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四轮驱动”推动依法治市

07.11.2016  14:35

  市民领到首张“五证合一”营业执照。

  智能机器人也加入到法治宣传队伍中

  海东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青海新闻网讯 全面推进依法治市,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海东坚持好拓展好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全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海东市以《关于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实施意见》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方案(2015-2017年)》为行动指南,狠抓贯彻落实,实现法制政府、司法公正、平安建设、法治文化“四大板块”工作全面铺开、整体推进,法制海东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确保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治省重大战略在海东落地生根。

  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

  为确保法制政府建设取得实效,海东市对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建立健全行政机关权力清单制度、推行政府责任清单制度、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体系和管理平台等48项主要任务进行了具体的分工,明确了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经全面清理、集中审核、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4类28个部门(单位)权责清单已编制完成并予以公布。

  全面落实了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制定《海东市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办法》、《海东市政府重大决策规则》、《市政府常务会议公众旁听制度》和《海东市重大行政决策专家论证办法》,落实了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畅通法律顾问意见表达渠道,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决策时能够发挥作用。

  同时,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37项。其中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2项、决定下放的行政审批项目2项、改变管理方式的事项5项、合并的行政审批项目28项。海东市政府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共104项、改为后置的工商登记前审批事项22项。同时,优化审批流程,大幅压缩审批时限,保留事项中审批时限压缩一半以上的占78%。加强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市场监管方面的职能,组建了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司法公正建设不断强化

  海东市是全省司法体制改革先行试点地区之一。近年来,海东市、县(区)人民法院、检察院按照省委政法委和市委的部署要求,围绕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完善司法责任制,建立了人员分类管理体系,健全了管理制度,明确了岗位设置。先行试点单位首批54名法官、40名检察官遴选工作顺利完成,所占比例控制在员额比例的39%以内。近期,按法律职业人才中心公开选拔法官、检察官工作已经启动,稳妥有序地推进了改革试点工作。与此同时,统筹推进公安等其他领域改革,海东市公安体制改革工作按照《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机制改革方案》、《公安机关管理服务和执法工作改革方案》、《公安机关管理体制和人民警察管理体制改革方案》三个配套改革方案,各项工作依法有序稳妥地推进。同时,涉法涉诉信访改革、轻罪快审改革试点、司法公开、社区矫正制度等各项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平安细胞”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海东市紧紧围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和“三基”建设,以建设“平安海东”为抓手,以创建“平安单位”、“平安家庭”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地方依法治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严打长效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调解工作网络,持续稳定推进了平安建设的整体水平。

  深化“平安细胞工程”建设,以创建“十星级”社区(村)和十星级“平安家庭”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平安乡镇”、“平安寺院”、“平安校园”、“平安交通”、“平安医院”、“平安单位”等行业平安创建,加强平安细胞建设,筑牢群众身边的平安工程;扎实开展重点乡镇综合整治,在对11个重点整治乡镇进行“回头看”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在23个乡镇开展了第二批重点乡镇综合整治,整治效果明显;加强重点人员帮扶管控工作、及时出台《重点人员排查帮扶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排查范围、具体工作要求,县、乡两级定期召开分析会,对帮扶转化的重点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切实做好力量下沉工作,结合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进村开展工作,在全市抽调1689名干部进驻477个村(维稳重点村6个)开展工作。同时,扎实推进警力下沉和“村警”工作机制;全面提升人口服务管理,依托公安派出所警务综合信息平台,推进了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职能,全力推进精细化、信息化服务,科学合理划分网格,城镇社区以居民小区、楼栋等为基本单元,农村以自然村落、社为基本单元,根据人口数量、居住集散程度,建立乡镇、村(社区)、社(小区、楼栋)为节点的“三级网格”管理,实现管理服务“一张网”全覆盖。目前,全市网格化管理覆盖面达到100%。

  法制文化建设蓬勃发展

  近年来,海东市把法治文化作为法治海东建设的基础工程,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社会热点,组建市、县两级宣讲团,策划开展常态化宣讲工作,依托2个“百姓宣讲团”和4个系列重要讲话学习示范点,运用集中宣讲、座谈讨论、说案释法等方式,大力开展十八大精神和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建设、依法治市、涉藏维稳等中心工作宣传,实现了基层宣讲的大众化、分层化和广覆盖。

  狠抓宣传阵地建设,在主要新闻媒体上开辟“法苑在线、检察视窗、学法园地”等法治栏目,协调电信、移动、联通等企业,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向广大手机用户编发普法短信,扩大普法覆盖面。同时,认真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3.8”妇女维权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综治宣传月”、“禁毒日”等多项宣传活动。坚持把网络宣传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通过建立网络媒体联席会议制度,与5家网络媒体签订合作协议,切实增强合作能力。注重网络内容建设,积极围绕海东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的新常态、新情况、新成绩、新亮点,突出法治海东建设成果。

  此外,还开展“善行海东”“我们的节日”“中华经典诵读”“最美基层干部”“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系列实践活动,为全国第四届“见义勇为”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陶恩德爱心捐款100万元。“善行海东”已成为海东共建社会文明的一张“名片”。截至2015年,巿文明委先后命名“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3个、“海东最美乡村”20个;创建全国文明单位6个、省级文明单位88个、市级文明单位165个,建成少年宫项目35个,在全社会营造了文明、法治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