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之花遍山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工作见闻

15.12.2016  14:07

  青海新闻网讯

   团结一家亲 

   亲密好像石榴籽,幸福犹如山丹花。今年的冬天,似乎比以往来得更早一些,但是有一种“花”,无论春夏秋冬都盛开在乡村、小区、企业、市场,在每一个家庭里……放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广袤大地,民族团结之花,漫山遍野,处处绽放,花香四溢。

   小家庭孕育大幸福

  德令哈市的仁青道尔吉和吉格木特结婚五年,依旧恩爱如初。在他们这个三代同堂和睦温馨的家庭里,尊老爱幼、互敬互爱、勤俭持家、助人为乐的家风成为当地美谈。有一次,邻居家里漏水,渗到了楼下,夫妻俩千方百计想办法,终于找到邻居开了门,还一同帮忙排水拖地,避免了更大的损失,化解了因为漏水引发的邻里纠纷。每年都会有十多个亲戚朋友或老家里来的人找吉格木特帮忙问医看病,不是因为她懂医术,而是因为她长年为亲戚朋友生病住院不停地奔波、探视,有时还要伺候,成了医院里的“老熟人”,有时还要为远路上的老家人“报销药费”。有人觉得他们夫妻为邻居亲朋付出的太多、不值得,而他们却说:都是街坊邻居,谁家能没有个事,互相帮帮,问题就解决了,困难就过去了。普通的人,朴实的话,可这里面包涵的意义却令人深思。仁青道儿吉和吉格木特夫妻俩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深得乡邻的信任和尊重。

   居委会的故事

  德令哈市昆仑路社区居委会属城乡结合部,社区有蒙古、藏、回、撒拉、东乡等11个少数民族,占该区域总人口的35%,加之辖区流动人口多,给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不久前的一天,有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子冲进了居委会办公室,说他的女儿失踪了,要求社区居委会帮助找人,经工作人员详细了解情况,原来这是一起家庭纠纷,经多方打听、协调,终于将“失踪”的女儿找了回来。社区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曹金香告诉记者,对于这个居委会来说,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该社区定期排查矛盾纠纷,及时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仅今年,共排查化解矛盾纠纷21起,来信来访300人次。

  有一天晚上,出租车司机马富才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原来是社区居民杨华山的老伴旧病复发,请求送往医院救治。据曹书记介绍,他们针对目前小区夜间打车不便、看病难的问题,依托“居民的哥”、“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和辖区有医护特长的居民,采取“爱心的哥”+“爱心医生”亲情服务模式,制作发放“连心服务卡”解决居民的实际困难。

  据了解,该社区居委会通过搭建少儿课外平台、老人关爱平台、志愿服务爱心平台、民族连心平台、文体平台“五个搭建”,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社区创建工作,为群众提供各种方便,切实起到了加强服务、增强凝聚力的作用。

   和谐的村庄

  “有了乡村和谐安定的环境,才能发展经济,走向致富的路子”河西街道办事处巴音河西村党支部书记张海安说。

  马明宝,回族,今年80岁,妻子冶玉蓝有眼疾,除了家里的一头奶牛,夫妻俩几乎没有其它的收入来源。村党支部对此始终牵挂在心,向上级部门打报告,并协调相关部门,如今马明宝夫妇住上了明亮的廉租房,领到了政府发放的低保金和养老金,日子逐渐好了起来。

  “最近几年,村里没有发生过一起大的矛盾纠纷和案件”张海安自豪地说。究其原因,一是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做得好,二是村里给广大村民积极寻找致富的门路,大家忙着发家致富。

  巴音河西村是德令哈市典型的城中村,全村有汉、蒙、藏、回、土、撒拉等民族。该村按照“加强民族团结,共同发展致富”的发展思路,集中实施了五大项目,分别是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加大灌溉水利设施建设。这些项目的实施,使巴音河西村民族团结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服务和管理功能得到有效发挥,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村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局面进一步巩固。

   企业也是“一杆秤”

  说起企业,值得一提的是青海能源鱼卡有限公司,该公司在职员工1041人,来自9个不同民族,其中回族员工占三分之一,在企业发展建设的各项事业中,少数民族职工群众地位突出,作用明显。

  2015年8月份,公司回族员工马舍来夫得了重病,需巨额费用治疗,公司员工纷纷慷慨解囊、积极捐款,募得善款49050元。

  该公司多年来始终坚持履行社会义务和责任,参与各类帮扶活动。公司用筹来的善款购置学习用品和体育器材,并将爱心物资送往哈萨克族聚居区的马海小学。同时,在公司内部认真开展送温暖、勤帮扶活动,自2013年至今,公司帮扶困难员工55人,其中少数民族34人,帮扶及奖励资金达142841元。

   服务窗口尤为重要

  海西州以窗口服务为结合点,突出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针对性。其中,天峻县在注册大厅服务窗口安排藏汉双语工作人员,将牧民专业合作社申请登记表译成藏文,为牧民群众提供方便;乌兰县加强集贸市场、商场和超市管理,要求清真食品与清真禁忌食品的摊点保持一定距离,禁止将清真食品与清真禁忌食品混放经营;德令哈市规范市场主体使用民族文字,各大超市设置清真食品温馨提示牌。

  海西州结合邮政网点分布广、客流多的实际特点,借助邮政平台,创建了“消费投诉邮政绿色通道”,推出了“消协为投诉者买单,邮局代投诉者走路”的投诉模式,进一步畅通了投诉渠道。偏远地区的农牧区群众如遇到消费纠纷,可直接到就近的邮局网点填写投诉书,免费寄至州消费者协会。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海西州各族儿女汇集民族团结的滚滚洪流,凝聚跨越发展的磅礴力量,在这片土地上,绘就了一幅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的壮美画卷,奏响了一曲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最美和声。(作者:省天顺)

      荣誉榜

  团结发展的加什科村

  “他家里草山多,所以才有钱啊!”你可能经常在牧区听到这样的话。好像是约定俗成,在一个牧业村或者牧业点,但凡谁家的草场面积大、草料质量好和有虫草,那么这家人肯定是村子里比较富裕的一户。

  所以长期以来,许多农牧民都对自家的草山或草场看的比较重,期间也发生了不少你争我吵,为了一块地、一块田,争的头破血流的也不在少数。

  加什科村西临海西乌兰县、都兰县,北接共和县黑马河、石乃亥乡,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切吉乡的一个牧业村,草场面积约9500公顷,存栏9.8万只各类牲畜,数量众多的牲畜和广袤的草场面积让这里也逃脱不了各类草场纠纷。

  “以前,村里的人们就盯着眼前的几亩草场,根本没有心思去干别的。”村党委书记南新友说。据南新友回忆,在草场矛盾纠纷严重的那几年,村里人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草场纠纷,在村门口经常会有人打听“是不是又和哪个村打起来了?”2002年,南新友担任了加什科村的党委书记,他决定先要把这件事情给解决好。

  为了化解矛盾,南新友经常到邻村的村民家里串门“攀亲戚”,和邻村书记“做朋友”。就这样几年下来,加什科村和周边村子的草场矛盾一件一件的被解决了,在加木耐海地区至今还放有当年加什科村和乌兰县茶卡镇那仁村、扎布什村、夏艾里沟村的友谊石碑。

  “因为草场纠纷,好多草场无人照料,有些都荒废了,再加上分配不合理等原因,草场退化的很厉害。”村主任杨秀说,村里有些人牲畜多,草场少,长期以往就导致了草场环境的压力。

  每年8月份,是草原上最美的季节。加什科村会和相邻的那仁村、乔夫旦村、哇玉村联合举办赛马节,村民们互相送茶叶、哈达,就像亲戚一样欢聚在草原上,共享民族团结的硕果和生活的美好。

  在南新友和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加什科村的草场纠纷越来越少。但是根植于村子发展的脉络,草场的利用和保护依然是个问题。

  2011年,加什科村成立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试着发展牛羊规模化养殖,许多村民们把自家草场上的牛羊赶进了养殖场。几年下来,加什科半细毛羊已经在周边地区家喻户晓。

  如今,加什科村的合作社已有718人入股,存栏羊30000只。看着高标准羊棚里进食的羊,南新友高兴地说:“虽然今年羊肉价格不是很理想,但我们应该把眼光放长远点,你看现在村里人都在畜棚里养牛羊了,这样也就缓解了草场的压力,保护了生态环境。”

  如果说,加什科村原本是个靠原始的畜牧业维系生产生活的“死脑筋”,那么现在它便是生态环境保护与村子发展相辅相成的多元村,生态环境保护非但没有成为村子的负担,更多的是让村子有了发展的路子。

  这几日,南新友正在村党员活动室忙着做牦牛丝绸之路景点的方案,打算依托村子原生态的特点来发展绿色旅游,让村子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让村民越来越富裕。(作者:苏烽)

      心声

  让“人和”成为“一杆秤”

  俗话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不仅仅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融洽,更是一个地区安定团结,发展经济,建设美好家园的根基。

  在乡村、在小区、在企业、在市场,在每一个家庭里……放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广袤大地,民族团结的主旋律贯穿了整个州情,实践证明民族团结给海西带来了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民族团结也有利于海西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

  民族团结是什么?是“都是街坊邻居,谁家能没有个事,互相帮帮,问题就解决了,困难就过去了。”;是“有了乡村和谐安定的环境,才能发展经济,走向致富的路子。”;或者是社区居委会搭建的少儿课外平台、老人关爱平台、志愿服务爱心平台、民族连心平台、文体平台……

  普通的人,朴实的话,可这里面包涵的意义却令人深思。海西有了“人和”的发展之脊,民族团结就有了根基、发展就有了方向、工作就有了动力。单独的“人和”缺乏力量,无数个“人和”却能创造奇迹,只有让民族团结的光辉照耀海西的每个角落,才能赢得“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环境,才能创造出“人心齐、泰山移”的奇迹,才能为柴达木的灿烂明天,凝聚力量。

  加强民族团结,共同发展致富。这不仅仅是海西促进民族团结的考量标准,也体现出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是否围绕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困难和问题,是否坚持了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的心中的“一杆秤”。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如今,群众对于民族团结这“一杆秤”,让海西的党员干部用战略的眼光,坚定的决心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高度重视解决各族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谋群众之所需。(作者:洪玉杰)

   身边的感动

  我心中的红军老阿奶

  20多年前,我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镇当车卫生院做医生时,曾接诊了一位回族老太太,她就是红军女连长杜正英。

  当年,杜正英步履蹒跚地走进卫生院,要求我给她开一片去痛片,她说她经常头疼,这药一吃就好。老人家脸上布满皱纹,但精神饱满,目光坚毅、仁慈。

  接诊寒暄中我得知她是四川达县人,名字叫杜正英,26岁时参加了红军长征。没想到就是这一遇,让我和这位红军老奶奶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让我对红军长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贵德县志记载,我认识的杜正英老人正是红军西路第四方面军手持双枪,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红军女连长。

  知道了她的身份后我对杜正英老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通过多方打听,我打听到老人的住所,决定登门拜访。

  那时的杜正英老人虽然已83岁了,但精神抖擞,衣着整洁、身体硬朗。

  老人的房间里有一排照片,记录着她曾经的故事。杜正英老人说,长征结束后她结婚生了两个女儿,但受不了丈夫的打骂,离了婚,一个人生活。后来我从当车卫生院调到县上,就经常去看望她老人家。久而久之,我和老人便熟络起来,我的生活中也多了一位红军“阿奶”,帮阿奶提水、浇地、晾晒被褥,这是我每次去阿奶家习惯做的事了,还不定期给阿奶测血压,感冒了送感冒药,肚子不舒服送去助消化的药,感冒严重时用自行车将她带到卫生院输液。

  在与阿奶相处的这些日子里,我最难忘的便是她无时无刻所具有的红军精神。记得当时阿奶居住房子是老式的房子,木门关不严,窗户玻璃缝隙大,房屋四处漏风,冬天特别冷。

  当时就有人建议老人去县上说说,要个好点的房子住。但老人说:“当年打仗的时候大冬天蜷缩野外,风吹雨淋,都抗过来了,这点困难算什么,再说国家有困难,不能再去麻烦领导。”

  听到阿奶的这番话语,我不禁热泪盈眶,这就是以苦为乐红军战士的本色啊!

  再后来,县上特批准修建了四间上房的一个庄廓奖励给了阿奶,安抚了一个老红军曾经磨砺、受过伤痛的心。

  光阴荏苒, 2007年,100岁的阿奶由于全身器官衰竭,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在我和阿奶这些年的相处中,她与一般女人所不一样的特有气质、她教育子女的方法,无怨无悔的思想态度、勤劳吃苦简朴的生活作风,深深的留在我脑海里。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医生、一名晚辈,我被她的红军精神所感染、启迪,她就像灯塔一样,指引我远航前行,我心中的老红军阿奶,我永远深深地怀念您!(作者:周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