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海东: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志愿者

29.01.2016  09:11

  向群众宣传政策

  为群众办理业务

  指导村干部的党建工作

   在很多毕业大学生选择留城时,她却选择了返乡,选择了基层。基层艰苦的环境、繁忙的工作,令许多大学生望而却步,可她却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大学生对志愿者岗位的深深热爱,对群众的一片真情。她的这些优秀品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就是互助县台子乡人民政府的志愿者白世梅。

  从学生向驻村干部转变

  36岁的白世梅是互助县台子乡塘巴村人,2000年大学毕业之后,她选择回到家乡,在台子乡政府做了一名驻村干部。2010年,白世梅被分到格隆村驻村。到格隆村的第一天,她就向村支书耐心细致地请教村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党员干部、村容村貌、村情民意等全村的基本情况。任职以后,她走村串户,遍访村社社长,挨家挨户走访党员和群众,慢慢熟悉了村里各方面的情况。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和学习,白世梅很快实现了从“校门”向“农门”的角色转变。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留意,白世梅发现村里存在党建学习管理制度不完善、党员花名册等资料不齐全、开会懒散等问题。随后,她协助村支书走访本村老党员,摸清了家底,积极主动建好了党员台账,让党员积极参与本村事务,带领本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发挥作用。不到一年时间,她把格隆村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赢得了村干部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得到了乡党委的认可。2010年,在乡党委年终考核中格隆村被评为“先进党支部”。

  在格隆村当驻村干部时,她充分利用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结合农村实际,主动当起了“宣传员”、“助理员”、“代办员”、“调研员”、“调解员”,不但使自己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而且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深受干部群众好评。

  从“干部”向“贴心干部”转变

  2011年6月,白世梅被分派到哇麻村驻村。哇麻村地处脑山地区,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都相对落后。驻村后,白世梅的身影时常出现在村里,出现在农户的家门口。她常说:“我不怕麻烦,只有跟村民近距离接触了,才能知道村民的具体生活情况。”

  哇麻村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名叫王发林。王发林的儿子外出打工后失去音讯,几年联系不到人,王发林成了一名空巢老人。由于年事已高,王发林的生活起居不方便。白世梅得知这个情况后,便到老人家慰问看望。“前些日子,白世梅刚刚给我送来了一些煤炭,说是天冷了,让我暖暖和和过个冬。她经常来看我,尤其到了过年时,她都会给我带来面和油,待我比我的孩子还贴心呢。”王发林说。

  2011年是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关键一年,白世梅也刚刚休满产假。心系群众的她马上和村两委班子一起走村入户,开始了忙碌的工作。“村里的老百姓对外面的新鲜事了解少,对国家下达的政策也认识不足。为了让更多的村民享受到养老保险的好处与实处,我就挨家挨户去宣讲。”白世梅告诉记者。

  为了提高村民们的技术水平,白世梅组织村民们观看远程教育电视片。为了提高村民对党的认识,她又不辞劳苦,为村民们讲解党的政策,并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学习型党组织等活动中,做好“四大员”,即营造氛围的宣传员、收集资料的信息员、惠农政策的解读员、村民事务的代办员。白世梅在哇麻村驻村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赢得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赢得了乡政府领导们的信任。白世梅的同事陶世山说:“每天早上上班时,她都是第一个到办事大厅,最后一个离开办事大厅。她工作时很拼命,中午也不休息。她不嫌累,不嫌脏,带头生火,打扫卫生。她的这种工作态度,真是让我们佩服啊!”

  从“生手”向“得力助手”转变

  当记者问白世梅为什么毕业之后选择当志愿者时,她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台子人,返乡为自己的家乡做些事情也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正好有这么个机会,我就来村里当志愿者了。深入基层后,会得到很多不一样的锻炼,也能让一个人快速成长起来。”

  白世梅一直把村民当朋友。她常说:“我也是在农村长大的。作为农民的女儿,用自己的所学服务农民是我的职责。”常宽以待人,热心助人,乐于助人,在别人有困难时就毫不犹豫的去拉一把,是她的人生信条。她虽然是选聘的大学生志愿者,但是从不摆架子。平时总是像关心亲人一样关心其他村干部,像请教老师一样请教其他村干部。 “白世梅真是个尽职尽责的好干部,养老保险刚开始实行时,她三天两头到村里了解情况。后来好多老人都领到了养老金,大家对她的印象都很深刻。”村民赵国义告诉记者。

  当志愿者五年以来,白世梅从一个农村工作的生手磨练成了村干部的得力助手,在调整磨合中不断地适应着农村工作,在心中时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从而实现了由一名大学生向农村基层干部的转变。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她也逐渐地对这份工作充满了乐观和自信,体会出了“广大农村,大有作为”这八个字的深刻内涵。

  当好农村妇女的“娘家人”

  2012年7月,白世梅被调到台子乡任妇联主席。这期间,她用热情为老幼妇孺排忧解难。40岁的刘永芝是台子乡下台一村村民,她的丈夫过世了,自己也双腿残疾,家里有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公公和年迈的婆婆,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儿子。刘永芝不幸的遭遇,拮据的家庭情况让白世梅很是心疼。白世梅主动联系县妇联和省妇联,向他们反映情况。2014年妇女节时,白世梅和县妇联、省妇联、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去看望刘永芝一家,并给刘永芝捐献了轮椅。同时,白世梅又向乡上领导反映情况,并带着面粉和钱去慰问刘永芝。

  辛勤的工作,一流的成绩,使她赢得了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赞扬,乡妇联在全县妇女工作考核中都名列前茅,2013年度被互助县妇联评为“妇女工作先进集体”,她个人被互助县妇联评为“优秀妇女工作者”。2011年被台子乡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工作者。

  台子乡乡长李良说:“白世梅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对待百姓热情细心,尤其对前来办事的老人不厌其烦,周到贴心。到农户家宣讲养老保险政策的过程中,她可谓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自从她到办事大厅之后,养老保险的参保率从98%提高到了100%,这都是她的功劳。”

  白世梅的日记中写着这样一句话:“作为大学生志愿者,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当作农民的一份子,虚心向农民学习。作为一名在基层服务的大学生志愿者,我们不能把基层当作苦难,应该真正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百姓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