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旅游产业链日益完善

28.10.2015  18:25

  便利的交通催热海东旅游

  特色旅游成招牌

  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

  海东第一届河湟旅游文化艺术节开幕

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我市旅游吸金7000万元,全市共接待游客23.4万人次,同比增长29.8%,旅游收入7069万元,同比增长38%。这一组组数据表明,现今的海东已凭借自身的优势,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旅游模式和完善的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

  “以后的同学聚会就定在互助北山公园了,西宁、海东的同学也不用走那么远的路程。在这里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菜、赏四季美景,这是最佳的目的地。”一位同学的提议,得到的是其他同学的一致认可。如今,海东旅游打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同风格的“龙头”旅游基地,旅游的发展无论从旅游区位、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发展基础、消费环境来看,都具备较大的比较优势。

  借力“一带一路”打造旅游品牌

  海东拥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和自然生态资源丰富,藏、回、土、撒拉等各民族文化绚烂多彩;喇家遗址、柳湾彩陶享誉考古界;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卡约文化交相辉映;“湟北诸寺之母”佑宁寺、十世班禅大师母寺文都寺、“小故宫”瞿昙寺声名远播……这一切,为海东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文化名市积淀了宝贵的财富。

  海东又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海拔较低,气候温和,冬暖夏凉,适宜人居。青藏高原最大的民用机场——西宁曹家堡机场就在海东市境内,京藏高速公路、109国道、兰青铁路、兰新高铁横贯全境,即将建设的西宁至成都铁路纵穿海东。无论是进藏,还是进疆,或是进内地出国,海东是必经之路。海东独特的交通枢纽地位,为打造完整的旅游产业链提供了首要的必备条件。

  近年来,我省旅游业发展有一个巨大的变化,就是自驾游的游客连年增长,海东也不例外。过去的海东是“一票难求”、“一床难求”,现在的海东各旅游景点却是“车位难求”,全国各地的旅游者蜂拥而至。随着汽车产业和汽车租赁业的发展,旅游出行的方式将发生变化,一种不受约束,更加自由的自驾游方式将会成为今后旅游的一大趋势。面对这样的变化,海东市借着“一带一路”战略,不断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旅游服务方式,不断完善旅游产业链条。

  提供多元服务拓展旅游市场

  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西双版纳”的循化孟达天池,在今年国庆期间,共接待游客7.1万人次,同比增长14.18%,实现综合收入3382万元,同比增长28%。在6月份,投资22万元在孟达天池景区入口处建成了红十字会救护站,为景区游客提供人道救助服务,提高了景区处理游客突发意外事件和保障游客人身安全的能力。

  如今海东的旅游发展已不仅仅是局限于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在安全上也有了服务保障。来自山西的游客告诉记者:“三年前和朋友来过一次天池,当时除了看景,其余的一些服务还是有些不尽人意的。”如今青藏高原的这颗璀璨明珠已大变样,可谓是真正的人间仙境,全方位的旅游服务让游客流连忘返。这是今年到过孟达天池的游客切身的体会。

  近年来,海东市积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设法拓展客源市场,以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基础,突出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民俗风情及特色农牧业观光文化旅游,重点打造了土族、撒拉族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以互助北山、循化孟达天池为代表的文化生态旅游;以互助佑宁寺、乐都瞿昙寺、化隆夏琼寺、循化班禅故居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旅游;以柳湾彩陶、民和喇家遗址为代表的人类古文化旅游;以公伯峡、积石峡、寺沟峡为代表的黄河文化旅游;以自行车骑行游、自驾车体验游等为特色的农家文化旅游,不断增强文化旅游的特色和内涵,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认可度。

  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高端人群如今到海东旅游休闲度假,对海东的文化魅力是赞不绝口。海东各地积极开发的刺绣、黄河石艺、绒画、沙画等具有海东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旅游土特产品和大众旅游商品,促进了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销售的良性互动,扩大旅游业的外延。

  风情海东已成旅游招牌

  海东,地处高原却春来早,四月起就能踏青赏柳看桃花,寻访农家院舍,品尝清新饭菜,到处田园风光,令人心醉神怡。海东旅游业以自然生态文化与历史人文为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和宗教文化资源为重要内容,全市各景区各有各自的特色乡村游产品,如互助纳顿庄园、西部风情园、彩虹部落景区等假日期间推出了篝火歌舞晚会、特色餐饮、民俗表演等活动,假日旅游市场日趋活跃了。

  近年来,随着全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海东地区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特色旅游方兴未艾,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桥梁和纽带。乐都县的“农家乐”、民和的“桃花园”、互助的土族风情园已经成为海东地区旅游的一个特色品牌,旅游收入成倍增长。青海“花儿”,土族“安昭舞”、“纳顿会”,撒拉族服饰、饮食等民俗风情,藏族射箭会、赛马会、锅庄舞等传统节庆民俗,对外地游客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同时,海东境内189公里的黄河水上游品牌也正在形成。

  完整产业链条催热经济

  依靠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打造交通便利、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冰雪体验的多元化、深层次、高档次的旅游模式已成为海东市指日可待的目标。近年来,海东市实现旅游总收入达20亿,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市游客接待人数将达到13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50亿元以上,年均分别增长9%、18%。旅游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以上。

  在今年国庆期间,海东市旅游业呈现出喜人的发展形势,整个假日期间旅游人气旺盛,三星级以上宾馆客房入住率达80%以上,商务酒店的客房更是爆满。互助土族故土园接待游客60423人(次),收入1812万元,循化撒拉族绿色家园接待游客71234人(次),收入3382万元,循化孟达天池景区接待游客共接待游客7.1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382万元,同比增长28%。

  根据海东市14家旅行社接待游客的情况来看,假日期间,海东市以采摘、休闲、农家乐等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游火爆。民俗游、采摘加农家宴等旅游线路的规划整合后,“十一”假期首发团全部满团,游客络绎不绝。据市旅游局工作人员介绍,国庆期间海东市每户农家乐日均接待游客150余人。风情海东游,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热潮,而旅游经济也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