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法涉诉信访走上法治轨道:我省司法改革亮点系列报道之二

20.11.2014  00:35
核心提示:  以逐步实现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法制化为目标,以完善信访制度,畅通群众信访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为抓手,改变经常性集中交办、过分依靠行政推动、通过信访启动法律程序的工作方式,把解决涉法涉诉信访

  以逐步实现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法制化为目标,以完善信访制度,畅通群众信访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为抓手,改变经常性集中交办、过分依靠行政推动、通过信访启动法律程序的工作方式,把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纳入法治轨道,由政法机关依法按程序处理,依法纠正执法差错,依法保障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公正结论,保护合法信访、制止违法闹访,努力实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实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与维护司法权威的统一。

——《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实施意见》之总体思路

   随着社会变革,涉法涉诉信访已经逐渐成为重要的社会不稳定因素。据此,我省为改革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提高涉法涉诉信访问题法治化水平,进一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今年3月份,制定实施《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依法纳入法治化轨道。

  新格局正在形成

  这是一起信访事件依法导入司法程序的案件。

  今年7月20日,冶某因扰乱单位秩序,公安机关根据治安处罚法,行政拘留十日。冶某不服公安机关的处罚,上访至省公安厅。省公安厅接访人员劝导冶某,公民对国家机关作出的行政决定不服的,应当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冶某当场表示接受建议,依法维权。

  《实施意见》对依法处理涉访涉诉信访问题制定了依法实行诉访分离、依法导入司法程序、依法规范办理流程、依法完善退出机制、依法开展司法救助五大工作机制。与此同时,对提高执法司法能力、畅通信访渠道、完善领导体制机制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据统计,截至目前,省直政法部门制定了28个工作制度,今年上半年,各级党委政法委共登记涉法涉诉来访597件次,同比下降24.3%。各级政法机关共登记涉法涉诉信访案件1330件,同比上升21.4%;共受理案件634件,同比上升22.2%。各级检察机关受理各类举报、控告、申诉等来信来访981件,同比上升31.9%;办理不服民事裁判申请监督案件157件,同比上升60.2%;办理不服行政裁判申请监督案件14件,同比上升40%。

  从这不难看出,群众到党政信访部门反映涉法涉诉问题的少了,选择司法程序解决问题的多了,依法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新机制、新格局正在形成。

  司法救助解民忧

  依法开展司法救助作为《实施意见》的五大工作机制之一,5月份,我省出台《青海省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建立了对因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害,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的当事人,予以国家司法救助制度。

  根据规定,对因执法问题给当事人造成伤害或者损失,依法纠错、补偿;对刑事案件丧失破案条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赔偿不能到位,追究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等民事执行案件无财产可供执行,交通肇事等民事侵权行为无法获得赔偿,造成受害人及其亲属生活困难的,按规定给予司法救助。对司法救助后仍然存在实际困难的,纳入民政救济、社会救助范围解决。

  我省某县的许家和马家是同村村民,两家素有矛盾。2012年2月22日下午,两家因琐事发生争执,许家父子将马家夫妇打成轻伤。经法院审理,许家父子被判缓刑,并赔偿马家夫妇的相关费用。马家夫妇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经过上诉、重审、再上诉、维持原判。马家夫妇依然不服,于2013年8月,开始四处上访。

  究其原因,马家夫妇对许家父子的刑事处罚与期望值相差甚远,造成心理失衡;马家夫妇家庭困难,无力负担后续治疗费用。据此,省上启动司法救助,从省、市、区三级法院筹款,对马家夫妇进行司法救助。马家夫妇表示不再申诉上访,今后的治疗费,待产生后,按照诉讼程序合理提出诉讼。

  日前,省委政法委协调省财政厅拨付救助资金252万元,严格按照程序对102件案件132人进行诉法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