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强劲

23.09.2014  12:37

      海东市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强化政策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发展到3411 家,成员25338 人,注册资金43.24亿元。合作社年统一组织农产品销售总值达2.9亿元,统一销售农产品达80%以上的合作社327个,统一购买生产资料比例达80%以上的合作社191个,拥有注册商标的合作社 32 个。同时,获得认证无公害农产品49个、绿色食品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3个,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加强宣传引导,推动农企带农户。一是借助舆论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和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积极提高社会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和了解,营造支持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开展现场宣传。深入乡镇农村及合同服务指导站、田间地头,进行面对面的宣传,心对心的引导;三是进行重点宣传。鼓励农业大户和涉农龙头企业牵头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民致富,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助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专业化程度和自身市场竞争力。
      二、注重调查研究,牵线搭桥促合作。各县(区)通过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同服务指导站开展调研,帮助解决合作社运行中的实际问题,适时举办商超与专业合作社绿色农产品基地产销对接洽谈会,促成大中型超市负责人与农户直接进行信息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农产品购销两旺。
      三、精心组织培训,深入规范促发展。一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监事等人员进行重点培训,促使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和合作社章程规范运作,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质量,增强发展后劲。二是聘请农业和供销社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进行集中培训。同时,邀请省外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授和解答施肥、施药、栽培等技能和常识。三是联系科研院所、党校、职业学院等举办各类合作社理事长培训班,并整合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项目,结合生产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加快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提高专业合作社人员经营管理水平。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训各级农经部门合作社辅导员、合作社负责人2300余人,各类合作社成员约3.4万余人次。
      四、加强协调配合,增强合力服好务。农业、畜牧、经贸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形成推进农民专业合作发展合力,深入开展合同服务指导站建站工作,为农户和涉农企业解决履约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提高订单农业履约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