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源县法院依托信息化支撑实现疫情防控与审判执行工作双赢

03.03.2020  17:41







        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严峻的疫情,使得“不聚集”、“宅家”成了群众普遍认同和遵守的防范行为规则,疫情中断了群众前进的步伐,却阻断不了群众对司法公平正义的需求,传统的面对面接触才能立案、审理、执行的法院工作受到了此次疫情的重大挑战,互联网科学技术却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弥补了接触式司法工作带来的疫情防控漏洞,让法官和当事人在疫情中享受到了智慧法院建设带来的司法便利。

        自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门源县法院立案庭闻令而动,及时发布了《门源县人民法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诉讼服务和申诉信访工作的通告》,将网上立案的方式以最直白、最通俗易懂的文字呈现给广大群众,并于第一时间在值班室设立党员先锋岗,安排党员轮番值守,专门接待群众来电咨询,推广互联网诉讼服务,积极引导当事人进行网上立案、网上缴费,让当事人足不出户享受高效、便捷、优质的立案服务,既防止了疫情的扩大,又实现了“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节后上班第一天,人均办案任务最重的民事审判庭率先行动,在逐一排查手头案件后,利用微信、电话主动联系案件当事人了解当事人想法,经过多次沟通,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达成协议,并通过录音、记录等方式记录在卷,当天一天通过电话和微信,化解民事纠纷10件,创下了微信调处案件的最高记录。

        “原、被告,能听到吗,是否清楚?

        “能听到,很清楚。

        这是门源县法院青石嘴法庭通过“云上法庭”在审理一起合同纠纷案。在开展线上调解工作的同时,民事法官对调解未果、能联系到双方当事人的案件及时通过远程进行庭审,将“面对面”的庭审活动转为“云端诉讼”,将“线下”诉讼活动全面转至“线上”,充分运用“移动微法院”、“云端”庭审等方式审理案件,当事人在家中使用手机微信小程序就与法官现场连接,参加完整个庭审活动,  整个庭审全程网上直播,过程通畅,程序规范,未受丝毫打折。

        “现在开庭”,2月27日,随着法槌的敲响,刑事案件庭审也在“云端”进行,一线网络同时连接了法庭、检察院和看守所,庭审在三方协调配合下顺利进行,“云上法庭”使刑事案件得以及时宣判,保障了刑事被告人的合法权利,避免了被告人被超期羁押。

        为巩固解决“执行难”工作成果,疫情期间,该院执行庭法官更是一刻也不敢停歇,充分利用“总对总”在线查控系统,梳理被执行人财产线索,通过“线上”冻结扣划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财付通微信和支付宝账户,全网限制被执行人网上交易,敦促被执行人主动履行给付义务,通过电话、微信沟通和约谈,促进执行和解,保证执行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门源县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人口和案件大县,为了防止当事人扎堆参与诉讼活动,避免增加全县疫情防控负担,降低疫情对司法工作的负面影响,门源县法院各业务庭法官因地因时制宜,纷纷转变办案思路,变压力为动力,改变传统的与当事人面对面处理诉讼事务的方式为“网络+司法”的  “隔空”处理司法事务方式,通过网络、电话、微信、短信、远程视频等途径,加强与案件当事人、律师的联系沟通,大力推行网上立案、网上开庭、在线调解、在线执行等司法模式,既避免了因人员流动和聚集所增加的病毒传播与感染的风险,又解决了案件积压传导给法官的办案压力。截止目前,通过“云端”开庭审理案件5件,通过微信调解案件40件。网上查控43件,执结案件47件,执结标的额达125.8944万元。当事人通过网上立案44件。

        “疫情这么严重,我们不能出门,却能安坐家里参加庭审,解决官司,你们法院这个举措真是便民利民。”一名参加完庭审的当事人在电话里这样说道,这是对门源县法院疫情期间司法服务工作“不打烊”的点赞,更是人民群众对司法公信力的认可。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场上,门源县法院全体法官不忘使命与担当,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使“互联网+司法”工作模式成为常态,不仅打通了疫情防控的梗阻,且极大地便利了当事人、减轻了当事人诉累,及时迅捷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公平正义没有因疫情而迟到和缺席。

民和县法院集中送达提高办案效率
    为及时补上疫情期间落下的业务“功课”,法院
互助县法院“隔空”执行案件55件标的133.58万元
    新冠疫情发生后,互助县法院执行局努力转变执行方式,从传统的线下执行变为线上“隔空”执行为主,不断加大办案力度,全力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执结案件55案,执行到位标的133.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