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来为何清明总是雨纷纷? 专家:冷暖气流交汇

04.04.2016  11:55

  昨日的风雨雷电齐驾到,给扫墓出行增加不少困难,也印证了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不过逢清明必有雨的传统,古已有之。

   从唐朝开始,清明就会下雨

  唐朝诗人杜牧写下了“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至少说明,从唐朝开始,清明就会下雨。

  《中国历朝气候变化》一书显示:隋唐年间,中国东部季风区呈现“四湿”夹“三干”的特点,四个湿润期为公元590年~640年、710年~740年、810年~820年、880年~900年。

  生于803年、卒于852年的杜牧,828年2月在洛阳中进士,走上仕途。可以说,他年轻时处于中国气候相对湿润的时期,可以推测他从小就有更多的机会体验“清明时节雨纷纷”。不过,他做官以后,中国的气候总体变得干燥。

   新中国成立后,江城清明降雨几率超过60%

  数据显示,从1949年到2015年的66年里,我市有41年的清明节当天下了雨,降雨几率超过60%;2008年有清明小长假以来,武汉在假期三天没有下雨的年份仅2010年。从常年4月中上旬降水日数分布来看,也确实证明江南地区在清明节气期间最爱下雨。

  不过根据我国部分省会级城市1951~1980年、1981~2010年的清明节当天降水次数,发现改革开放后,清明雨少了,但是南方普遍比北方降水次数多。

  进入21世纪后,清明雨又多了起来。特别是北京,2001~2010年清明节降水次数已经和杭州、南京、武汉一样多。尤其是2010年以后,全国总体上清明节下雨的情况似乎还在增多。

   冷暖空气相交汇,清明才会雨纷纷

  一般而言,清明期间北半球的日照明显增强。此时位于西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也加强西伸,西南风开始增大,把海洋上的暖湿空气输送到我国江南一带。但冬季残留的冷空气仍在“负隅顽抗”,这就造成了冷暖空气交汇,产生降水。

  “有句谚语说,三月三,九月九,无事不往江边走。就是说清明这个时候风大,还有冷空气。”省气象专家表示,清明雨主要是冷暖气流交汇形成的。此外,清明降水多以连续性降水为主,因此细雨蒙蒙,也就成了大部分城市4月特有的天气现象。(记者 耿尕卓玛 蔡欣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