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里,有条亮丽的灯带

10.03.2017  20:37

  青海新闻网讯  入夜,在西宁市五四西路西口驻足仰望,总是能看到黄河公司办公楼有两条亮丽的灯带在深夜灼灼发光。“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敬业、奉献、高效、超越”,一下电梯,挂在12楼楼道的展板上的几行字非常夺目。顺着清脆的键盘敲打声寻去,会计核算中心的几间办公室依然灯火通明。

  她们是一个特别的集体:男女比例失调,60名员工中有女工42名,占比高达71%;年龄悬殊巨大,最大的即将退休,最小的是95后。

  她们是一个能干的团队:从最初32人负责12家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管理资产436亿元,发展到现在60名员工管理资产624亿元,占黄河公司资产总额的79%,管辖单位达37家。

  她们是一群奉献的女人:无论元旦还是春节,在每个家庭最需要女主人的时候,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让她们的节假日变成了加班日,男主人在家忙里忙外,她们在工作中迎接新年。

  “刚性”女人的柔性管理

  “数字的磨励会使我们财务工作者变得谨小慎微”,运玉贞说,“我们既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在严格管理、加强监督的同时又要做好热情周到的服务,在严格管理时不失笑容,要加强监督时不忘提醒,在热情服务时不失原则,这就是我们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标准。”

  运玉贞,高级会计师,会计核算中心主任。工作时的她严谨、严肃,甚至严厉,可工作一结束,却马上可以和你聊时尚、谈生活,是个爱美爱笑的70后。她大学毕业后就走上会计岗位,悠悠岁月的磨练,平淡生活的熏陶,使她对财务工作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管理方法。

  企业文化,在大多数人眼里很“虚”的一种东西,在运玉贞看来,却是部门管理的最好方法,“企业文化虽不能即时产生效应,但却是整体效能和素质的综合体现。”

  会计核算中心自2012年成立以来,随着财务管控的单位不断增加,业务单位从生产经营延伸至基本建设,产业板块也由单一的水电板块发展到新能源发电、热电等多个领域。来自不同单位的财务人员聚集到一起,管理的难度也逐渐增加。

  “这样一支庞大的财务队伍的管理不仅需要制度的约束,更需要文化的深入人心。”运玉贞告诉记者,“只要有员工进入中心,就有无声的东西去感染他,使他自觉自愿为公司发展出力。”

  “文化要软,制度要硬”,运玉贞的管理细节体现在方方面面,“我们既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我们在严格管理、加强监督的同时又要做好热情周到的服务,在严格管理时不失笑容、要加强监督时不忘提醒、在热情服务时不失原则。”

  基础管理年、精细化管理年、管理提升年、文化培育年、创新创造年,这是会计核算中心2012年起根据不同成长阶段,确定每年最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主题,“2017年是我们的‘突破提升年’,递进式主题管理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推动了中心管理水平逐步提升。”运玉贞自信地说。

  自中心成立以来,集中管控的业务单位增长了175%,人员增长仅为50%,这是运玉贞充分整合人力资源,实行专业化、集约化财务管理模式的成效显现。

  编写《业务标准、处理标准、服务标准》三大标准,提高服务水平和财务管控能力;

  编写《业务风险点及防范措施》,使财务监督关口前移;

  编写《工作业务考核管理细则》,制定具体详细的奖惩细则和标准;

  采用“事前+事中+事后”的方式,实现调研沟通工作的闭环管理;

  ……

  一部部硬性规定,一项项切实可行的举措,精确地衡量着每位员工的工作业绩。

  “快乐工作,快乐生活”的工作理念,引导着她的员工在工作和学习中积极创新,寻找快乐。

  “你觉得这笔业务,在处理方法上有哪些问题?”、“今天我要讲的是在报销账务时,需要注意的重点。”……

  这是会计核算中心创新培训方式,开展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并融入互动提问、情景模拟等多种方式所开展的培训。“这样的培训我喜欢,有意思!”一位新入职的员工兴奋地说,“对我顺利接手工作太有帮助了!”

  运玉贞对管理很严,对培训抓的更紧。会计核算中心每年都会举办笔试和台试两次业务考试,每月集中授课,每个部室定期挨个上台讲课。

  “中心领导和我签了责任状,职称考试过了有奖励,没过要处罚,压力山大啊!”员工赵洁感叹道,“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运总这是为了我们今后的路走得更加顺畅。”

  几年来,中心领导和每位符合条件的员工都要签订职称目标责任书,督促员工自我加压、自我学习。目前,中心职称比例达到45%,其中高级职称5人,会计师17人,助理会计师5人。

  “财务干久了,思维固化,但她总是能提出更好的建议,每次听到她的想法,我就想,我咋就反应不过来呢?她还懂得如何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她这人,对工作绝对是100%投入,她的这种精神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

  “工作上很严厉,但每次到年底考核时,她又总是会心软,问我是不是考核的有点重了啊?”

  ……

  让会计核算中心的员工谈谈她们心目中的运玉贞,大家七嘴八舌说个不停,一个严谨严肃又内心柔软的优秀女性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我很感恩我的团队,感谢她们任劳任怨的付出。”运玉贞提起她的员工,对记者说“每一个人都可圈可点。”

  “既然选择,就热爱它吧!”

  2016年12月31日,天色慢慢暗了下来,寂静的办公大楼里突然传来一阵阵爽朗的笑声。走进903办公室,办公桌上堆得玲琅满目,同时映入眼帘的还有一群正在忙碌的人们,大家忙得井井有条,各司其职。这是在忙什么呢?

  会计核算中心的员工们每年都以这种特有的传统迎接新年的到来,在2017年春节前才圆满结束的财务决算中,她们共梳理业务21000余笔,装订440余册会计凭证,编制决算报表24套共2304张,撰写24套决算编报相关说明,每一套说明都包括财务情况说明书、报表编制说明书、财务专项说明和会计报表附注等19种材料,共计456份。

  这只是她们工作的一个缩影,她们到底有多忙,让我们用数字来说话:59名员工不仅要完成37家单位的全部财务业务,还要处理党、团、工会的财务工作,配合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任务,如果按照不实行集中管控的内控要求计算,这些工作需配置财务人员140人。

  “一到年底,每天签字签的我手抽筋。”核算室主任李敏笑着说。这位雷厉风行的“铁面”主任是业务高手,她管理的核算室也是会计核算中心的人才培养基地,所有新来的员工都要去核算室接受三个“三个月”的入职教育。从熟悉全公司概况,学习规章制度开始到体验工作,熟悉具体岗位业务,最后进行考核是否符合岗位要求。 “完成这九个月的历练,一个孩子的步子就起稳了,才会跑得更快!”运玉贞形容到。

  “缺乏对财务工作的认识,我们到站上去进行资产盘点时,会有人对我们冷眼相看,‘资产是我们的,你们盘什么盘?’”说起资产盘点时的经历,资产室副主任杨凌英有些委屈。2016年,资产室4名员工历时5个月完成了15万项资产的盘点,总结归类出16大项共计80多页的盘点结果。“我们今后要加强对这方面工作的宣贯力度,争取更多的支持。”面对不解,杨凌英不埋怨、不推诿,从自身找问题、想办法。

  “有一次连续加了好几天班,周六,王婷突然端出来一个自己做的大蛋糕分给我们吃,我们都觉得好暖心啊!”原税务室主任,现财务共享中心主任汪小蓉说起自己部门的员工,有些激动,“作为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试点单位之一,我们在2017年要实现全公司范围内所有单位的财务共享。一条谁也没有走过的路,我们一起火力全开。”

  “不仅财务干得好,综合事务干得一样好!”运玉贞告诉记者,综合部主任王青丽是个顾大局、识大体的人,她总是会兼顾方方面面的利益,创造融洽的工作氛围。自主自强的母亲,虽没有长期的陪伴,但潜移默化间,往往会教育出独立、懂事的孩子。还在上小学的可可,是王青丽的女儿,别看年纪小,却已经能给妈妈做饭吃,假期自己去兴趣班学习、练琴、做作业,是懂事又讨人喜欢的小大人。

  一入江湖,不觉烟云。资金室主任张光英转眼已到了退休的年龄,一丝不苟、细致入微,甚至有点钻牛角尖的她,从事的可是“高风险”的业务。2016年,2.2万多笔的业务、46亿元资金,10亿元银行承兑汇票,经过她的手和三级复核,支付准确率达100%,实现“零差错”。

  王秀桂也是一名即将退休的老师傅。2016年她牙科手术大出血,掉了八颗牙齿的她身体极度虚弱,却仍然坚持上班。她戴着口罩,说话漏风,就这样也从未缺席过一次出差加班,跑州县,跑税款从不推辞。“我不说话也行,得把工作干完。”就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让听到的人无一不落泪动容。

  资产室的“老会计”勾宇红虽然并不老,但却患有严重的肩周炎,病痛导致她的肩膀有的时候都很难抬起来,我们经常能看到她在一个肩膀上套一件护衣,忍着病痛坚持完成工作。

  ……

  就是由这样的女人组成的团队,迸发出强大的推动力,使会计核算中心的财务管理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队伍建设一载一个新成果:《综合能源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基于ERP系统构建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框架》《黄河公司水电企业存货管理研究》《ERP系统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分别获得获全国电力行业、青海省、集团公司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窗外是绚丽灿烂的新年礼花,窗内是我们热火朝天的工作景象;电话那头是家人围坐一桌,享受跨年的晚宴,电话这头是我们为节省时间而埋头解决的盒饭;马路上是参与庆祝新年活动路人们欢快的脚步声,办公楼里是我们为提高效率而略显匆忙的走动声……既然选择了,就热爱它吧!”去年才毕业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院的硕士研究生,一个91年的小姑娘王炜如发出这样的会计人生感悟,更道出了会计核算中心全体女工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