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奋力打造人才“金洼地”

14.01.2016  17:53

   2011年,海东市制定出台了《海东地区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试行办法》,试行办法对引进重点、人才引进的渠道、引进的主要方式、引进人才享受的政策待遇、引进的程序要求、引进人才的考核管理和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2012年,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0名,其中博士1名,硕士9名;

  2013年,引进经济运行、工程造价、社会管理、新闻采编等相关产业和专业紧缺人才31名;

  2014年,充分利用海东科技园自然条件相对优越,拥有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网等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创新创业环境较为完善的优势,千方百计将行业领军人物、产业高端人才、未来创业领袖吸引到海东科技园的创业热土之中;

  2015年,利用人才公寓完善配套的服务设施,面向全省人才培训需求,开展各种人才培训工作,培养出一批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的优秀产业人才。同时以高端产业峰会、定期的沙龙和讲坛活动等为载体,邀请各类高端人才在基地开展交流,为创客打造一个多样化的交流、活动平台,加速人才流动速度和理念传播速度……

  这些,只是海东市近年来珍惜人才、重用人才的一个缩影。

  抢占人才集聚制高点

  有这样一组数据令人惊叹。截至目前,海东全市人才总量达到6.4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86%。其中党政人才6400人,专业技术人才3.1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3500人,高技能人才2200人,农村实用人才2.12万人,社会工作人才200多人。记者在对部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工作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和身边同事进行采访时了解到,几年间,海东引进的人才由于学历水平高、知识结构丰富、思维敏捷、社会实践能力强,在具体工作中能很快进入角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海东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撑。

  是怎样一种魅力,吸引诸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争相在海东落户?“海东把人才发展提升到了战略高度,作为全市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根本要素,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形成了高端人才的聚集效应。”海东市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东部城市群建设步伐的加快,海东市委、市政府深刻地认识到,人才短缺是海东实现跨越发展的短板,发展离不开人才,也必须依靠人才。为此,海东市坚持优先谋划人才发展,优先推进人才工作,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和人才强市战略,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先后出台了《中长期人才规划》、《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试行办法》、《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等长效机制。

  近年来,海东市坚持把人才作为发展之本、动力之源、创新之要。伴随着“人才强市”战略的平稳“落地”,一批批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相继涌现。海东市又出台人才新政,引进的人才可享受每人每年2至5万元的工作补贴;在海东居住的可优先享受保障性住房、在外地居住的可享受为期5年的住房补助;企业每引进1名高级职称人才并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的,财政可一次性奖励企业1至2万元奖金;市、县(区)在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安排1400万元人才工作经费;协助对接人力资源服务、财务服务、法律服务等不同类型的专业服务机构,在基地建成并运行行政综合服务大厅,为创业人才提供商事手续办理一站式服务平台,帮助各类人才解决业务开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功以才兴,业以才广。一个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群星璀璨的新局面正在河湟大地勃然兴起。

  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造活力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已经形成普遍共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可以成才”的新理念在海东大地日益深入人心……

  近年来,随着海东市的迅速崛起,大批企业纷纷前来扎根,尤其是青海中关村的打造,为海东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人才的成长搭建了广阔舞台。一时间,众多思想过硬、技术精湛的青年科技人才在海东这片热土上迅速成长。根据重点部门、重点领域的工作需要,海东引进工业经济、工程造价、财会、新闻采编等相关产业和专业人才;积极探索区域人才合作机制,共建工作联络制度;积极推动柔性引才,鼓励采取项目合作、技术咨询、专家讲学等方式,灵活利用国内人才智力;着手探索建立高级专家顾问咨询制度,围绕海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邀请国内相关地区和领域的高层领导、专家学者,为海东发展问诊把脉。这些,都为海东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在此基础上,海东全力优化人才干事创业的环境,着力发展土地、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培育凝聚人才,支持人才干事创业的沃土。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除了在政策上予以扶持之外,科技园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力争为人才提供一个绝佳的创业和生活基地,以此满足人才在科技园里工作、居住、社交、休闲等方方面面的需求。仅此一项,便吸引了博士学历人才30人,硕士学历人才50人,本科学历人才150人。

  人才“洼地效应”日益凸显

  坐落于海东工业园区的“柳湾咖啡馆”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氛围越来越受到时尚青年们的喜爱,并成为一种时尚文化的象征。这独特的载体通过创业精英与社会媒体的“双向式”交流,促进了思想碰撞,不仅聚集了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创业团队、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人才、通晓市场规则的经营管理人才,更为扩大高技能领军人才辐射效应,为海东企业开展技术攻关、产品创新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想场所,成为了技能人才的“梦工厂”。

  随着海东市高原现代农业和劳务经济的发展,以及“黄河彩篮”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海东农业科技园区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培训新型农民方面的作用和功能更加显现,为带动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项目支持。

  此外,于2013年着手开工建设的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暨海东科技园人才公寓,如今已通过相关批复,升级为青海(海东)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并努力将其建设成全省的人才活动基地。随着市委、市政府“一区四园两个集中区”工业布局的实施,园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依托海东科技园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高素质人才创业基地、中小企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为吸引更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创造了良好环境,搭建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目前,科技园协议引进科研机构5家,科技型创业企业60家,聚集各类科技人才与创业者300余名……一个新的创业之地正在加速形成。

  当一个城市拥有了这些的时候,也就赢得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