个门柱中间,唱影子的把式们坐在‘亮子’后面,点上油灯,放上皮影,亮亮嗓子便开始唱了。”石永说。那时的“亮子”也是把式们用改删纸自己做,一张一张改删纸对接在一起,然后不断地用锤子将它们砸粘在一起,就成了“亮子”,正因如此,看皮影时,还可以看见“亮子”上井字形的痕迹。即便如此,老百姓看皮影的热情高涨,看到动情处,欢呼声、啜泣声不断,大家都沉浸在故事里。

  石永说,皮影戏历史悠久,传说最初可能来自春秋时期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在孝义讲学时用的“影乐”。又传说在秦朝末年,楚汉相争之时,楚兵围困汉兵。张良为了退兵,就在城楼上列了一大排人影,又让士兵舞动旗帜,敌兵一看,城头上守兵众多,不敢贸然攻城,自行退去。也有史料记载,皮影戏最早诞生在两千年前的西汉,与皇室中的娱乐表演有关。直到清末,皮影进入了鼎盛时期。现在业界公认的皮影发源地为陕西关中东部的华县。

  皮影戏具体是什么时候进入河湟地区的,目前没有确切的资料。据湟中县红岭村灯影戏老艺人祁永启说,元朝时,这里就有皮影戏了。据《大通县志》记载,皮影戏从明崇祯年间传入青海。现代皮影表演艺术家刘文泰认为,青海皮影戏是乾隆年间由陕西传入青海。“据传,第一代雕刻艺人可追溯到陕西人罗氏(名字不详),艺名罗狗熊。清末咸丰年间(185l年至1861年),它就在西宁、湟中等地耍狗熊卖艺,兼雕皮影。从他传艺始,至今已有五代传人。”石永说。

  虽然有很多种说法,但综合多种传说和记载,可以确定皮影戏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由陕西传入青海。之后与青海本地的方言、习俗等融合,形成了河湟皮影。到如今,河湟皮影也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

  在多年的流传与融合下,河湟皮影在保留了陕西皮影戏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又有了一些青海特色。

  青海皮影人物在设计造型上原属秦晋皮人范畴,一般是脸部和头饰连刻在一起,为正侧面(即5分角度)形象,额头到鼻尖呈“6”字形,无明显的鼻梁。而河湟皮影中的人物往往有着比较明显的鼻梁,且鼻下无人中,直接连着嘴。皮影人物头部比例大,大眼大耳长眉,四肢上细下宽,形象突出,极易分辨。在皮影戏中,主要人物往往有多种头饰,一般一个身体配四个头,俗称“一转四”。这样的设计让皮人看起来更生动,更具艺术表现力。

  河湟皮影的制皮原料也与其他地方不同,一般选用高原特产的黄牛皮。黄牛,是产于高原农村的土特产品种,它不同于犏牛,也不同于江南的水牛,它的皮皮质强韧,质地细密。石永说:“用黄牛皮做的皮影,更平展更透明,在屏幕上显示出的人物形象更鲜明、透亮、精美。”

  在河湟皮影戏中,有一种独特的剧目,叫“窝窝戏”,这是其他地方皮影戏中没有的。“窝窝戏”多是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也有一些是根据青海本地故事或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故事改编的。如《五子魁》《三美缘》《花园会》《忠孝图》《墙板记》等都是“窝窝戏”。《墙板记》是当时人们根据身边发生的事情所改编的“窝窝戏”。故事讲的是,一家人打墙,村民甲想通过打墙,伺机报复与自己有怨的村民乙,于是故意将墙板推下去,想砸死村民乙,谁知不小心却砸死了村民丙所引发的冤案。据说该故事情节悲惨,感人至深。

  据石永介绍,在西宁市寺台子村曾有一位叫李长春的皮影艺人。他在寺台子村演出《墙板记》时,悲情处,他边哭边唱,看皮影戏的观众更是泪流满面。说其中有一个小媳妇看完《墙板记》后,三天内一直都是边干活边哭,丈夫怎么劝都不起作用。无奈之下,丈夫只有去请李长春来帮忙劝解,之后李长春就表演了一出喜剧,小媳妇才破涕为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