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续写新海东建设的壮美篇章

27.05.2014  12:46

  ●以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在加快发展特色优质高效现代农牧业上走在全省前列

  ●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在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上走在全省前列

  ●以东部城市群建设为突破口,在加快推进城市化、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上走在全省前列

  ●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在加快发展城乡社会事业上走在全省前列

  ●以旅游、商贸、物流业为抓手,在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

  ●以扶贫开发、劳务输出、发展特色产业为着力点,在加快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上走在全省前列

  ●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契机,在平安、和谐、文明、信用建设上走在全省前列

  ●以加强党的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为保证,在统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

   改革创新是推进海东发展的动力源

  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三大历史任务”和“在八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的奋斗目标,以“坚持正确方向、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打造‘三区’、建设全面小康”为战略任务,新兴的海东市正在开创一条跨越发展的新征程。

  2013年,是海东建政史上特殊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海东顺利实现撤地设市。省委确立了打造“青海功能优化的重要城市、兰西经济区的产业基地、高原现代农业的示范地区、东部城市群的重要支撑、全省科学发展的新增长极”的发展新定位。这一年,海东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实现了管理服务“一张网”覆盖。这一年,海东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到历史新高。这一年,海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立了打造“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的生态建设大格局思路,启动了南北山绿化和湟水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美丽家园建设成效显著。这一年,海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切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立足实际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并严格问责,干部“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还切实加强了意识形态工作和文化建设。

  如今,改革创新成为全国发展进步的主旋律。“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着力打造东部城市群”、“沿黄公路建设”、“加快西宁至海东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实施祁连山和湟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海东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海东已经具备了加速发展的条件,撤地设市带来的体制活力将逐步显现,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潜力巨大,产业体系逐渐明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海东融入国际国内发展的环境明显改善,发展地位在全省明显提升。这一切构成了海东发展的动力源。

  必须统筹协调发展、必须提升基础保障、必须推进可持续发展——面对区域发展出现的阶段性特征和新矛盾新课题,海东市努力增强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要实现“在八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必须加快培育工业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全力推动经济转型跨越发展。

  要实现“在八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必须坚持规划引领,加快开发建设,注重建制镇产业发展,创新城市社会治理,探索具有海东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要实现“在八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必须凝聚创建力量,解决突出问题,推进民生改善,引领意识形态,深化法治建设,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促进社会建设。

  要实现“在八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必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科技体制、干部人事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拓奋进的精神推动改革创新。

  推动事业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以开展好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党的组织建设,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工业经济新增长极

  2013年,海东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进一步优化增量,调整存量,工业投资达到121亿元,增长5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26%。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排在全省第一。

  顶住经济下行加大、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压力,海东多策并举,工业经济逆势增长,全部工业增加值137.85亿元,同比增长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107.13亿元,同比增长26%,增速位列全省第一。

  工业投资增势强劲。投资121.07亿元实施工业项目216项,同比增长51.6%。西部水电40万吨铝基合金大钣锭、平安高精铝业年产20万吨铝板带、青海春天药用冬春夏草纯超微粉直接压片生产线等项目陆续投产和部分项目达产,形成产能,有力支撑了全市工业经济增长。

  工业结构继续优化。“高新轻优”产业架构逐渐清晰,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园、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三能”光伏、安飞电子、康泰铸锻大压机、3万吨青稞原酒生产线等一批高成长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组建挂牌九通、博强、甲鼎集团公司,整合企业22家,整合产能95万吨,水泥行业整合加快推进。淘汰落后碳化硅产能4.8万吨,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35%。

  园区建设稳步推进。立足“一区四园两个集中区”,加快推进1个千亿元、3个五百亿元、2个百亿元重大产业基地建设,一批工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临空综合经济园实施基础设施项目32项、工业项目14项,汉能光伏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线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3亿元;青海安飞电子科技公司LED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69亿元。

  招商引资再创新高。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4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到位省外资金35.44亿元。工业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PD的41%,较2012年提高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86%,工业带动了仓储物流、金融商贸、餐饮零售等行业发展,加速了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促进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产业化扶贫筑增收路

  海东立足实际,突出重点,积极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实施产业化为主的大扶贫战略,整村推进与特色农业发展相结合,异地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相协调,共减少贫困人口16.3万人。

  整村推进卓有成效。“十二五”期间共实施整村推进规划村593个,共需投资13.4亿元。2010年至2013年,全市投资6.57亿元在623个贫困村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项目覆盖贫困人口13.36万户,57.94万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的实施,为贫困群众稳定解决温饱和脱贫致富夯实了基础,实现了贫困群众满意、基层干部满意、各级党委政府满意。

  以东部干旱山区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以移民搬迁为主导措施,以产业扶持为支撑,以群众增收为中心任务,以改变东部干旱山区群众居住条件和基础设施为突破口的异地扶贫开发成效显著。从2011年起,重点转移生存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缺水少电等基础设施条件极差、扶贫投入成本极高、没有发展空间的贫困村,力争转移4.3万户20万人,引导人口有序聚集,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创造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稳定和谐、富有生气的社会环境。

  2011年以来,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辽宁省对口帮扶和省地县三级帮扶单位,积极参与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支持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共为帮扶村捐款捐物价值为6450万元,其中中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捐助3100万元,辽宁省捐助1050万元,省、地、县帮扶单位捐助2300万元,有力地推进了扶贫开发各项工作。产业化扶贫方兴未艾,重点扶持了马铃薯加工、牛奶加工为重点的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建立了“公司+协会+贫困户”的运行机制。产业化持贫为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增效和脱贫致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保持就业形势基本稳定。改善就业结构和就业环境,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2013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073人,向省外输出农村劳动力57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1.8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3%以内。地、县两级共筹集担保基金9347万元,累计为1.1万户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69亿元,开发就业岗位3.9万余个。大力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优化人才环境,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东部城市群全面推进

  作为承接我省西部和国家东中部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东部城市群建设的重要空间和主要战场,海东市紧紧围绕东部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推进东部城市群建设进程,东部城市群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全市累计规划投资3.2亿元,先后编制完成6个县的县城总规、控规以及《海东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核心区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等规划,乐都朝阳山等11个重点片区控制性详规及12个重点镇、416个村庄规划编制,城市主城区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60%。

  2013年,东部城市群建设完成投资347.3亿元,占完成全部投资的85.6%。安排各类专项资金36.2亿元,148项招商引资项目到位资金134亿元。加快推进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全力推进民生改善和项目建设,统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园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工业园区形成“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与全省现有产业相对接,形成有效的产业延伸和互补。高原现代农业园区已逐步形成了“一心一核三园”的发展格局。

  海东在兰西经济区、东部城市群等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全市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海东由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核心区完成投资52亿元,朝阳山片区南凉路、海东大道等项目进展顺利。高铁新城、朝阳山片区总规模达1.73万户、368万平方米的安置小区建设进展顺利。加快互助东城区、民和川垣新区建设,形成区域城乡统筹发展体系。全年建设城镇保障房8291套,建成农村“两房”2.5万套,46个新农村示范村和6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成效明显,城镇化率提高到36%。

  大力引进社会资金,扩大融资规模,支持东部城市群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通过BT、BOT等模式积极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到海东投资建设项目,促进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等项目建设。2013年,全社会融资总额达204亿元。

   人才集聚效应日显

  人才,是推动一个地区走向强盛的动力源。

  近年来,海东市把人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与核心要素,紧紧围绕海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各类人才集聚,着力提高人才的创业创新能力,为推动海东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为培养造就一支具有强大支撑力的人才队伍,海东加强服务引进各类人才智力,制定出台《海东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试行办法》,重点引进海东重点园区建设、重点骨干企业、重大工程项目、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社会事务管理等方面的急需紧缺人才。同时,地、县两级还制定出台了《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各县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加强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努力引进人才培训资源。“浦东干部学院网络培训教学实践基地”暨“浦东干部学院青海省西部国情调研基地”先后成立,教学和科研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推出“海东讲坛”,邀请国家知名专家、学者为海东领导干部传经送宝。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就业援助活动,加大了对纯农牧户和城镇家庭困难、残疾毕业生就业援助。

  积极参与省上开展的各项人才工作,加大人才培训工作力度,将人才发展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快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步伐,提升人才创新能力。通过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农村实用人才等素质得到提高。每年培训各类人才和党员干部2500人(次)左右,先后开展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班500期以上,培训人次达20万人。

   现代服务业竞相发展

  随着全市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现代服务业较快提升,商贸、物流、金融、房地产、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竞相发展,带动效应不断增强。

  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201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06亿元。特色旅游业发展快速,着力打造“大美青海·风情海东”旅游品牌,重点实施互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5A级景区建设,强化旅游基础管理和服务,逐步形成民俗旅游、生态旅游、宗教旅游、人类古文化旅游、黄河风情旅游等五大旅游品牌。2013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67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7亿元,增长33.7%。

  服务业功能日益完备,旅游市场有效拓展。围绕开发民俗游、生态游、宗教游、古文化游、黄河文化游“五大旅游品牌”和“六要素”的配套完善,通过政策引导,招商引资和民间投入,“十二五”以来海东旅游项目建设势头强劲。互助北山、撒拉族绿色家园、孟达天池等景区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餐饮、住宿、停车场、内部道路、休闲园等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旅游商品开发力度加大,逐步形成了由农副土特产品、工艺品、纪念品、礼品组成的海东特色旅游商品体系。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加大旅游营销力度,扩大“大美青海·风情海东”知名度和影响力。

  现代金融服务能力持续增强。累计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30余场(次),协议签约项目300余个,“十二五”期间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拟支持海东经济社会发展融资规模达614亿元。融资担保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社会融资总额达204亿元,其中政府性融资133亿元;9家担保机构累计担保贷款23.6亿元,累计发放小额担保创业贷款10.7亿元。

   改善民生增进福祉

  201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80元,较“十一五”末年均分别增长12.3%和17.6%。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趋完善,建制镇连接县城与乡村的枢纽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核心区基础设施和高铁新区安置项目等民生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实施城镇道路、排水和房地产等各类基础设施项目200多项,完成投资80多亿元。多个建制镇全面实施道路与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新农村和“三条线”城镇带建设,实施“千村建设、百村示范”、“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项目,全面实施以交通沿线为主的村庄规划建设项目。累计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5150套,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奖励性住房建设12.7万户。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形成了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了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的市级统筹和医疗费用及时结算与“一卡通”信息共享。全市“两基”人口覆盖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非文盲率分别达100%、99.6%、97.86%、99%。在农村初步形成了“以乡镇中心幼儿园、小学附设学前班和村级办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格局,普通高中教育水平整体提高,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全面实施以乡镇文化站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文化进村入户、农村全民健身、村村通、户户通等为重点的文化惠民工程。1587个行政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实现全覆盖。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10万套、“户户通”18万套,全面实现了广播电视“户户通”。

  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文化进社区工程、文化进村入户384个。“十二五”以来,全市用于文化方面的项目建设到位资金达2.1亿元。全市每年组织开展的县级以上文化体育活动60次以上,举办多形式的广场文化活动50场以上,50%以上的乡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

   现代农牧业特色更特

  海东市把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调结构、建基地、增品种,大面积推广优势产业,特色农牧业不断壮大。2013年,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52.1亿元,增长5.92%,居全省第二。

  2013年,全市共落实财政支农资金5.42亿元,较上年增长23%。特色优势作物种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4.5%,较2010年增长12.2%。优质蚕豆、乐都长椒、紫皮大蒜等特色作物面积达80.71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5%。落实设施农业温棚1.32万栋,完成全膜覆盖81.14万亩,建成薄皮核桃、大樱桃基地19.41万亩。完成《海东市“黄河彩篮”工程建设规划》及实施意见,蔬菜面积新增1.2万亩。

  养殖业规模化经营快速发展。高原瘦肉型生猪、清真牛羊肉、高乳脂牛奶、生态放养型蛋禽业、獭兔“五大”优势产业规模壮大。共认定省级畜禽规模养殖场201个,创建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9个,培育家庭牧场133户,新增规模养殖户600户,规模化养殖程度达48.5%,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梯次分布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产业化经营机制基本建立。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2013年,园区开工建设项目162项,完成投资22亿元,增长25%,实现增加值9亿元。根据海东撤地设市的要求,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对《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总规》和各县园区《建设性详规》进行修编,强化主导功能,形成“一心一核三园”的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格局。目前,园区累计完成投资48.45亿元。建园以来累计入驻企业125家,共引进新品种855个,新技术225项,新设备262台(套)。直接参与农户1.16万户,辐射带动项目区农户4.6万户,培训农民4.2万人(次),园区就业人数达5100多人。

  已有99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1356家,带动农户9.18万户。建成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商品配送中心13家、县级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商贸流通企业12家、农家生产经营店1057家。全市各类农贸市场达83处,年交易量35—40万吨,年交易额7—8亿元。

   管理创新构建和谐

  随着海东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海东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全市已初步建立了“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建设、人性化服务”的海东特色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

  2013年,海东实行“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限时办结”的便民服务模式,便民服务代办站(点)覆盖全市1587个行政村和25个城镇社区,变“群众围着政府转”为“政府围着群众转”。实现了管理服务“城镇、农区、牧区三种类型,市、县(区)、乡(镇)、村(社区)四个层级”的“一张网”全覆盖,形成了以县级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便民服务大厅为骨架、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站为支撑的便民政务服务网络体系。

  建立集政务大厅和服务大厅“两厅合一”的便民服务中心,把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事项集中起来,一站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揽子解决。坚持政务公开,阳光操作,对服务范围内的事项实行代办事项、办事程序、申报资料、承诺时限、收费标准“五公开”,让群众少跑路、不跑路、多办事。同时,建立便民服务队,每月定期到村社至少开展一次集中服务,带案下访、联合调解,调查了解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现场解决办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目前,全市在1527个村、26个社区设立便民诉讼联络员2368名,在重点村、企业建立联络员730名,在村(社区)、楼院、企事业单位建立治安联防员2596名。公安机关大力改革勤务运行机制,对城乡结合部、学校及周边地区、社会治安“问题村”、城镇公共娱乐场所、铁路和公路沿线等重点地区24小时不间断巡逻,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安全感。(龙鸣)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
省政协“委员讲堂”开讲
  按照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和《2021年省政协理论学人民政府
规上工业80.9%贡献率来自西宁——全省经济半年报之七
  2021年上半年,西宁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