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州】五年磨剑海晏腾飞

30.01.2016  10:47

  海晏县是一个总人口三万出头的草原县, “十二五”期间,海晏县经济取得快速发展。这五年,海晏县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服务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区域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济运行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城市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城市面貌进一步改观,居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也让海晏县的综合发展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富裕海晏】

  “十二五”以来,海晏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发展环境,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4633元提高到了25543元,农牧民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1475元提高到了10706元,人民生活从以“吃穿”为重点向以“住行”为重点的多层次消费转变。“十二五”期间,海晏县地方财政收入总合计完成30302万元,年均增长25.5%,较“十一五”期间增长329.16%。

  近年来,海晏县城镇整体功能显著增强,建成了现代生态农牧业产业园和生态工业集中发展区,农牧业、水利、交通、旅游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设施日趋完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工业化程度、城镇化水平、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2010年至2015年,为了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海晏县通过多种途径,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助推企业发展。其中包括:鲜活肉蛋类减免、资源综合利用、农林牧渔业、供热企业、粮食企业、有机肥、农业生产资料、小微企业等优惠政策减免。减免税规模逐年增长,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持。

  自“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海晏县通车总里程达1296.727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29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国道315线、县道甘子河公路、乡村道连接线哈甘线为三横,省道青平线、县道茶默公路为两纵的“三横两纵”公路框架,以县城三角城镇为中心,向其他四乡一镇辐射的公路网,使海晏四乡两镇道路四通八达。

   【生态海晏】

  海晏县地处青海省东北部,青海湖北畔,是青海湖流域重要的水源补给区,黄河重要支流——湟水河的发源地。近年来,海晏县以“生态立县”战略为出发点,依托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工程及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青海湖周边生态环境综合等生态项目建设工程,大力营造公益林,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使全县森林资源总量快速增加,林草植被恢复迅速,境内400余类野生动植物进行了重点保护,种群数量开始呈现出增长的态势。截至“十二五”末,据调查数据显示,全县林地面积236.5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为11.72%。比“十一五”期间,林地面积增长1.22%,森林覆盖率由10.5%增长到11.72%。

  “十二五”期间,海晏县旅游业步入快速发展期,逐步实现了由小到大、从起步到快速发展的转变和由单打独斗到成全省旅游重要目的地的飞跃,产业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旅游业已经成为海晏县第三产业的龙头和国民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在过去五年,全县旅游业呈现井喷式增长,累计接待游客743.2万人,累计旅游综合收入17.56亿元。

   【和谐海晏】

  过去的五年,海晏县人民法院牢记“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宗旨,近五年来,共审、执结各类案件1500余起,为全县的社会和谐、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科技强警是公安工作现代化的保证。“十二五”期间,海晏县公安局在各项警务工作中,广泛运用先进技术,提高公安民警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好公安工作的本领,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自2014年全县各行政村组建村警队伍以来,29名村警充分发挥人熟、路熟、语言熟、环境熟的优势,突破与群众的语言障碍,打破与群众的心理隔阂,认真开展基层情报信息收集、治安巡逻、流动人口管理、重点人口帮教、法制宣传等工作,充分发挥村警“七大员”的作用,确保了农牧区社会治安秩序的稳定。

   【幸福海晏】

  ●建设高原旅游特色城镇

  “十二五”以来,海晏县不断加强城镇道路建设,累计投入1.8亿元,新建、改建城镇道路、人行道、绿化带防护栏、小区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了“五纵四横”的城镇道路路网框架体系。

  海晏县还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总体战略,围绕建设“环湖北岸宜居宜游高原旅游特色城镇”这一目标,确立商业办公、物流、湿地保护、古迹保护游览、生活居住、文教科研、工业园等七大功能区,规划面积5.6个平方公里,构建了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统筹协调推进的城镇建设新框架。

   ●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十二五”以来,海晏县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调整教育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2009年至2015年,海晏县累计投入资金1.648亿元,组织实施了“中小学校安工程”“中小学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教职工周转宿舍建设”“学前教育试点工程”、“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工程。一所所崭新的学校(幼儿园)拔地而起,构成了海晏地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以人为本民政为民

  “十二五”以来,海晏县从抓好社会救助、城乡低保、防灾、养老服务等方面入手,取得了良好成效,城市低保标准由200元提高到363元,农村低保由原来的1146元提高到1947元(年),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元/年)由原来的2240元提高到8073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标准(元/年)由原来的2240元提高到7064元,完成了高龄老人补贴发放。

   ●开创社会保障事业新局面

  截至2015年9月底,海晏县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单位91家,参保人数2280人。工伤保险参保单位90户,参保人数2891人,较“十二五”初的2011年增加20户780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参保人数从2010年的11217人增长到2015年9月底的13146人,增长17%,参保率达99.8%。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施过程中做到了两个全省第一,即:全省第一个实施了丧葬费财政补贴政策;全省第一个实施了对三、四级残疾人养老保险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补贴的政策。

   ●乡镇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目前,海晏县各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均达到600平方米以上,职工周转房200平方米,均设有全科门诊、药房、接种室、妇幼室、化验室、B超室等科室,千元以上医疗设备433件,乡镇卫生院亮化、绿化等“五化建设”全面完成,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十二五”期间,海晏县全面加强了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管理,以推进紧密型管理为重点,着力巩固完善乡镇卫生院人事分配制度,建立健全以服务质量和数量、群众满意度、基本公共服务任务完成情况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医疗机构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考核与绩效工资、财政补助、医保支付挂钩。

   ●促就业创业

  “十二五”期间,海晏县城镇新增就业2657人,劳务输出2686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4%以内。五年来,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海晏县严格按政策对符合条件的3604名城镇失业人员发放了《就业失业登记证》,(含西海镇失业人员1645人)随时掌握失业人员就业和享受扶持政策的情况。目前,海晏县共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4285人次,劳务输出共计26863人,实现劳务输出收入9402万元,发放小额贷款2895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50个。(马智尧)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