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现代职业教育强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7.09.2018  17:13

青海新闻网讯(本网记者  樊永涛  摄影报道)“在40分钟内,对这辆车右前门外门板上的长12厘米已破损漆膜进行修复……”走进海南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17车身班班主任多杰才让正在给学生布置当天的教学任务。

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汽车板金实训课

  “对已破损漆膜进行修复,这是汽车板金实训课最基础的课程,下面请各位同学看我怎么操作。”看到一些同学操作不太熟练,多杰才让便手把手开始教课。

  ……

  近年来,该校采取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与企业共同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教学紧贴市场需求,培养了一大批学以致用的高技能人才。

  校长多杰才旦告诉记者,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将企业引进到校内,让企业使用校内实训场所,企业承担部分实训教学任务,企业员工做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学生轮流到企业实习,作为公司员工参与到企业的业务工作当中,与企业共同研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培养的学生更加贴近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

  “目前我校与40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采取学生+员工培养模式,重视实操训练,着力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多杰才旦说。

  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就是海南州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9月14日-16日,藏区职业教育发展经验交流会在海南州共和县成功举办。记者从交流会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南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青海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为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不断扩大办学规模,优化办学结构,深化体制改革,全州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为推动海南州乃至“三江源”地区经济社会健康稳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办学,思路宽措施硬

  近年来,海南州中职教育为藏区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积累了一定经验,也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藏区实际的中职发展路子。

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藏医专业学生实训教学

  为进一步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若干意见》,海南州从“牢固树立发展职业教育理念、设立高中学校中职班、加快海南高职院校建设”三个方面明确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具体方向和方法路径,把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格局中。

  据了解,海南州先后投资1.7亿元,新建州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综合楼、实训楼、学生公寓和多功能餐厅等共5.8万平方米;建成民间传统工艺、藏医药护理等校内实训基地四个,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同时,在坚持“一州一校”的基础上,在贵德、贵南、同德、兴海县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学校,形成了“州办中职、县建分校”的职业教育布局。配齐配强教师206名。

   专业,“接地气”科学化设置

  近年来,海南州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契合藏区产业发展实际的较为完整的专业体系。

  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围绕海南州现代生态农牧业、新型清洁能源产业、文化旅游三大绿色产业和大数据等新兴产业,面向内外需求,科学设置专业,做到专业学科与本地区产业、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职业学校学科专业与藏区优势和特色产业相对接,先后精准打造了医药卫生、民间传统工艺、现代农牧业和信息商贸“四大专业群”。

  据统计,目前,海南州已建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在校生达到5043人(藏族占87%),专业设置从最初的3个专业——藏医医疗与制药、护理、学前教育,拓展到现在的23个专业。

   教学,紧贴市场需求

  近年来,海南州不断拓宽办学思路,提升办学水平,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实习实践,先后投资3000万元建立汽车运用与维修、畜牧兽医、信息商贸、民间传统工艺等四个校内实训基地,并实施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建专业技能教师队伍、共建专业课程基地、共建校园文化基地“五个共建”教育思路。

海南州职业技术学校设立的电子商务班

  海南州整合“政、校、行、企、社”等多方面资源办学,与贵南县藏文化传播中心、同德利民汽车修理厂、共和县民族装饰公司、贵德县梨园林卡等23家企业合作实行校企合作办学,学生覆盖全州五县。实施职业教育“走出去”战略,与省内外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办学关系。

  据统计,2011年以来,海南州先后共输送2579名中高职学生接受内地优质职业教育,与省内外11所高职院校建立了中高职对接办学协议,输送415名学生在省内高职院校就读;与省内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展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推进产教融合。

  一项项数据和事实,正是海南州职业教育发展最有力的体现。

  海南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索南东智说,今后将继续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进一步创新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加大职业教育资金投入,重视特色优势专业学科建设,全力推进海南州高职院校筹建工作,加快建立更加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努力在培养高技能实用人才、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