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以节能环保产业带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09.05.2014  07:44
        近年来,海西州不断加大节能环保相关产业发展,重点解决当前煤炭开采过程中形成的煤矸石、粉煤灰等大量堆存,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问题,较好地实现资源利用,有力带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一、发展现状。海西州环保产业主要分布在格尔木市、德令哈市(含大柴旦行委和冷湖行委)、乌兰县,共24家经营单位。其中,环境友好产品生产经营单位3家,包括1家水产类和2家植物类企业,均位于德令哈市,产品为可鲁克湖有机水产品和小麦、油菜、枸杞等,年工业销售产值4037万元,年产品销售收入3011万元,年产品销售利润242万元;资源循环利用产品生产经营单位12家,包括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废水(液)综合利用、废塑料回收利用四大类。工业废物综合利用4家,产品种类为浓缩有机肥料、水泥、氢氧化镁、氧化镁;废水(液)综合利用2家,产品种类为氯化钙、氯化钾、氯化镁;矿业资源综合利用4家,产品种类为铅、煤矸石砖;废塑料回收利用2家,产品种类为环保高性能塑胶管道和塑料编制袋。年工业销售产值40053万元,年产品销售收入58416万元,年产品销售利润6100万元;环境保护服务业包括监测服务、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治理服务、机动车排放检测四大类。环境监测服务行业单位2家,分别为海西州环境监测站和格尔木市环境监测站,年收入总额310.12万元。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2家,分别为海西州环境科学研究所和格尔木市绿创环保科技咨询服务部,年收入总额223.67万元。从事水污染治理服务的单位2家,分别为格尔木市污水处理厂和德令哈市污水处理厂,主要以处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为主,年收入总额650万元。机动车排放检测单位为青海油田汽车综合性能安全监测站,年收入总额26万元;自然生态保护业包括自然保护区巡护监测管理,自然生态保护区共6家,其中符合调查范围具有独立法人的单位2家,分别是海西州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格尔木市胡杨林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其中海西州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主要管理柯鲁克湖自然保护区和德令哈梭梭林自然保护区。
        二、主要问题。一是作为政策导向较强的产业,现阶段环保产业在财政、金融、税收、人才及土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相对较弱。二是海西环保产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目前环保企业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总体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缺乏龙头骨干企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不利于产业长期发展。三是环保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标准化、系列化程度低,创新能力不足。环保企业实力良莠不齐,缺乏规范的市场监管机制。
        三、发展对策。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环保服务业,扶持建立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较高业务水平的专业环保服务机构,促进环保产业结构更趋合理。鼓励技术创新,加强环境科学教育与高新技术研发,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建立发展平台。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积极开展多层次的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搭建环保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有针对性地组织召开环保科技成果推广会,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搭建资本运作平台,建立和完善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多元化环保产业投融资机制,拓宽投资渠道,促进环境保护资本与投资市场的形成。三是加大政策扶持。以“两区”建设为契机,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大力巩固稳定产业链,强化与上游企业、产品的共生关系,全面提高资源循环利用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大产品的附加值,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的环保产业集群,建设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促进环保及相关产业科学、健康发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