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工业崛起,环保先行——生态海东行系列报道之八

09.09.2015  09:58

  着力培育新型工业体系,强化工业节能降耗,全面推行公共机构节能——海东市工业发展坚持生态环保优先理念,着力为生态海东建设做贡献。

  工业崛起,环保先行,这是一个绿色发展的高起点。

  对于打造全省工业发展新增长极的海东市来说,这个高起点尤为重要。

  积极培育低碳环保且附加值高的新型工业经济实体,汉能光伏、安飞科技、康泰铸锻、青稞原酒、保税物流等一批高成长性产业项目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具备试生产条件,江源铁塔等项目在海东投产。

  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以发展高纯硅、合金硅为重点,加快铁合金产品结构调整;加快乐都区水泥行业整合,重点开发高抗、中热、快凝等特种水泥;加快广东兴发等铝产品加工企业入驻,提高电解铝产品附加值;开发聚光热弯玻璃;全力支持鑫海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高品质电池用硫酸镍、镁基合金新产品开发;支持博川矿业开发石膏高强粉、超高强粉和石膏晶须等高附加值产品,形成完整产业链。

  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重点扶持国泰盐湖、青稞酒、天利硅业等企业进行信息化设备升级改造与应用,国泰盐湖建立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产供销业务系统、财务系统、客户管理数据库系统、生产线管理系统等组成的青海盐湖化工企业ERP系统,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成为青海两化融合的标志性企业。加强重点行业整合。在省内率先推进铁合金行业整合,组建九通、博强、甲鼎3家铁合金集团公司,整合企业22家,形成产能95万吨,改善铁合金企业分散经营局面,提高铁合金产业集中度和抵抗市场风险能力。注重新能源、新材料、光伏以及有色金属加工等产业链项目招商和产业配套、生产性服务业等项目引进,乐都区朝阳片区(碧水园)建设项目、万康铝业、锦昌生物科技等绿色环保项目有较大幅度增长。

  做好春天药业、青稞酒集团、高精铝业、公伯峡电站等低能耗高附加值企业的协调服务,力争企业产能充分释放,促进节能降耗。

  海东市在强化工业节能降耗的同时狠抓技术改造。九通、博强、甲鼎3家铁合金集团在全省率先淘汰13500KVA以下矿热炉,实施余热发电项目15项,建成运行8项,建成调试2项、安装设备3项、正在建设2项。积极化解过剩产能。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青海省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实施意见>的措施》,组织铁合金、水泥企业开展对标专项行动。积极淘汰落后产能。耀华特种玻璃集团玻璃140万重量箱格法玻璃生产线和泰宁水泥公司30万吨3条JT窑设备已经拆除。组织28户已关闭小企业申报国家关闭小企业奖励资金。

  与此同时全面推行公共机构节能。安排部署工业节能、公共机构节能、万家企业节能监察工作,组织各县(区)节能工作人员参加省上举办的公共机构节能培训班;通过了2014年全市节能目标任务国家、省级考核,组织各县(区)开展2014年“万家企业”节能量考核工作,各企业全部完成当年节能量;开展了2015年节能宣传周活动,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营造良好的节能降耗社会氛围。(苑玉虹)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