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生为他人吟唱着"生命之歌"——记海西州蒙藏医院骨伤科焦格巴

06.08.2018  18:41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 朵海平 摄影报道)俄国著名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生命是美丽的,对人来说,美丽不可能与人体的正常发育和人体的健康分开。在海西州蒙藏医院有这样一位医生,他在治病救人这条道路上无怨无悔无私奉献,用一颗赤子之心来对待每一位患者,竭尽所能的为被病痛折磨的不堪忍受的患者看病、抓药、不厌其烦的一遍遍的讲着用药指导,一遍遍的做着心理辅导,只为能够最大限度的为病人减少病痛的折磨。他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带来学生做科研,只为能够减少病人身上哪怕一点点的病痛。

  他就是远近闻名的好“曼巴”,海西州蒙藏医院骨伤科学科带头人、主治医师----焦格巴。

  焦格巴,男,蒙古族,生于1965年11月,中共党员。2008年应组织上的要求他被调到海西州蒙藏医院骨伤科工作。业务能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深受各族患者欢迎。焦格巴同志工作中取得的成绩靠的不仅是过硬的专业技术,还有一颗真心诚意为患者着想的爱心。平时他还利用休息时间与病人交流,帮助他们克服对疾病的畏惧心理,增强他们对工作和生活的信心。在与患者们心连心的交流中,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成为一名受大众信任的医生。工作30多年来,他的手机一直是24小时开机,问他为什么要整天整夜地开着,他笑着说:“24小时开机患者可以在第一时间找到我!这样是为了对我的病人负责,而我也心里也比较踏实!”

媒体采访海西州蒙藏医院

  他30多年来扎根基层诊治了数以万计的各族患者,是海西州蒙藏医院的骨伤科“学科带头人”,同时在传承推广蒙医手法复位按摩、针灸和蒙藏医疗技术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直以来,焦格巴在工作上积极主动,工作责任心强,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是工作需要总是随叫随到,毫不犹豫地站在治病救人的第一线,始终把病人的安危放在第一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医疗业务骨干,同时将自身的理论知识愿与我们共享,在院内形成浓厚的学术气息。”海西州蒙藏医院外治科护士长李琴告诉记者。

  参加工作30余年,焦格巴朴实无华,低调内敛,关心病人,亲切善良;他时刻为病人着想,能简单治好的病,他绝不多开药方;他总是根据病人的情况,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治疗,因而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说起焦格巴,怀头他拉镇年届七旬的顾日肯措老人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患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十多年了,焦大夫总是定期给我来电话,指导我调整用药,或进行门诊指导,十分周到细致,我的病10多年了,一直稳定且没有恶化,焦大夫真是个好人!”认真实践救死扶伤,传递健康的职业道德思想,确保了老百姓身心健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赞扬。

  焦格巴从医三十多年,他的人生轨迹始终与针灸、按摩队伍的不断壮大紧紧联系在一起。好的技术,才能让患者减轻病痛,才能取信于患者。在工作中,他潜心钻研医学,及时关注医学的前沿动态,不断推陈出新,锐意进取,取得多项荣誉。“学习是提升自己的最有效的方法”,焦格巴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他一直坚持学习不放松,从不打牌,从不喝酒,也不参加娱乐活动,很少逛街,生活简单单纯,将业余时间几乎全用在学习提升上,能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同事学习。焦格巴在医术上精益求精,从来不因业务上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从此固步自封,裹足不前。相反,他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对各科新理论、新技术、新疗法全面了解,重点掌握并应用于临床。除熟练掌握了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技术外,还掌握了一些疑难杂症的诊疗技术。他在偏瘫、关节炎的治疗和应用针灸、按摩技术及蒙藏药的配置上积累了许多临床经验,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为了使“针灸、按摩、蒙藏医医疗技术”这种非物质文化的发扬光大,更好地为基层农牧区群众服务,焦大夫从未放弃对针灸、按摩、蒙藏药医疗技术的研究、传承和推广,他虚心向民间老中医、蒙藏医请教学习,细心收集民间偏方,采集中草药,不断探索研究,他的足迹踏遍了家乡的田野、草原、帐篷。凭借游走于农牧区积累的丰富医疗经验,渐渐地,前来找他就医的患者越来越多了。焦格巴每年平均收治住院病人1000多人次,门诊近10000人次,治愈好转率达98%以上,从未发生过医疗差错事故。

  近些年来,从海东、海南、海北等省内不同地区来找焦大夫治病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从北京、浙江、四川、新疆、甘肃、内蒙和蒙古国千里迢迢慕名来访的患者也不少。

  焦格巴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立足岗位,刻苦钻研,业务过硬,勇于创新,长期在基层农牧区默默奉献,尽职尽责,恪守职业规范,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赢得群众的一致好评。他说:“我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必须要做好我该做的。”焦格巴以他质朴的行动、真情的付出诠释了充满意义的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