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满阳光”的乡村校园

17.05.2018  10:00

  青海新闻网讯 “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如同眼前的这片高天厚土。”

  “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如同我们头顶这轮温暖的太阳。”

  ……

  这一句句真切质朴的比喻,来自西宁市湟中县海子沟乡中心学校三年级学生们在语文绘本课上与老师的互动交流。

  “别看他们现在一个个在课堂上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课后经常对我‘嘘寒问暖’,私下和我交流心事,可在去年九月我第一天来到这儿,上完第一节语文课的时候浑身冒汗,并不是因为冷,而是一节课下来,只有两个孩子举手发言,当时心里别提多难受了。”说话的是这堂课的语文老师马文珍。她是北大街小学的语文教师,从2017年9月来到海子沟乡中心学校支教。

  这个扎着马尾,一身酷酷装扮的“城里老师”仅仅用了两周时间,让原本不愿表达自我的孩子们慢慢打开了心扉,相处从“破冰”到“融冰”。一个学期下来,课堂气氛一改从前的不互动不交流,孩子们开始在课堂上展露自己活泼的天性,更学会了勇敢地表达爱。

  “我现在特别喜欢语文课,马老师上课和之前的老师不一样,很有趣,而且我也喜欢马老师,老师对我们特别好,生活上也特别照顾我们。”坐在靠窗边第一排的马占伟沉稳大方地说道,乖巧的马福瑞也连忙点头。

  要说这个眼睛清澈的小男生,可是给自己的“马老师”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也让马文珍对脚下的土地和自己的孩子们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天,马文珍手指意外受伤,因为正准备给孩子们上课所以没能找到创可贴,看到老师的手指不停流血,马占伟跑出教室抓了一把土回来,洒在正流血的伤口上。这个举动让马文珍感到诧异,不过,没一会儿撒了土的伤口血居然止住了,马文珍看了看自己的手,再看看眼前这一张张淳朴的笑脸,回想起一开始来到这里对于泥土的各种嫌弃,不禁一笑,因为此刻她终于理解了土地对于这些孩子的价值和意义。

  也正是因为有了马文珍的悉心照料和陪伴,班里的孩子们不仅对学习更感兴趣,生活上也有了许多乐趣。教室里,图书角、黑板报、评比栏都被同学们装点一新;墙壁上,挂着各式各样被涂鸦的饮料瓶,有的是熊猫、有的是小白兔、还有的画上了小花;窗台上,塑料瓶和一次性纸杯也被涂成了彩色,里面是同学们亲手种下的大蒜和油菜。“千万别小瞧这些,这可都是孩子们的‘宝贝’,他们说这是自己的庄稼!”马文珍欣慰地说。

  而发生的这一切变化,源于为乡村教育振兴而开展的集团化办学。

  2017年8月,西宁市第一中学、北大街小学与湟中县海子沟乡中心学校共同组建了西宁一中教育集团。建成半年来,集团化办学的成效逐渐凸显,接下来会有更多像马文珍一样的“城里老师”走进乡村学校进行“输血”,而乡村教师也会通过跟岗研修不断“造血”。如此,提质乡村教育,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