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都市报调查:西宁市民交通陋习

02.12.2014  11:48
核心提示:     过马路无视红绿灯 众多市民想走就走   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记者在省城多个路口调查发现,每半分钟就会出现一次“组队”硬闯红灯的人

  

  过马路无视红绿灯 众多市民想走就走

  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记者在省城多个路口调查发现,每半分钟就会出现一次“组队”硬闯红灯的人,只有少数市民会耐心等待过马路。10分钟之内,一个路口竟有上百人闯红灯。

  南关街与长江路交口不走天桥偏跟车抢道

  11月28日19时05分至19时15分,记者在长江路与南关街交口处看到,此处并没有设置斑马线,但大部分行人不会通过天桥过马路,而是从南关街西侧直接横穿马路至长江路西侧管理站车站附近,10分钟时间里,有104人闯红灯,有15人在红灯仅剩10秒时,一路小跑穿过马路。

  五四大街与交通巷交口10分钟内竟有98人闯红灯

  11月29日12时20分至12时30分,恰逢中午人流高峰期,五四大街与交通巷交会处,人流量大,公交车、小汽车等车流集中。10分钟内,竟有98人闯红灯。面对行人的“勇往直前”,机动车为了避让行人不得不减速,整个路口秩序顿时有些混乱。

  长江路与五四大街交口每分钟20多人“想走就走”

  由于该路口斑马线绿灯时间为24秒,等待时间99秒,红绿灯形同虚设,12月1日10时40分至10时55分,15分钟时间内,有135人闯红灯,而等到绿灯时通过的仅有3人。一名女士原本在犹豫张望,看到前面的大部队已经走了,于是她也忽视了交通规则,匆匆跟了上去。

  行人:司机开车七陋习

  开车闯红灯、不打转向灯、逆行、拿手机打电话、喇叭按个不停……记者调查发现,在行人眼中,司机的交通陋习太多,归类一下可以分为七条。

  陋习一:随意穿行

  有车辆在两个路口以及宽阔路段胡乱穿行。遇到前面堵车,为了赶时间,有司机会加塞儿变道。胡乱穿行的车辆,往往都会让其他正常行驶的车辆难以行驶。

  陋习二:长摁喇叭

  交通高峰时段,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混在一起,绿灯一亮往往是前面的某辆车没有及时前行,后面的车辆就长时间开始摁喇叭催促,一部分司机看见堵在前面的车辆迟迟不走,就将喇叭当成了不满的发泄工具摁个不停。

  陋习三:不用转向灯

  有司机变道没有使用转向灯,搞得后面的司机手忙脚乱。在南大街与夏都大街交会的路口,左转的车辆中,连续七辆车没有开转向灯。

  陋习四:司机乱停车

  记者发现在南大街与宏觉寺街交会处的斑马线上时有停放的私家车辆,给过往的市民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路过的市民表示,周一至周五早中晚的高峰时段,车辆互相之间挤得不行,往往让别的行驶车辆无法通过。

  陋习五:司机随意开车门

  记者发现,在长江路与南关街交会的路口,很多司机停下车后会突然打开车门,不注意的行人会撞在车门上。

  陋习六:车辆经过斑马线前不减速

  即使有交通指示灯显示,记者发现在两个路段,仍有很多司机因为各种原因,经过斑马线前不减速,给行人和车辆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陋习七:司机开车打电话

  红灯亮起,一辆小型货车在等红灯的间隙打电话,随着绿灯亮起,任由后面的车辆按喇叭,该车司机也无动于衷。半个小时内就有近20位司机一边打手机一边开车,在十字路口,甚至有司机一边打着电话一边打着方向盘急速转弯。

  司机:行人最大陋习是乱穿马路

  12月1日,记者采访多名驾驶员发现,司机眼中行人最大的交通陋习就是乱穿马路。

  开出租的杨师傅说,很多行人除了闯红灯之外,还喜欢冲绿灯,也就是眼看着绿灯还有哪怕1秒就转红灯了,也要冲出去过马路。

  “在西关大街纺织品大楼附近,经常看到很多人翻栏杆,有一天晚上,一个小伙翻栏杆的时候,摔了下去,半天才起来,要不是路过的车车速慢,早都没命了,放着过街天桥不走,非要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跑货运的司机小谢说。

  不少驾驶员表示,虽然行人闯红灯的行为相当让人痛恨,不过作为驾驶者还是需要注意避让。

  记者观察:近三成司机未系安全带

  11月30日,记者来到五岔路口,观察通过此路段的100辆汽车,其中驾驶员不系安全带的有28人;副驾驶不系安全带的有86人。

  随后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经常驾车的市民,发现不系安全带的司机分几种类型。一类是“缺乏主动意识型”。这类司机需要交警监督。一位司机告诉记者,现在没有检查的,就没有系,等检查了,一定会系上。第二种类型是“安全意识薄弱型”。一些司机认为,自己开车开得慢,不系安全带没有事。另外一种就是“感觉不舒服型”。很多身材较胖的司机不愿意系安全带,认为安全带勒着肚子很难受。

  记者在调查时发现,现在很多轿车不系安全带会有提示音,但是有部分市民为了逃避系安全带,使用“安全带插扣”,当插上了插扣后,安全带未系提醒系统将不再起作用。

  ★★相关新闻

  走近交通事故“伤残车”

  12月1日,冬日的阳光有气无力地照在一辆辆汽车上。停车场内,几百辆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三轮车、小轿车、大卡车静静地等待主人。

  一声声狗叫声,打破了西宁市城北区一处停车场的宁静。一辆黑色的越野车被拖车拉走,送往修理厂。而这个停车场就是专门用来停放肇事车辆的。

  碰撞、挤压、撕扯、燃烧,让众多车辆面目全非,一辆汽车的挡风玻璃深深凹陷,凹陷处的两个大洞让人触目惊心。

  一辆辆汽车,落满灰尘的挡风玻璃,被雪水冲洗成了大花脸。那些长时间没有挪动过的车轮,病怏怏地趴在枯草丛中。驾驶室内,鲜艳的红色挂件依然醒目,似乎车主人刚刚出了趟远门。

  没有引擎声,没有鸣笛声,这里一片寂静,寂静得让人有点发慌。如不是偶尔的狗叫声,或者拿着单据来提车的车主,很多人会忘记这里的存在。那些支离破碎的“伤残车”,背后都有一段惊心动魄的经历,鲜血、疼痛,甚至生命,刺痛了一个个家庭。

  年迈的父亲、柔弱的妻子、顶梁柱般的丈夫、还未成年的孩子……寒冬、荒草,静静的“伤残车”,诉说着交通事故的伤痛,尽管倾听者只有附近的“伤残车”。有些车主人永远也回不来了,再也无法触摸熟悉的方向盘;再也不能送孩子上学;再也不能拉着家人兜风了。

  狗叫声再次响起,又有人来提取交通事故的车辆了。只是,提车人会记得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吗,提车人会好了伤疤忘了疼吗?那些忙忙碌碌的人们会记得“交通事故猛于虎”这句警示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