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迎着“飞地经济”的劲风张开双翼蓄势而“飞”

17.02.2020  15:32

  从高空俯瞰,坐落于瀚海戈壁之上的海西“飞地经济”工业园区,蔚为壮观。刘法营 摄

  早春时节的辽阔瀚海戈壁,虽然依旧寒意逼人,却挡不住风信里已经传递出春天的消息。位于德令哈工业园内的海西飞地经济园区,在早春的劲风里蕴籍力量,在充满希望和期待中,向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收官的关键赛段开始了冲刺的里程。

  坐落于德令哈工业园的怀抱中、占地400公顷的“飞地经济”产业园区,在争分夺秒中,这座饱含重托、饱含期待、饱含美好愿景和希望的崭新园区,已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这块资源富集、产业多元的沃土上拔地而起。

  这座园区的建成,吹响了以“飞地经济”的发展壮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推藏区脱贫攻坚,保护生态环境,为新青海建设提供强力支撑的集结号;

  这座园区的挺立,绘出了有利于拓展发展空间,促进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产业的集约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路线图;

  这座园区的坐标,标出了发展“飞地经济”的目的是向高处飞,向富的目标飞,向美的地方飞,飞出价值、飞出效率的“金色航线”。

   海西,以使命和担当精心编织“飞入”的“鸟巢”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西州委、州政府和柴达木国家级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扎实把全省发展‘飞地经济’助推藏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落实贯穿到推进的全过程。把‘飞地园区’建设作为实现六州藏区互利共赢、同频共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抓牢、抓实、抓好。把这一重点工程,努力打造成为拓展发展空间、实现优势互补、深化改革开放、融合产业发展的示范工程,为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新活力、新动力。”海西州委副书记、州长孟海对推动“飞地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发展“飞地经济”,无疑是在创新的理念中延伸出来的创新路径,也是我省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在多方援助的支持下,奋力走出贫困,续写出面向未来的华章。

  面对实现脱贫以后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要求,面对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新任务,面对自然条件形成的天然制约,发展“飞地经济”已经成为我省各州资源互补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发展“飞地经济”的舞台上,发挥“主角”和担纲作用,海西都显示出自身的优势。

  作为四省区交往的核心区域,海西州占据着明显的区位优势。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资源富集、唯一布局在青藏高原上的循环经济产业试点园区。随着海西州全力推动各重点工业园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园区承载能力得到了全方位提升。业已形成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炭综合利用、金属冶炼四大传统基础产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生物、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五个千”产业集群正在加速形成,十二个特色产业基地框架已见雏形。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域整体脱贫,成功创建成为国家民族团结示范州,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正在向示范区迈进……这一切,都为海西州在发展“飞地经济”中领先排头占据了先机、做足了“功课”。

  其实,在此之前,海西州已经在探索中书写出“飞地经济”的“模本”。

  2013年7月,青藏两省区签署了《关于建设格尔木藏青工业园区的合作框架协议》,依托西藏特色矿产资源,构建以铜、铬、铅、锌等资源深加工和盐湖化工两大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产业和物流商贸产业为支撑的“一体两翼”产业体系。至2018年底,藏青工业园注册企业已达238家,累计完成投资43.16亿元,实现产值146.38亿元,创造税收20.52亿元,其中,格尔木市获得税收分成5.53亿元。目前,藏青工业园区正在推进40万吨阴极铜、60万吨铅锌冶炼项目,预计总投资181亿元,建成达产后将带动2400人就业,年实现销售收入197亿元,实现税收7.8亿元。

  藏青工业园的发展,跨越了隔山隔水,破解了西藏经济发展中自然条件的制约,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以“飞地经济”的典型模式,实现了青藏两省区优势互补、互惠共赢、共同发展。海西作为其间的桥梁和纽带,已为发展“飞地经济”在探索中积累了成功经验。

  历史的选择,将在未来得到验证,而海西在今天围绕发展“飞地经济”所付出的一切,也都是为了整个青海藏区迎来“春华秋实”。

   海西,为“飞地经济”注入深情和勇毅

  “选择海西作为全省发展‘飞地经济’的‘飞入地’,饱含着省委、省政府对海西的高度信任和重托。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一盘棋’意识,以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把全省发展‘飞地经济’助推藏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落到实处,扎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为我省全面脱贫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海西力量’。”海西州决策层的共识,凝聚着海西州推动“飞地经济”向前发展的信念和力量。

  借助藏青工业园“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和经验,依托柴达木资源禀赋形成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海西全力以赴为发展“飞地经济”从诸多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已经能够承载起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及省内各州产业项目落地建设,目前,海西发展“飞地经济”已呈现良好开端。2019年3月,海西州与果洛州就“超低环温空气源热泵机组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目前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有望成为最先在“飞地园区”落地项目。

  虽然寒风凛冽,已成格局的“飞地经济”产业园区,如敞开的怀抱,在冬日里释放出暖意和潜在的活力,正在为孕育一个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春天”积蓄着力量。

  据海西州相关部门人员介绍,发展“飞地经济”,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在平等协商、自愿合作、责权对等、利益共享基础上,达成发展共识。充分发挥海西州作为“飞入地”在资源、区位、产业、交通、资本和“飞出地”在对口援建、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共同优势,共同确定“飞地项目”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办法,实现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合作紧密的发展格局。为了助推全省藏区脱贫攻坚,在“飞地园区”落地的“飞地项目”建成投产后,税费收入前五年全部返还项目“飞出”各州……

  由此显示出,海西州作为全省循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资源富集区和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为推动全省藏区脱贫攻坚和决胜全面小康,亮出的担当、扛起的使命。以发展“飞地经济”作为新的契合点,为新青海建设提供“海西支撑”的坚强信念。

  置身海西华汇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区域,在这里为新能源产业生产的风机塔筒等配套产品正源源不断外送。在采访公司总经理金红祥时,其中涉及到“飞地经济”的话题,他说全省发展“飞地经济”助推藏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在海西召开时,出席的领导和参会人员曾到公司现场观摩。在他看来,在海西搭建发展“飞地经济”平台,无论是产业基础,还是发展环境,海西都堪负重任。他们作为从浙江招商引资的企业,正是瞄准了海西的资源优势、产业融合发展和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公司之所以能有良好发展,对海西的选择密不可分。现在,围绕发展“飞地经济”,海西州推出了措施更得力、政策更优惠的系列举措,坚信“飞地经济”会从这个更高的平台上,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取得更优更好的业绩。

   海西,为“飞”向辉煌彼岸击楫前行

  立于高处眺望,德令哈工业园内的众多企业,虽然星罗棋布却又疏密有致,俨然是一个“各立门户”而又息息相关的“大家族”。置身其间的“飞地经济”产业园区,因是“大家族”中的“新生儿”,无论是占地规模,还是规划建设层次,都显得与众不同。

  “之所以对‘飞地园区’选择高规格建设,完全是出于对‘飞地产业’能够在这里取得快速发展着想;出于对援青各省在资金注入、物资支撑、项目援建等方面的支持显现的情谊倍加珍惜,实现援青由‘输血’向‘造血’产生实质转变考虑,进而推动六州藏区借此平台实现高质量发展。”相关人员的介绍,说出了海西州不计成本,矢志推动“飞地经济”跨越发展的信念和力量。

  此外,为给“飞地经济”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显化“壮筋骨、通经络、活血气”,并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增强吸引力,形成“飞地经济”魅力,做到“一起飞”,实现互补、合作、共赢。海西州以真情实意推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依托海西现有“一区五园”基础条件,“飞地园区”用地由德令哈工业园零地价提供400公顷土地,用于单独建设“飞地园区”。各“飞地园区”办公场地由德令哈工业园无偿提供。园区外围配套设施由海西州统一建设。由各州每年从对口援青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飞出地”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对各“飞地园区”引入的项目,海西州优先安排水、电、路、气等项目保障要素,并引入直供电改革试点,享受国家支持民族地区、资源型地区发展,以及海西州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全部优惠政策;

  ——鼓励通过多元投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探索设立“飞地项目”建设基金或产业发展基金。强化政银企对接,鼓励金融行业加强对“飞地园区”的金融服务;

  ——“飞地项目”从业人员的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纳入海西属地管理,以解后顾之忧,用工岗位优先招聘各州就业人员;

  ——海西州各相关部门将开通“绿色通道”,简化审批流程,全力以赴协调解决“飞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竭尽全力为全省“飞地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海西州围绕发展“飞地经济”开展的“软硬件”建设产生了巨大吸引力。省内五州就产业融合发展与海西州相继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携手营造一个“飞地经济”发展的春天。

  在海西集中发展“飞地经济”,是省委、省政府积极应对发展新形势、新常态、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突破区域经济发展瓶颈的重要探索和尝试,将为全省发展增强内生动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赢得更大发展空间,创造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巨大激发效应。架起“飞出地”和“飞入地”对接融合桥梁,对于“飞出地”的各州来说,利于弥补发展空间不足,“造血”助推藏区脱贫攻坚;对于“飞入地”的海西而言,利于资源综合利用、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约发展——一张“双赢”之牌在海西即将塑造出来。

  “飞地经济”风潮正劲,羽翼丰满的海西正张开双翅,蓄势而“飞”。

  伴随着2020年的来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青海将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如何助力我省辽阔藏区脱贫攻坚,确保在冲向全面小康的征途中不落伍、不掉队,在奋起赶超中跑出“青海速度”、跑出“青海力量”,发展“飞地经济”势在必然。

  在海西的瀚海戈壁精心构筑“飞地经济”的“大本营”,带动我省藏区共赢发展、为新青海建设提供强力支撑,海西再现了作为我省发展循环经济主战场、全省经济发展“压舱石”和“稳压器”的使命和担当。海西州结合对口帮扶和对口合作形成的集聚优势,以及全省“四区两带一线”区域经济布局,把支援地产业转移项目和各州因资源配置、环境承载、规划限制、产业配套等不适宜在当地建设的项目,飞入“飞地园区”,促进项目向优势产业区域集中,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赢发展,无疑,也将成为海西州在新时代书写的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的“神来之笔”。(刘法营)

国家10.49亿支持我省启动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
  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紧抓“十四五”开局机遇,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时代目标,科学谋划项目储备,主动加强汇报衔接,全力以赴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教育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经积极争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我省教育强国推进工程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10.人民政府
甘青两省政协就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开展联合调研
  8月2日至6日,青海省政协应甘肃省政协的邀请,人民政府
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召开
  8月6日,省总工会召开全省快递员群体交流座谈会,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