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提升城市形象 助力旅游发展

27.06.2016  09:51

   让城市梦想崛起在高大陆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产物和人类活动的美好家园。在我们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对海东“五句话”发展定位和“一句话”要求之际,借助2016“青洽会”的平台,我们举办的“青海·海东城市发展论坛”隆重开幕,来自国家社科院所、省内外知名规划设计机构、企业集团和省、市、州的众多领导和专家学者莅临海东,共襄城市发展盛举,共绘城市发展美好未来,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海东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地区和主要城市化地区,是兰西经济区的核心腹地,是青海东部城市群的重要支撑。海东于2013年7月撤地建市,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正因为年轻,才充满了朝气和活力,成为青藏高原上一片潜力巨大、生机勃勃的高原热土。建市以来,我们立足于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节点城市,牢牢把握省委、省政府赋予海东的“青海功能优化的重要城市,兰西经济区的产业基地,高原现代农业的示范地区,东部城市群的重要支撑,全省科学发展的新增长极”的发展定位,全力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发展层次快速提升,发展阶段明显推进,新兴产业体系日渐明朗,城市功能日益完善,步入了发展进步的快车道,“十二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2%,创造了海东速度。

  海东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最强劲的双引擎,城市化更是主要增长极和推动力。过去一段时期,我们紧紧抓住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战略机遇,坚持产城融合、一体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推动形成了“一市两区四县”城市格局,主城区控规覆盖率达85%,规划建设区面积207平方公里;我们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的城市建设理念,启动实施了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城市吸纳能力、承载能力快速提升,集聚效应开始凸显,梯级配置的城市组团正在形成。尤其值得自豪的是,我们建成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国家保税物流区,跻身于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试点城市和全国第二批地下综合管廊示范试点城市,海东大踏步融入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发展,正从昔日的传统农业地区向现代化新城加速嬗变。

  面向未来,省委要求海东“在兰西经济区中部快速崛起”,赋予了海东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将致力于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顺应兰西经济区发展和青海东部城市群建设大势,自觉担负起在青海的特殊责任,为实现省委“131”总体要求开启海东实践,作出海东贡献。我们将全面开展城市设计,科学把握城市成长坐标,完善区域功能布局,加强城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加大城市主要节点生态景观综合治理,发展壮大青藏高原云计算大数据中心,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坚定不移推进海东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能级。

  涓涓细流成就浩瀚江河。加快海东城市发展,促进兰西经济区繁荣发展,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省委、省政府加快西宁—海东一体化发展要求,符合青海省东部城市群建设发展大势,也是全海东人民的共同愿望。开放的海东真诚希望能与省内外兄弟城市、科研院所、企业实体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让我们携起手来,以更高远的眼光、更开阔的视野,推动海东更高水平的发展,我们将竭尽所能提供最便捷、最高效的服务。

   共绘充满活力的旅游新蓝图

  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持续、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战略性、支柱性、综合性产业。近年来,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下,旅游业却逆势上扬、长盛不衰,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青藏高原是世界第三极,随着“大美青海”走向全国全球,随着以航空、高铁、高速公路为代表的综合交通网络的形成,随着配套服务设施的日益完善,旅游业呈现“井喷”态势。

  海东是青藏高原的东部门户,是古丝绸南路和内地进入青藏的咽喉之地,在全省海拔最低,气候最好,十分适宜人居。位于黄河、湟水河、大通河三条大河之间,史称“三河间”,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境内众多高峡平湖、苍茫林海、名山古刹,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各民族文化绚烂多彩,喇家遗址、柳弯彩陶享誉考古界,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交融并存,人文积淀厚重,展现出高原大地独特而神秘的人文魅力。海东东联兰州、西接西宁,位于两大省会城市之间,京藏高速公路、109国道、兰青铁路、兰新高铁横贯全境,即将建设的西宁至成都铁路纵穿海东,青藏高原最大的民用机场在城市规划区内,交通网络方便快捷。

  近年来,海东的发展从实施东部城市群战略、撤地设市,到全面参与高原旅游名省建设,到国家第二轮西部大开发、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一带一”路建设。我们借助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平台和优质旅游资源,着力扩大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共同发起成立旅游联盟,和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有关城市缔结了友好关系,技术领域开始和美国、欧洲诸国有了实质性的合作,开启了国际交流的序幕。这些开放举措的实施,提升了海东的开放度、融入度,为海东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良好环境,我们将继续深化合作,扩大交流,推动海东旅游业加快发展。我们全面加快交通建设,着力完善城镇和景区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吸纳和承载能力,初步形成了与旅游市场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旅游基础设施体系。我们深刻把握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部署,深入分析研究海东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打造向西开放的产业基地、物流商贸基地、人文交流基地的同时,重点打造民俗游、生态游、宗教游、历史文化游和黄河风情游五大旅游品牌,举办了国际射箭精英赛、攀岩精英赛、黄河极限挑战赛、花儿擂台赛四大文化体育赛事,确立了“极地门户·青藏首站”旅游宣传形象,努力打造“大美青海·风情海东”的旅游升级版,描绘了海东旅游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形成了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的强劲势头,旅游正朝着大思路、大产业、大发展的目标迈进。

  我们希望通过不懈努力,把海东建成中国最舒适、最安全、最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具有丰富体验和较高品位的自然生态旅游和历史文化旅游的休闲地;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示范地。未来发展中,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三五”发展“131”总体要求,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海东乃至全省的重要支柱产业。我们深信,在海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路途中,旅游业将会发挥独特的、重要的作用。

   海东城市发展怎样彰显特色

  把海东发展成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博士陈鹏表示,在推进城市发展过程中,要把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作为首要任务。

  陈鹏说,城市发展的核心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想办法提升老百姓的生活、生产、公共服务、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幸福指数,把提高老百姓总体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城市发展中,海东属于一个年轻城市,在发展的速度上处于快速发展的前期,建设城市的步伐不断加大。但总的来看,海东的城市发展水平还是远低于中国整体城市发展的水平。城市发展水平偏低,影响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重要原因。因此,海东应该更加注重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三者统一起来的发展道路。

  “现在对海东来说城市化率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城市化的质量,推进城市化要走符合规律的城市化道路。”陈鹏建议,推进城市发展政府要把工作重点放在规划、建设、管理三方面,必须高度重视东部城市群空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保障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树立“紧凑城市”理念,建设集约型城市群,引导城市与城市之间按照带状扩展模式扩展,避免圈层式空间扩展模式。要优化结构,从区域整体角度出发,根据不同区域的属性、资源环境,设定不同的发展机制。要提升建设质量,严格保护高原生态环境、农业用地,不提倡城市的盲目扩张,对核心城市和外围城市的生产和生活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切实保护各城市间必要的绿色间隔。同时,也要依据海东多民族融合的特色,考虑未来把海东发展成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规划好城市风貌建设。要提升政府管理服务水平,深化整改落实,提高行政效能,促进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的转变。

  “一个城市发展的好不好,不仅取决于政府更取决于人民。”陈鹏说,城市发展建设为了人也取决于人,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建设好区域特色文化,让在区域内发展的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感受到区域良好的精神风貌尤为关键,同时他也期望未来海东能越来越美好。

  绿色是海东不变的底色

  来自荷兰都市方案规划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首席规划师马雅·涅瓦莱恩,就海东在今后如何将生态理念融入城市发展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生态理念引领城市发展。

  马雅说,海东是一个新型发展中的城市,三年前她来过海东。此次再来海东,发现海东有明显的城市面貌改善,很惊讶这么短的时间内海东能有如此大的城市变化,城市变得更加生态、更多绿地。

  “海东城市的发展,对青海其他城市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我认为领导层面对生态城市理念的引导非常到位,更多的是提高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马雅说,在一开始的时候,她有点担心海东城市化的速度,但是现在她很高兴看到海东城市的质量和速度是一致的。

  尽可能保留自然山水。

  马雅认为,现在城市发展的侧重点都由数量向质量转变,作为后起之秀的海东,在近年来的实践中更加侧重城市品质的打造。如在循化县、群科新区的沿湟景观带设计中,运用了设计结合自然景观的策略,并且以此带动旅游文化产业。

  “海东有非常壮美的自然山水,在城市规划建设当中,应该被尽可能地保留下来,力求最小化地干预设计,实现最大化的景观效益。”马雅说。

  打造湟水河生态景观带。

  湟水河是海东的“母亲河”,海东的城市发展也都在湟水河谷地。对此,马雅建议,湟水河生态景观规划应着力打造青海最重要的自然生态家园、文化旅游长廊以及防洪安全屏障。

  她说,青海省是中国诸多河流的发源地,对全国的水文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应对未来防洪策略具有示范价值。对此,海东的城市建设应提高改善湟水河周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以防洪安全为首位,并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功能恢复和生态景观完善,从而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蓝绿网络提升城市品质。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储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马雅说,通过城市蓝绿网络的打造,海东能形成一个更具有弹性的生态基地,也能为更具品质的城市环境提供保障。如乐都区山体生态廊道、山体边界廊道、滨河生态廊道以及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共同构建出了一个连贯完成的蓝绿网络,体现了海东绿色城区的理念。

  马雅认为,海东城市发展的前提之一是有足够清洁的水源。目前的数据表明,海东未来有可能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而城市蓝绿网络整合了水资源积蓄、水体净化、水体改良等应对措施,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实现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建设滨河自行车道。

  打造自行车道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也可以和道路共同交织成完整的城市绿道慢行系统,为市民慢跑骑行等休闲娱乐提供便利条件。马雅说,在海东湟水河河流两岸,打造连续的自行车车道来保证滨河公园的可达性,同时滨河自行车道也将与城市完整的自行车道系统相结合,重点突出滨河景观。据了解,自行车道安排在堤坝边界,目前该项目第一阶段的流域生态治理与研究已完成,第二阶段生态景观规划已通过专家审查,第三阶段重点区域设计也在逐渐推进当中。

  此外,马雅还建议,在城市建设中,海东应更多以人为本,因为城市更多是为人打造的,本地的居民也应参与城市发展和规划的过程,提出他们的诉求,表达他们真实意愿,推进人性化城市建设。

  海东是一座投资最好的城市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青海省经营总部副经理董鹏刚说:“今天从早上的观摩到下午的论坛,我们深刻体会到海东市委、市政府对海东城市的建设倾注了全力。作为中央企业,我代表中铁二十局,愿意在我们海东投资建设,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海东建设得更美、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中港建设集团第十工程局青海圆融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亚光也表示,参加海东市城市发展论坛后,对海东以后的城市发展充满了信心,之前作为参与者对海东的城市发展建设有了简单的了解,今后企业将加大投资力度,为海东城市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他们眼中的海东啥模样

   “风情海东”名副其实

  党宁: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书记旅游规划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这是第二次来海东,第一次是在循化,这次是在平安。每次来的时间都很短暂,但是留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蓝天、白云,空气非常新鲜。海东各县(区)的地名很独特,平安、乐都、互助,给人很喜庆的感觉。而且海东正在打造的“风情海东”也很贴切,海东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非常丰富,“风情海东”名副其实。

   面朝海东春暖花开

  李梓萌: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6月21日是夏至,是一年中太阳照射时间最长的一天。这一天,我来到了海东。一下飞机,第一感觉便是:面朝海东,春暖花开。海东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文化底蕴沉淀厚重,多民族、多文化相互交融渗透。在国家建设“高原名省”战略中,海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海东是青海的骄傲,也是全国的骄傲。

   海东的蓝天白云让我向往

  窦群:国家开发银行高管

  我去过海东市的互助县和循化县。我认为互助和循化的民族文化优势不可多得。很多人只知道青海湖但不知道海东市。土族是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以土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盘绣、轮子秋表演让我印象深刻。循化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独特的地域风情让这里充满了魅力。海东空气清新,在内地遭遇雾霾天气时,这样的蓝天白云让我们向往。

   期待西北最大的房车营地

  莱克兰·罗斯波恩:澳大利亚全资讯投资集团创始合伙人

  说起海东,我最先是在网络上知道的。这次来到海东,觉得这里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如果我把这次在海东看到的说给我的伙伴听,还有我拍的照片,我的伙伴们看到了一定会非常期待到海东来的。而且海东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很有潜力,海东未来将有可能成为西北最大的房车营地。

   海东走在西部地区前列

  衣玮: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副院长、文化产业分院院长

  我是第一次来海东,我没有想到海东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么完善,在西部地区走在超前位置。我之前去过很多青海其他的地方,海东市的建设跟那些地方有很多不同,有很完善的交通以及资源。西部地区天高云淡,空气、温度相对于“北上广”、“火炉”些地方,让人感觉非常舒适。(于丛乐)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