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州:“搭桥牵线”谋出路 “抱团取暖”有活路

31.08.2016  22:09

  青海新闻网讯 “受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碱厂的生存压力很大,为了保证在不减员不减产还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能够经营好企业,我们积极探索,政府也给了我们很多帮助。”青海发投碱业公司采购部部长张世宽说。在海西州像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虽然面对各种压力,但是他们通过自身努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借助政府搭建平台,在经济下行的“寒流”中迎难而上,这是海西州面对下行经济压力“破冰”前行的一个缩影。

  为进一步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帮助企业“抱团取暖”,加强企业间协作,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促使当地企业、外来商客、各类投资者提振信心,实现合作共赢,近期,州委州政府组织,州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牵头开展了全州供给侧生产要素供需对接活动,百余家企业分四组分赴格尔木、大柴旦、乌兰、德令哈等地相关企业,就氯化钾、纯碱、原煤、焦炭、盐等生产经营情况及上下游需求情况进行实地观摩。

   供给侧要素供需对接是暖商行动的深度延伸

  “感谢州委州政府近年来为企业开拓市场、打开销路、降低成本进行深入调研,这次又为促进企业发展开展全州供给侧要素供需对接活动,这加强了企业间的合作,为我们送来了‘及时雨’,使我们更有信心茁壮成长。”观摩组在企业召开对接会时,企业负责人表示。

  自2015年10月以来,海西州针对经济下行压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实际,大力开展“亲商、暖商”行动,通过走访慰问、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座谈交流、文艺入企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提振信心,坚定企业家投资发展信心。此次开展的供给侧要素供需对接是暖商行动的深度延伸,通过鼓励州内企业在同等质量同等价格同等服务的条件下使用州内产品,加强州内企业供给侧要素供需对接,激活州内供需市场,刺激企业产业间供给侧各要素合作力度,促使企业“抱团取暖”,互惠共赢,共度难关。“供给侧生产要素供需对接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为全州上下游企业间搭建一个平台,加强信息交流沟通,宣传推介企业产品,引导企业在供给侧要素对接建立互保互供、协作联动、‘抱团取暖’、共赢发展机制,在州内形成供给侧要素供需链条,通过产供销一条龙,发挥企业整体优势,最终实现双赢。”州经信委副主任陶国庆一语道明这次对接活动开展的意义。

   供给侧要素供需对接是大手拉小手共同发展

  企业供给侧要素供需对接是做强产业链条,做大企业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央企和省属企业等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间产品供需合作,有效降低产品的综合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我们从原材料采购、质量检测、重量检测等入手加强监管,加强生产工序间的衔接,从内部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质量;我们还响应州委州政府号召,在销售方面与竞争对手昆仑碱业公司联手,将产品量做大,在销售市场上有了话语权,保证了企业虽无盈利,但不至于亏损的局面。”企业负责人在谈到企业自身提质增效方面所做的工作时很骄傲地说道。

  目前,海西州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管理相对粗放,产业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不高,整体竞争力较弱。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仅靠企业单枪匹马独闯市场肯定会遭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和危机,通过有效对接,建立健全企业间供给侧要素供需对接的利益协调机制,使其真正结成产业共生、利益共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对于有效解决企业在物料供应、价格调节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实现产业链企业供给侧要素对接同频共振、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增强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第二观摩组的观摩重点是原煤、纯碱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向下游需求情况。在大柴旦隆安煤矿观摩对接时,企业主要负责人说:“就在不到五十公里外的五彩碱业是我们的大客户之一,虽然我们两家企业离得不远,但彼此不是太了解,两家企业之间没有直接沟通过,都是中间商在代理,我们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煤,他们也不知道我们生产什么样的煤。感谢州委州政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平台,让我们和客户能够面对面交流,从而了解彼此的需求。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沟通交流,希望能够加大对五彩碱业的供应量。”

   供给侧要素供需对接促使企业间协作更紧密

  企业供给侧要素供需对接能够在产品交易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发展不够完善,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的冲击下促使企业及行业间联系协作更加紧密。通过紧密联系协作,加强州内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及行业间的对接,化解当前企业产品库存过大、生产经营等困难,实现“抱团取暖”、共度难关的目的,积极引导加强企业间协作共赢,走出产品销售不旺、资金短缺、停产及半停产和生产低迷的怪圈。“公司的塔筒产线升级改造,就是华汇和明阳与东方华路上下游对接的一个实例,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三家企业又有了更深层次的合作,为以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市场及客户资源。希望州政府多搭建这样的平台,加强企业间的交流。”海西华汇化工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红祥说。

  经过两天的观摩交流,全州供给侧生产要素供需对接活动圆满结束,在总结会上31对62家企业达成协议,签订对接金额103.67亿元。

  供给侧生产要素供需对接活动进一步激活了消费市场,促进了州内企业产业供给与需求方面健康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帮助企业“报团取暖”,加强了企业间的协作,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实现了合作共赢。

   有作为才有希望

  去年以来,面对当前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实际,海西州各级政府和部门始终坚持经济下行压力越大,越是要真抓实干积极作为的信念,在经济严寒中艰难寻找“破冰”之旅,在这趟“旅途”中,既有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彻夜讨论的情景,也有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带队进企业“暖商”的画面,还有经信委工作人员为了让企业早点办好各种手续而四处奔波的故事……

  在这趟“旅途”中,虽然“窗外”寒风瑟瑟,但海西的企业感受到了温暖。为进一步优化全州市场主体发展环境,积极营造全社会“重商、亲商、扶商、暖商”的良好氛围,去年底以来,海西州开展现场办公暖商、金融对接暖商、文化宣传暖商等十大暖商行动,面对面服务助力企业,点对点解决实际问题,密切政企关系,提振企业信心,让企业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坚定投资发展信心。

  这也是一场有远见、有魄力的“旅行”。去年底,海西州分四组“走出去”、“请进来”,开展上门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活动,分赴全国多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通过举办特色产业推介会、旅游文化宣传推介会、新闻发布会和政企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当地企业实地考察,同企业家们畅谈合作,及时捕捉项目投资意向;今年4月初,八个地区同天启动40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复工,打响了“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第一战”;6月在“青洽会”上,促成了140个项目、496.47亿元“招商大单”的成功签约;8月,组织百余家企业将分四组分赴格尔木、大柴旦、乌兰、德令哈相关企业,就氯化钾、纯碱、原煤、焦炭、盐等生产经营情况及上下游需求情况进行实地观摩,开展供给侧生产要素供需对接活动,促进企业各方互相提供产品服务,互相提供市场机会,加大行业间的技术创新,寻找企业新的增长点。这一系列的动作都说明,尽管海西州发展遇到了“冰点”,但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仍然在作为,在千方百计寻找“破冰”之旅,在竭尽所能“暖商”提振信心,让企业家们看到政府部门的作为,看到希望。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当前经济形势十分复杂、挑战愈加严峻,未来还会有涨有落、有起有伏,但政府部门没有观望等待、无所作为,而是面对挑战勇往直前,大胆实践;没有推诿塞责、消极等待,而是勇于担当,善作善为,躬行于身,勤勉工作,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着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