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民族团结之花绽放河湟谷地

14.01.2016  17:59

   海东,史称河湟地区,生活着汉、藏、回、土、撒拉等多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薪火相传了上千年,各民族亲如一家,呈现出一片和谐共荣的景象。

  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是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的重大创举,顺应全市各族人民群众的愿望。 2013年,海东市出台《海东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实施意见》,按照省委提出的“三年强基础,八年创先进”的目标,全市上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众志成城,开创了民族团结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建机制确保长效运行

  制度建设是保障创建工作长效运行的前提。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就需要一个良好的长效机制来奠定基础。创建初期,海东市建立了从市级到村级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市级领导干部创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形成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制定了《海东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工作失职渎职行为责任追究办法》等工作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形成了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推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市级协调、县(区)级推动、乡镇实施、村社融入参与的格局。

  近年来,海东市始终把宣传教育引导作为民族工作的先导,广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市县(区)电视台、报社、政府网站开设专栏、专题,经常性开展民族政策知识和创建工作宣传;在每年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月”活动期间,市、县(区)创建办认真策划开展民族团结巡回演讲、知识竞赛、主题征文、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主题宣传活动;在每年春节、“二月二”、“四月八”、“六月六”等节庆期间,各县(区)、乡镇组织开展“花儿”演唱、文艺节目演出、书画刺绣展览,将民族团结宣传融入其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三个离不开”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两个共同”已成为全市各民族人民的共识。

  同时,在创建工作中,把改善基础设施作为第一要务来抓,不断提升创建工作的物质支撑能力。2013年至2014年,全市连续两年安排项目前期经费1.48亿元,扎实做好项目基础工作,并在重大基础设施、现代农业、生态建设、节能减排、保障房等重点领域共实施项目1297项,投资达508亿元。

  抓重点引领典型创建

  海东市按照市县(区)共建、典型示范的工作思路,全力抓好示范点的培树工作,精心开展示范点的建设。从乡镇、农村、学校、寺院、企业、机关、社区等,聚合力量,重点打造,使创建工作“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土族汉子李仁英,二十多年来敬养汉族孤寡老人显真情;循化西路军红军小学校长马明全,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撒拉之乡的“校长爸爸”,他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河湟谷地广为传颂;陶恩德,10年前,他冲进火海,舍身救出一名3岁孩子,他英勇救人的感人事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民族团结之花在这些典型模范人物的精心栽培下,越开越灿烂。

  两年来,海东市注重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人物和模范集体的挖掘和宣传,用身边的典型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极大地调动了各族干部群众维护民族团结的热情,掀起了知典型、颂典型、学典型的热潮。目前,全市推选出国家级先进集体2个、先进个人2个,省级先进集体4个、先进个人5个,市级先进集体11个、先进个人15个。2015年,命名全市各行业创建示范(先进)单位391个,形成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

  惠民生为百姓谋福祉

  民族地区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近年来,海东市始终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作为重中之重,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民生大改善增进民族大团结,以民族地区发展为重,全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创建活动。

  两年来,海东市坚持公共财政继续向弱势群体、基础薄弱行业、民生薄弱领域倾斜,调整支出结构,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将财政支出的78%用于民生建设。2015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36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362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2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5.8万人(次),应往届高校毕业生新增就业2966人。出台《关于海东市进一步促进拉面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并设立3000万元拉面经济发展资金,扶持拉面经济扩面升级增效,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市为拉面经济信用卡授信979户,授信总额2亿元。

  在改善民生进程中,把基层基础作为推动创建工作的重心和关键来抓,着力改善设施、健全组织、强化服务。以新一轮“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采取派驻工作组、选派指导员、结对帮扶、选派“第一书记”等方式,对全市2800个基层党支部进行分类定级工作,对后进支部和软弱涣散班子进行了整顿转化;投入资金5600万元,修建、改建村级活动场所116个,有效解决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低、面积小等问题;全市党建经费投入达2938万元,村主要干部报酬达9098元,村级运转经费得到有效保障;扎实开展了支部联建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流动党员服务站点实现了全覆盖。

  办实事脱贫致富奔小康

  在创建过程中,海东市各县(区)、各单位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和创新创建载体,找准创建工作与推进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不断增强创建工作的实效。市、县(区)机关单位与贫困乡村开展“手拉手·心连心”结对帮扶活动,在学校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民族团结之花香溢校园”等教育活动,在广大乡村开展“五好”主题创建活动,引导各族群众加快发展致富奔小康。

  平安区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每年开展一次“送温暖、办实事、心连心、一家亲”为主题的创建活动,发动爱心人士每年帮扶1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民族大学生;每年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安排农村危房改造100户;每年为贫困少数民族群众投入资金1000万元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确保每年有万人以上的群众融入到创建工作中来。

  循化县在全县开展创建工作“五比五争”活动,创新和推进寺院“五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县红军小学立足红色资源,大力开展“我是红色接班人”活动;乐都区寿乐社区创建“民族之家”、“民族工作站”,为少数民族就业、劳动技能培训等方面做好服务;民和县确定了“唱响民族团结进步曲,谱写门户建设新篇章”的创建实践载体;互助县威远镇以“五五三”(五个经常,三个联系、三个服务)工作模式打造“服务示范社区”;化隆县在教育系统开展中小学生与家长“同做共答民族团结进步作业”、“小手拉大手”活动,建立了创建工作的载体。

  如今的河湟谷地,处处盛开着民族团结之花,各民族水乳交融,共进共荣,共同谱写着民族团结进步、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华丽篇章。民族团结犹如一粒种子,在河湟谷地生根发芽,欣欣向荣,成为海东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