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打造湟水河上游生态县

21.04.2015  12:58
  

 

 湟源县人民公园。

   

  西石峡秋色。

   

  封山育林工程。

 

    青海新闻网讯 近年来,湟源县以建设湟水河上游生态建设示范县为目标,坚持不懈地治山治水、植树造林,造林绿化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十二五”以来,湟源县以“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高标准造林等工程为龙头,进一步转变观念,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不断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充分发挥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三大职能作用,使林业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湟源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推动了县域经济社会的文明转型,逐步向湟源生态建设可持续性、跨越式发展迈进。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部门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和全国绿化模范县。

     科学规划  

     不断夯实生态建设基础  

  2000年,湟源县提出了“七大”发展战略,把“生态立县”作为全县“七大”战略之首。在“十二五”初期,提出了努力实现“全省农区现代畜牧业示范县、文化旅游名县和湟水河上游生态建设重点县”的“三县”建设目标。

  【做法】湟源县制定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长远规划,坚持带领群众造林从不间断,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规划,采取防护林、用材林、薪炭林相结合;网带片与乔灌草相结合;人工造林与封山育林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在川水地区以青杨为主积极发展“四旁”植树和农田林网;浅山地区以荒山造林为主,大力营造沙棘、柠条水土保持林;脑山地区以封山育林为主,封造结合,营造桦树、云杉为主的水源涵养林和用材林,从而提高了造林绿化的速度和整体效益,实现了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

  【成效】根据2012年新增林地调查结果,全县共有林地面积108225.79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71.68%,森林覆盖率为29.02%(比70年代增长了16.82%),活立木总蓄积量78.95万立方米。“四旁”植树1153万株,有12万亩的农田实现了林网化,绿化铁路、公路450公里,保持了连续20多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好成绩。

     抢抓机遇  

     生态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湟源县抢抓机遇,以高标准造林、城镇园林绿化、林业产业发展、林业科技技术推广为重点,认真组织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为主的“生态工程”,全县生态建设实现了跨越发展。

  【做法】自2009年以来,湟源县以县城南北两山南山片区荒山为重点,以打造精品工程、亮点工程为目标,高规格、集中连片实施高标准造林。在2010年完成申中乡前沟村、大华镇大华村林改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以林改主体改革工作为重点,林权纠纷调处为抓手,历时3年完成全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新农村绿化实施以来,湟源县以109、315国道及县城周边村庄为重点,结合“百企联百村”、“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等活动,以“绿化乡村、美化家园”为切入点,以小景点园林绿化为主,完成全县7乡2镇74个行政村的村庄绿化建设工作。改变了县城周边及两条国道沿线村庄的生态面貌,为打造“宜居湟源”、“生态湟源”的高原古城新名片夯实了基础;2010年,建立了绿色产业千亩基地1460亩,并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地后期抚育管理工作,推动全县林业产业发展。

  【成效】截至目前,湟源县累计完成高标准造林4.6万亩。项目的实施为加快实现县城南山片区高规格、高质量、连片绿化的目标夯实了基础,成为全省林业重点工程造林观摩点,赢得了省、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大华、波航、申中等乡镇相继大力发展林业种苗产业,全县育苗面积达4500多亩。同时根据周边地区苗木市场及我县林业工程造林种苗需求,将基地部分苗木推向市场,经营户获得收益,自2012年以来基地苗木年均成交额达1000多万元。基地的建设不仅为湟源县及海西、玉树、果洛等高海拔地区生态建设提供优质种苗奠定了基础,也为当地农民开辟了一条增收的新渠道。湟源县育苗产业基地已成为青海西部林业产业发展的重要育苗基地。

      【任务】 2015年,根据省、市下达的林业工程建设任务,湟源县实施公益林高标准造林、“三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5.16万亩。其中:“三北”工程项目人工造林2.5万亩;公益林高标准造林项目人工造林2.5万亩;退耕还林成果巩固经济林建设项目树莓基地建设2147亩;2014年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项目2.0万亩;西宁市南北山绿化三期工程人工造林5862亩,封山育林0.45万亩。新农村绿化10个,其中“美丽乡村”5个。

     全民动员  

     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湟源县结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以南北山绿化为重点,建立全民义务植树登记卡,扎实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做法】湟源县绿化委员会统一组织,对城镇居民的义务植树工作统一规划、划块承包,连续多年义务植树参加率达93%以上。自2001年县城南北两山绿化工作开展以来,全县96个责任单位33个牵头单位将两山绿化工作作为单位干部职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示范教育基地,多形式筹措建设资金,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工作。

  【成效】目前,完成人工造林3.9万亩,栽植各类苗木683.2万株;修建灌溉引水渠2500米、修建蓄水池23个;修建“两山”道路6条共9公里;拉置网围栏6.2万米,修建护林房15座。同时,南北山绿化区总治理面积的51%,使县城南北两山的生态环境状况得到全面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为提升县城品位,发展县域社会经济发挥了重大作用;2013年,湟源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顺利推进,完成“四旁”绿化项目5550亩,2014年完成“四旁”绿化项目1.0万亩,为西宁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夯实了基础。

     生态引领  

     让荒芜的小高陵换新颜  

  湟源县和平乡小高陵村位于县城以南,日月山下,属半浅半脑山地区,总体地貌属于拉脊山地貌,以“八条沟、十面坡”为基本地形骨架,境内多以干旱坡地为主,沟壑纵横、地形复杂……

  【旧貌】七十年代以前,小高陵村是典型的荒山秃岭,森林和植被稀少,加之长期开荒、放牧、采樵等人为活动,使原来就不十分茂盛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岩石裸露、林木残败、草木植被稀少、泉溪干涸、土地沙化严重。

  【改变】小高陵村致力于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坚持不懈地开始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土壤沙化、植树造林、兴修水利、修建梯田、绿化荒山活动。同时促进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有效遏制了土地沙化、土壤肥力恶化的趋势,生态环境走上了良性循环。通过“三北”四期工程、退耕工程、低产农田土壤改造、种植业产业化调整、农区畜牧业建设、优质牧草生产基地建设、农田水利、防洪、人畜饮水等“农、林、牧、水”系列项目的相继启动,极大推动了该流域生态治理进程。

  【新颜】目前,小高陵有人工造林保存面积和封山育林成林面积7762亩,人均3.75亩;新建苗木产业带830亩,“四旁”植树28万株,人均133株;森林覆盖率达42%。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有效推进了流域内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同时也走出了一条干旱浅山丘陵区开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功之路。

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 王建军主持
  5月10日,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水利厅
12.68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全省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我省集中力量推进一批全局性、战略性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近日省财政厅下达资金12.水利厅
我省完成千余名省管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数据录入工作
  为切实做好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年度集中录入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