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民族团结进步的土地—— 海西州“百姓宣讲大篷车”巡回宣讲纪实

27.07.2016  17:10

  六月,正是柴达木盆地草长莺飞,充满希望的季节。就在这个时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在创新舆论宣传方式中,精心打造的“百姓宣讲大篷车”,肩负着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使命,满载海西州数年来民族团结进步取得的丰硕成果,以“2016夏季号”为标识,在辽阔的瀚海戈壁,从一条条不同的路径,走向农村牧区,走向工矿企业,走向亲如一家的社区……

  “百姓宣讲大篷车”似流动的舞台,走到哪里就将群众汇聚起来,将民族团结进步的活力带到哪里,就将民族团结进步的种籽播撒到哪里。

   海西有多大,“大篷车”的宣讲台就有多大

  6月13日,2016年夏季号“百姓宣讲大篷车”率先开进了德令哈光明小区,居住在小区里的红光村数百名群众,早已等候在小区的中心广场上。流动的“百姓宣讲大篷车”瞬间变成了宣讲台,宣讲活动不是人们以往常见的作报告或者念讲稿,而是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主题,把党的政策,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意义融合在曲艺里、唱词中和蒙古族马头琴、藏族歌舞的悠扬旋律中。

  青海平弦、越弦、花儿、贤孝、打搅儿等围绕同一主题,以不同形式的曲目,翻着花样儿地相继在台上展演,一个个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群众耳熟能详的曲目,在让村民群众享受“文化会餐”的同时,民族团结进步也像淙淙甘泉流进百姓的脑海里、心田上。在台上歌声、台下掌声的互动中,一份份精心组织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材料,也在手手相传中到了群众手里。

  “海西地域辽阔,群众难集中,思想认知程度不同,要增强舆论宣讲的实效,就必须创新舆论宣传方式,在这种背景下,州委宣传部汇聚力量,在2014年组建了‘百姓宣讲大篷车’,这种方式百姓喜闻乐见,又强化了舆论宣传的覆盖面,随着从形式到内容的日益创新,在2014年,“百姓宣讲大篷车”被中宣部编入基层理论宣讲典型后,已经成为海西州加强舆论宣传的一个品牌和范本,发挥了以理论宣传推动实际工作的良好示范作用。”海西州常委、宣传部长牛军说出了“百姓宣讲大篷车”的缘起,同时针对海西“点多、面广、线长”的实际,通过“百姓宣讲大篷车”这个有效平台,努力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海西有多大,宣讲台就有多大”而深入人心。

  光明小区红光村党支部书记孟广林说:“这种宣讲拉近了与百姓之间的距离,群众爱听爱看,同时又收到民族团结进步的感染,增强了宣传效果。”

   “大篷车”里个个都是民族团结宣讲员

  六月的柴达木盆地,时而骄阳似火,时而风雨交加。“百姓宣讲大篷车”在担负着民族团结进步的“宣言书、宣讲队、播种机”的艰巨任务中,一路向西行进,在“讲故事”融合“讲道理”的鲜活模式下,每一个宣讲点都是一个沸腾的驿站,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成为盛夏的甘霖滋润着戈壁上的每一寸土地。

  炎炎夏日,冷湖上空火红的太阳烘烤着盐碱地,微风中夹杂着一丝咸涩,无论是在工业重镇,还是在田间草原,“百姓宣讲大篷车”都收到了百姓的热捧。此次“百姓宣讲大篷车”团队中,有汉、蒙、藏、撒拉、回、土族六个民族的成员。他们都是来自海西州各地的农牧民群众、学校老师、企业职工,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24岁。宣讲人员来自基层、熟悉基层,最了解群众想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共同的宣讲民族团结进步的使命和责任,把宣讲成员们凝聚在一起,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拿出自己最大的本事,尽最大的力量,为增进民族团结出一把力。

  今年58的魏六六是宣讲团中年龄最大的成员,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对“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之福,民族分裂是各族人民之祸”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自己亲眼目睹了党的各项民族政策给海西经济社会和各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让他对民族团结进步增添了珍惜之情。“我以前就喜欢唱几句‘花儿’,我被选为宣讲组成员是第二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这和平时唱‘花儿’不同的是,内容是民族团结的新词,自己也觉得有劲儿。凭着自己的这点爱好,能为民族团结进步尽一份力这是自己的荣耀。”魏六六这样感慨。

  “作为一名普通农民,我以前对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性也是知道得不多,认识得不深,随着创建活动越来越深入人心,尤其是自己被吸收到宣讲团,自己在宣讲的同时,个人也受到教育,认识到没有民族团结进步,就没有各族群众和谐稳定的好日子。”德令哈市柯鲁柯镇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伊万菊,在一路宣讲中同样有许多感想。

  海西州委讲师团团长唐生录说,为使“大篷车”产生亲和力、出实效,宣讲人员大多是从基层选拔的有一定思想觉悟和表演经验的民间艺人。这是针对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对方抓药”,化大道理为小道理,在寓教于乐中让民族团结进步“润物无声”。只有这样,才能使民族团结进步深深扎根在群众的沃土中。

  一个里程连着一个里程,“大篷车”在千余公里的柴达木盆地上边宣讲、边穿行,几十天的时间,一路上留下的是民族团结进步的芬芳。

   “大篷车”释放大能量

  “百姓宣讲大篷车”时而在草山上放歌,时而在工矿企业搭起舞台,所到之处,在让群众感受欢乐的同时,无一不留下“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的正能量。

  在锡铁山青海创新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宣讲团成员融合小品、“花儿”等多种形式于一炉的宣讲演出,博得了这里职工群众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

  公司负责人说,持续近三年的工业经济下行,使企业经营面临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越是在这种情况,越需要各民族群众增进团结,坚定信念,提振精神,共同战胜眼前的困难。“宣讲大篷车”来到这里,不但给大家带来了很长时间没有听到的笑声,更重要的是以民族团结进步作为切入点,在进一步贯彻落实海西州改革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时刻,为职工群众加油打气,送来的是宝贵的精神食粮。

  总书记提了个“中国梦”,为百姓谋了个福祉;“五个认同”是团结的魂,像眼睛一样护着;“三个不离”是团结的根,各民族一家亲哩······一曲新编的“花儿”,在掌声中回荡在青海钾肥公司宣讲现场。李旦正,这名来自乌兰县柯柯镇的藏族青年,是这里生产车间的一名工段长,在通过手机视频把宣讲演出发给家里的妻子同时,表示自己作为企业的一名少数民族基层管理人员,要在实际工作中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把基层职工的心紧紧拢在一起,为企业战胜目前困难,为重整柴达木经济雄风贡献自己的力量。

  “百姓宣讲大篷车”依然在前行,只有起点,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