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中和大通农民画PK 谁是胜者?
说起青海农民画,不少老一辈青海人都会异口同声说在湟中。然而,近年来大通农民画却又异军突起。“两军”对阵,谁将是胜者?
多年来,湟中县组成了一支由多民族成员组成的上百人创作队伍,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的荣誉称号。
和湟中农民画相比,大通农民画也别有一番情趣。大通以剪纸和皮影著称,大通农民画就是脱胎于当地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
湟中农民画:老树发新芽
西宁市湟中县是一个独特的地方,因塔尔寺而闻名天下,更因酥油花、木雕、唐卡等艺术让外界熟知。这里无疑是艺术的殿堂,从而也孕育了一批批多才多艺的画匠和画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湟中农民画就在北京展出,如今早已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的荣誉称号。
在湟中县,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民们从不缺乏对美的追求,受千百年文化的熏陶,湟中村村有画匠,人人爱学画。上世纪七十年代,湟中县土门关乡青峰村男女老少都画画,许多村民变成了土画家,就连《人民日报》也刊过“青峰农民画”。随着改革开放,湟中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湟中农民画也进入春天。
1983年举办的全国农民画展中,湟中农民画《鸡花图》、《庆丰年》、《骏马驰原》获二等奖。在以后举办的全国及省地美术作品评比中,湟中农民画频频获奖,多幅作品被国家美术馆和国外美术馆收藏。
多年来,湟中县组成了一支由多民族成员组成的上百人创作队伍。华生兰、李宝洲、李宝香、孟熬奎、徐全熙、魏温、晋年旺、何启才、孟友邦、党明汉、窦玉贵、白世莲、韩复兰、郭统玉等,都是创作农民画较出名的画家。尤其是华生兰,她是一位饱经风霜的农村藏族妇女,因为生活所迫,加上独有的天赋,她首先成为一名闻名乡间的油漆彩绘画匠。几十年来,她把生活的磨难化作力量源泉,不停地画画,终于结出了硕果。《鸡花图》在全国获奖,自己也被当选为省政协委员。
然而,由于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湟中农民画似乎有过一段“沉寂期”,可喜的是,目前湟中县农民画家中有了不少年轻人的身影。
湟中农民画【脸谱风筝】作者:窦玉贵
湟中农民画【千古兴舞】 作者:汪国梅
大通农民画:奋力赶超
和湟中农民画相比,大通农民画也别有一番情趣。大通以剪纸和皮影著称,大通农民画就是脱胎于当地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
上世纪70年代初,在大通县文化馆艺术馆员顾军的热心关注下,新天堡村村民、第一位农民画家朱锦忠开始农民画创作。刘成社与朱锦忠当时都是村里的油画匠,走村串户给附近村民油漆绘画箱柜、棺材。1972年,在朱锦忠的引导下,自小喜爱绘画的刘成社走进农民画创作队伍。
受大哥的影响,朱锦忠最小的弟弟朱锦明也喜好绘画,后来考入青海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国画专业。如今,朱锦明已成为一名美术专业教师。业余时间,他仍然要画一些农民画。朱锦明说,尽管大哥英年早逝,但他对我们的影响是终身的。现在继续坚持创作农民画的原因就是想将大哥的事业传承发展下去。“年味儿”十足的农民画《吉祥新春》就是朱锦明的作品。2007年大通农民画被列入青海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此可见,大通农民画虽然较湟中农民画起步晚,但发展势头不可小觑。
大通农民画【散搅团】作者:朱广成
大通农民画【吉祥新春】作者:朱锦明
大通农民画【炉馍馍】作者:朱锦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