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扬“澜湄合作”发展新风帆 ——写在第三届澜沧江—湄公河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开营之际

24.07.2017  12:51

  “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个国家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不仅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也是互利合作的天然伙伴。

  从2015年8月,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理与环保合作”为主题的“国际大学生玉树夏令营”成功举办,到2016年首届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开赛,来自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的六国青年和专家学者齐聚玉树,不断促进六国友好交流和流域共同治理。

  今年,澜湄青年创新创业训练营将让六国学生从问题走向实证、从课堂走向实践、从设想走向行动,再续“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深厚情谊,再扬“澜湄合作”的发展新风帆。

   再续古老河流的当代治理

  “澜湄”,澜沧江—湄公河的简称。起源于青海玉树杂多,流经西藏、云南,从西双版纳出境后改称为湄公河,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共4880公里,最后流入南海。

  地缘相近、文化相通、人民相亲,经济交融,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共饮一江水,已经形成了同呼吸、共成长的命运共同体。保护、发展、繁荣澜沧江—湄公河环境与文化,关乎沿岸人民福祉,关乎各国共同愿景,关乎区域和谐未来。更关乎“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及其付诸实践。

  如果说2015年玉树创建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际大学生夏令营,揭开了澜湄国家青年合作的崭新一页,那么经过两年筹备,“澜沧江—湄公河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赋予了这一项目更多的内涵。围绕可持续发展和人文交流确立了赛事主旨和目标,围绕青年创新创业和国际治理实践确定了比赛规则和程序,激发六国青年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

  坚持聚焦实际、聚焦问题、聚焦创新、聚焦合作的基本导向,精心设计赛制,模拟多边合作的工作情境,引导六国青年思考澜湄流域的实际和未来,为澜湄合作注入青年动力。

  青年是世界的未来,决赛是广阔的舞台。一条古老的河流因为“澜湄合作”,更具普惠性、更加多元、更有共识的政策创新将使青年智慧从“纸上谈兵”逐步“生根发芽”,为澜湄合作奠定社会基础。

  不论是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建设实施,还是保护“中华水塔”坚固又丰沛,都离不开跨学科科学研究的支撑,也离不开各国青年高层次的科普教育,更离不开国际传播和推广,需要全国、全流域的关心、参与。通过澜湄合作,汇聚六国专家、青年的创新智慧和热情,为澜沧江—湄公河源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动力,以青年为主力军寻求互利合作的“最大公约数”。

   再求“一带一路”上的创意比拼

  玉树,是“澜湄之约”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参与者。两年来,我们看到这个项目的不断发展,这个平台、这种氛围,让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国家见证澜沧江源创造的生态服务价值的同时,与国际同行同道,共同搭建一个跨学科、跨领域的国际学术平台,共同推进湄公河区域的高等教育合作、人文交流、青年外交和智库协作,形成水资源合作开发、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的共识、理念和行动。

  两年来,我们越来越能理解澜沧江—湄公河源头对五国人民,特别是年轻人的重要意义。玉树,不仅仅为流域治理和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成为澜湄流域六国文化寻源、体验生态、亲近自然的基地,把青海特有的文化、生态资源分享给大家。六国的青年在玉树的蓝天高原、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中进行文化展演、互相交流。除了支持国际组委会办好创新创业训练,玉树希望六国青年能借助这个平台,更加投入本流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玉树和各地的生态文化建设与环境保护贡献智慧力量。

  紧扣遵循坚持发展为先、依托项目推进、促进开放包容、共促和平稳定的澜湄合作基本主旨,聚焦问题、致力创新、携手行动、共同合作,确立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坚持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三大支柱协调发展,在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农业和减贫五大优先领域开展合作的框架,为澜湄合作发展探索新模式。因为创新,“澜湄之约”流域治理与发展青年创新设计大赛将被长期可持续地推进,因为创新,“澜湄之约”将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流域合作与文化传播品牌,更成为青年合作与创新创业的展示平台。

   再扬“澜湄合作”的发展新风帆

  源起青海玉树,流经中南半岛,汇入太平洋。澜沧江—湄公河作为一条天然纽带,将流域六国紧密相连。在发展繁荣的共同愿景下,齐聚源头共商这条古老跨国河流的流域治理、环保合作与青年使命,深切表达合作意愿和行动共识,“澜沧江—湄公河之约”由此而来。

  两年前,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六国大学生实地探访澜沧江源、共话流域治理与发展,通过协商决定尊重鼓励六国青年的约定,立足长期建设、充实项目内涵。

  “多方合作”正是“澜湄合作”生根发芽的土壤,长达两年的活动筹备周期,不论六国团队内的创新设计项目的合作,还是澜湄流域六国共襄治理盛事,六国的专家学者为大赛注入学术力量和六国青年选手重新组成新的跨国团队开展的创意比拼,“合作”带来的远不止是赛事高效率完成,更是一种六国之间的信任的提升和深厚关系的建立。

  “澜湄合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高效,项目为本。两年间,玉树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间断地推进“澜湄”合作,让六国民众都能感受到“澜湄”合作的具体成果。

  为更好地弘扬澜沧江—湄公河生态文化,玉树为国家乃至世界创造了有益的生态服务,玉树也非常乐意成为澜湄流域六国文化寻源、体验生态、亲近自然的基地。玉树,积极担当起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文化建设的伟大使命,推进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全面开启长澜沧江—湄公河发源地与入海口的链接、争取实现全流域联动,努力把生态优势、文化品牌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国际合作的有效资源。

  其次,更好地引导六国青年实践绿色共享的理念,让包括玉树在内的全流域实现生态建设的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实现更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案例,促进更多人关注澜湄流域的可持续开发和包容性增长。建立与流域各国、各省市的深度合作,促进地方政府与高校、专业机构的有效协作,传播玉树的生态形象、塑造玉树的文化品牌,促进玉树文化、旅游、环保的长足发展,从而成功谱写出“澜湄速度”和“澜湄效率”的华丽篇章。(洪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