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特色“套餐”确保主题教育全覆盖

13.11.2019  09:31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流动党员,一个都不能少;在外务工党员,一个都不能少;离退休党员,一个都不能少……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海东市各级党组织坚持分级分类指导,通过分门别类“开小灶”,组织“上门送学”“网络寄学”,利用红色资源打造主题教育线路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确保每一名党员不漏学、不缺课、不掉队,在学思践悟中守初心。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海东市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痛点难点堵点,直奔问题去,锐意进取抓整改,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实现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利用新媒体强化学习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好“学习强国”“海东党建”等线上学习平台,强化党员联系渠道,把党员聚在网上,畅通“县级公众号—乡镇工作群—村(社区)级联系群—党员学习群”四级联系渠道。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把临时支部建在网上,把农村党员、流动党员连在线上,通过微讨论、微课堂、微党课、微课本,及时跟进学习,随时交流感悟。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公众号400多个、流动党员微信群1500多个、QQ群800多个,各级微信平台推送理论知识、先进典型等信息1万余条,推送主题教育学习内容和工作动态190余篇,关注人数14.5万人(次),基本实现流动党员主题教育全覆盖。

  同时,瞄准聚集地,突出组织引领,建好建强流动党支部,开展集中培训,发挥好“组织员”“辅导员”“质检员”“指挥员”和“办事员”的作用。强化联系点作用,面向流动党员集中建立各县区联系点,选派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的党员骨干,组建主题教育流动宣讲组,为外出务工流动党员送宣讲、送培训、送党课、送慰问、送实事。目前,全市成立异地流动党支部和驻地联系点60个,开展集中宣讲425场(次),覆盖外出务工流动党员1.3万余人(次)。

  针对特殊原因未能按时参加集中学习的党员,发放“补课单”,开办“补课夜习班”。针对农忙实际,开设“夜读班”,充分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做到人员、时间和质量“三保证”,确保主题教育和农忙“两不误”。充分利用区域化党建平台,让进城务工党员在社区网格、楼宇网点党组织开展学习教育,实现社区、“两新”组织和进城务工党员共建共享,进一步深化主题教育。

  此外,为保证学习教育效果,帮助少数民族党员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组建“双语”送学队,通过藏、土、撒拉等少数民族语言送学上门、深入宣讲,使党员群众听得懂、能领悟,增强主题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目前,已经组建10个“双语”送学队,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双语”送学帮学活动290余次。

西宁市城中区:“微元素”助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Qhnews.Com
海西州纪委监委:“三堂党课”助推主题教育 往心里走往实处抓
  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不忘初心、牢记Qh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