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法院:教育实践活动凸显亲和力 体现为民、务实、清廉要求

17.07.2014  13:24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平安县法院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拧紧“总开关”,抓实“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在促进作风转变,密切联系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亮点纷呈、特色鲜明、效果显著。

                                                      巡回审判    常态化

        该院始终把“深入群众、贴近群众、关注民生”作为法院巡回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落实“司法为民”的各项工作举措,把巡回审判打造成“解决社会矛盾、化解邻里纠纷、彰显司法服务、建立和谐关系”的平台,实现巡回审判常态化。

        “法官真好,不辞辛劳来村里开庭处理纠纷,不但为老百姓分忧解难,还让我们学到了不少法律知识,你们辛苦了!这是该院三合法庭深入三合镇瓦窑台村巡回办案时,发自双方当事人及旁听群众的由衷之言。

        原来,2013年5月,被告平安县三合镇瓦窑台村村民委员会因村里道路硬化,与陈某某协商后,由陈某某为其供应道路硬化所用砂石料。截止2013年12月,经双方结算,瓦窑台村委会累计拖欠原告砂石款110880元,瓦窑台村委会一直未付款。无奈,陈某某将瓦窑台村委会起诉到法院,要求瓦窑台村委会给付拖欠的砂石款。

为更好的联系群众,服务基层,真正把司法为民措施落到实处,今年3月25日,该院三合法庭全体人员来到三合镇瓦窑台村进行了巡回办案。经过近两个多小时的说服和劝导,被告瓦窑台村委会干部被法官的耐心和真诚的工作态度所打动,当庭达成了给付砂石款调解协议。同时开展了一次法制宣传活动。就群众提出的有关家常里短、婚姻关系、赡养老人、邻里纠纷、外出务工等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这仅仅是该院巡回办案的一个缩影。自“巡回办案”活动开展以来,该院基层法庭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大山深处进行巡回办案,实现了法官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截止日前,共巡回办案28件。

                                                      立案信访接待    人性化

        “以前总听人说衙门深似海,我的这起官司不知道何时才能有结果,没想到县法院的法官这么平易近人,办案效率还高,现场就把我的问题解决了,谢谢范法官!”今年4月8日,一桩压在当事人姚某心里几个月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在该院“立案信访接待室”里,当场达成赔偿协议,并当场拿到了赔偿款,姚某拿着赔偿协议书及赔偿款激动的说。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院从靓化服务窗口,转变司法理念,打造民生法院入手,整合资源、合理规划、完善接待设施,充分发挥立案和信访接待两个窗口在化解社会矛盾中的作用。发放诉讼手册,公示办案流程,简化办事手续,提供咨询解答、诉讼引导、风险告知、举证提示、判后答疑等服务,让当事人进入法院后的每一个需求都有人接待,有人答复。截止6月底,该院处理信访案件4件,接待来访群众10人次,现场答疑24人次,有8个案件的当事人双方在立案信访接待室握手言和。

                                                          案件回访    制度化

        “最近生活还好吧?您对我院的工作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吗?”该院纪检组长率回访法官走进案件当事人三合镇仲家村老刘的家中,和声细语地问。这是该院案件回访小组对今年3月通过执行和解执结的一起人身损害纠纷案件当事人刘某进行回访时的一次现场问话。

        今年以来,该院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新研究制定了案件回访制度。将案件回访作为改进法院工作、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当事人权益的得力举措,加强与人民群众沟通联系的重要纽带。在回访工作中,要求回访法官做到倾听群众诉求要真心、解答群众疑惑要耐心、保障群众权益要热心、征求群众意见要诚心的“四心”服务。同时要做到广开言路,虚心接受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诚恳邀请群众对法院工作进行监督。在回访中,对于当事人反映的问题,如发现承办法官有枉法裁判、生冷硬横等行为,查实后依法予以处理。对当事人因法律理解等方面存在偏见的,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及时消除当事人疑惑,努力使当事人心服口服。对于需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的,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狠抓落实,加以整改。日前,该院共回访各类案件23  件,回访当事人30人次,征求意见建议  11条,制定和完善工作机制  3  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当事人的肯定。

                                                      裁判文书上网      公开化

        裁判文书实行上网公开,不仅使司法公开、透明,而且也能广泛接受来自全社会的监督,使其成为提升法院司法公信力、增强审判公开透明度的重要标志。该院从2014年1月1日起,有序推进裁判文书上网工作,凡1月1日后生效的裁判文书,均在中国裁判文书网进行上网,实现了裁判文书全面上网。同时,对2011年至2013年所有生效裁判文书进行了补录,共补录案件2385件。

                                              设立“干警去向牌”    严格化

        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增强干警司法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全院干警的办事效率和工作透明度,该院在院机关各庭室、三个基层法庭综合审判楼门厅前,制作设立了  “干警去向牌”,上面标有法庭工作人员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和在岗、外出、请假、休假等去向动态。干警可以根据是否在开庭、调解、接待当事人、外出送达、办案等实际工作情况及时将当天各自的去向标记出来,一目了然。

        以前,当事人或来访群众来法院办事,有时找不到人,不知是该继续等待,还是改天再来,既耽误了当事人的时间,也降低了办事效率,疏远了干警与群众的关系。“干警去向牌”的设立,让当事人清楚地知道每个干警的去向状态,不仅减少了当事人多次往返的不便,拉近了与群众的关系,而且也使干警的工作状态始终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立整立改    成效化

        该院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县的相关措施和要求,对办公用房、公务用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立整立改,取得了明显成效。

认真开展了清退、缩小办公用房工作。该院将院长办公室面积超标部分,改为了院党组会议室,将副院长腾出的办公室改为了电子档案室。院长、副院长原超面积办公用房已腾出。

        该院严格按照省委政法委“政法干警八条禁令”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公车的使用管理,严防公车私用。通过整改,院领导相对固定的车辆已全部交由院办公室统一调配,使用前需向办公室分管领导申请报批,明确出车的时间、地点及用途等,并在所有车辆上安装GPS系统,对车辆使用情况进行监控监督,优先保证审判、执行公务用车。从源头上彻底杜绝了公车私用现象的发生。

                                                      转变作风    细节化

        该院从干警在院食堂早晨就餐时间必须在8点20分前完成,上班时间禁止带早点进办公室;不得在办公室洗漱、化妆、干私活;不得在上班时间上网、购物、看电影、玩游戏;不得在公共场所吸烟;上班时间因公外出,必须经所在庭室负责人批准;庭室负责人外出要向分管领导说明去向、事由;每天在下班时须关掉空电脑、打印机和照明灯等电源,锁好门窗等细节和工作点滴着手,对部分干警存在的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作风散漫、纪律松懈等机关作风问题进行整改,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干警形象,增强干警司法为民服务意识。

为督促“小事”的贯彻落实,让铁的纪律严格规范干警的行为,该院成立了由院纪检监察室、办公室成员组成的领导小组不定期进行检查、抽查,并及时通报检查情况,对违反规定的,将严格按照院目标管理奖惩办法予以处罚,并向全院通报批评。

用好红色资源筑牢初心使命省民政厅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近日,省民政厅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赴海北州原子城纪念馆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心参观学习,追忆峥嵘岁月,赓续红色基因,丰富学习内涵,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增信走心有新意......民政厅
青海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
  9月24日,青海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副省长、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匡湧主持召开......民政厅
阿更登副厅长调研指导厅系统驻村乡村振兴工作
  10月12日,省民政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阿更登率队深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镇纳家村,调研指导厅系统驻村乡村振兴工作。互助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国栋,县委副书记赵以鸿到村陪同调研......民政厅
青海省特困人员认定有新变化保障政策惠及更多困难群众
  近日,省民政厅修订印发了《青海省特困人员认定办法》,重点对特困人员认定的核心内容,即“三无”的认定条件涉及的部分条款进行了修订完善,进一步扩大了特困人员认定保障范围,细化了特困人员收入财产认定标准等......民政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