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优势产业由“傻大黑”转向“高轻新”

13.05.2014  10:22
核心提示:   机械制造、光电产业、镁合金及复合材料……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伴随着产业链延伸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引进,原有的传统优势产业正在由采掘业为主向加工业为主转变,过去的&l

   机械制造、光电产业、镁合金及复合材料……在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伴随着产业链延伸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引进,原有的传统优势产业正在由采掘业为主向加工业为主转变,过去的“傻大黑粗”的原材料工业延伸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新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成为海西产业转型的新突破。

  近年来,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通过构建多产业纵向延伸、横向融合的循环产业体系,盐湖和油气化工、金属冶金、煤炭开发等传统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方向转变,产业链进一步延伸,产业间的关联度、耦合度进一步增进,上下游对接更加紧密。

  在柴达木试验区的德令哈产业园,由多位博士、专家核心技术支撑的青海柴达木青元泛镁科技有限公司正在依托我省盐湖丰富的镁资源,生产高性能镁合金材料。海西缺氧的自然环境对于镁合金的表面涂层工艺来说却成为一种不可比拟的优势。对此,青元泛镁公司负责人说,新材料是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导,是各个领域孕育新产品、新装备的“摇篮”,从铝合金到镁合金材料的变革中,青海将成为世界知名的“镁都”。

  众多化工、冶金企业的集聚,让生产复合管材、非标设备及大中型机械零部件加工的海西华汇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看到了海西装备制造业潜在的巨大市场。在2009年进入柴达木试验区发展后,公司在成立生产企业的同时,还组建了检测工程公司,为产品销售和服务提供质量和技术保障。

  有人说,盐湖和太阳是上帝赐给青海最好的礼物。凭借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海西在打造“太阳城”“镁都”“锂都”上也迈出重大步伐,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突破2000兆瓦,全球最大规模的光伏发电基地已初具雏形。(作者:花木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