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辉煌十二五谱写跨越发展新篇章

08.03.2016  08:15

  “十二五”时期,湟源县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牢把握“三县建设”目标和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行县的定位,弘扬“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小高陵精神,付出艰辛努力、破解重重困难,人大、政府、政协工作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谱写了湟源发展史上新的辉煌篇章!

  人大:贴近群众用心履职为民代言

  “十二五”以来,湟源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求实创新,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以聚力湟源发展、实现三县建设目标为根本任务,在开展各项职能工作的同时,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把“一岗双责”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围绕中心,充分发挥监督职能

  强化法律监督,促进民主法治建设——几年来,组织委员和人大代表先后对全县贯彻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就业促进法》、《残疾人保障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等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每年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法院和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督促两院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强化工作监督,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每年听取和审议关于湟源县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和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县审计局关于对县人民政府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加大计划执行力度,加强跟踪服务;围绕年度全县的重点工作,加强重点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几年来对丹噶尔古城开发建设、全县生态建设与保护、重点项目建设、“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等工作情况进行了视察,针对存在的问题,形成视察报告,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审议意见,转交县政府办理。

  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听取和审议了县政府关于《湟源县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法治湟源建设纲要(2013-2020年)》等议案,分别作出了相关决议。建立拟任人选任前供职发言、任前就职宣誓等制度,严格按法定程序票决任免,十二五以来,共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35人(次)。

  尽职履职,积极发挥代表作用

  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提高代表履职能力——邀请代表参与视察、检查、调研活动,不断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提高了代表的履职能力。组织代表参加全县民主政治等评议活动,使代表了解和掌握全县工作大局。

  搭建活动平台,保障代表履行职务——各乡镇成立了“人大代表之家”,挂牌成立了人大代表接待室和联络室,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各项工作制度,密切了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强化了代表的履职责任意识。

  督办代表建议意见,提高代表建议办结率——收到建议意见325件,及时转交县政府办理。在办理过程中,对于重点难点建议意见,承办部门及时与代表进行沟通联系、重点办理。

  创新载体,乡镇人大取得新进展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镇党委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县人大深入乡镇开展调研、座谈走访,了解乡镇人大运行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研究制定了《中共湟源县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镇人大工作的意见》。

  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开展视察前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代表调研能力和议政水平。

  各乡镇人大积极开展视察调研,按期召开人代会,认真审议各项工作报告,充分发挥代表之家、联络室和履职平台等作用,使乡镇代表的议政能力和积极性普遍得到提高。

  湟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绩实现新突破

  “十二五”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和复杂环境,湟源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省市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紧紧围绕“三县建设”目标和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行县的定位,按照市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弘扬“敢为人先、实干善成”的小高陵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以调结构转方式为主线,以上项目增投资为支撑,以惠民生促和谐为根本,县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显著改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十二五”主要指标全面完成、圆满收官,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尤其2015年,是历年来民生投入最多、实施招商引资最多、开复工项目最多成效最明显的一年,环境空气质量为三县之冠,固定资产投资居全市第一,在全省2015年度财政扶贫资金绩效考评中,跻身扶贫绩效考评A级县……这些成绩的取得,受到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优化结构、增强后劲

  综合发展实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84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39倍,年均增长10.1%,人均GDP达16990元,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比重为19.8:43.8:36.4,经济活力和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达1.56亿元,年均增长16.8%,是“十一五”末的2.17倍。组织实施大华水库、中医院医技楼、设施农业等全社会项目689项,累计完成县属固定资产投资166.77亿元,由2010年的14.7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0.25亿元,年均增长27.7%,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健全和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引进并实施招商项目190项,累计到位资金81.35亿元,有力支撑了投资增长。全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开启了加快迈向富民强县的新征程。

  重视三农、提升效益

  农业农村工作成效突出

  饲草、蔬菜、油料等特色作物种植面积由2010年的20.54万亩增加到2015年的28.7万亩,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88%。各类种养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建成蔬菜基地4.7万亩(次)、青蒜苗和包心菜等特色产业村12个、蔬菜温室1159栋、畜棚2.2万栋、规模养殖场85个。土地流转面积由2010年的5.5万亩扩大到15万亩,增长2.7倍。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9个乡镇59个贫困村先后实施整村推进、易地搬迁等项目。整合资金9.42亿元,实施“百企联百村”、“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高原美丽乡村”和“兔尔干新型农村社区”等项目。投入1.93亿元,完成通乡油路、县乡道改造、村道硬化工程等农村公路建设项目13项,全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565.7公里。2015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446元,是“十一五”末的2.1倍,年均增长16%。农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3.0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78亿元,年均增长9.7%。解决了1.97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优化布局、聚集产业

  工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2015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0.48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39倍,年均增长9%;完成工业增加值7.96亿元,年均增长12.92%,占GDP比重的33.4%。大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31家企业入驻园区,聚集效应明显增强。五年来,实施锂电子负极材料、矿热炉配套节能技术改造等工业项目151项,完成投资36.7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89%,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22%。落实企业扶持政策,培育青海众和肉食品等规上企业7家,累计达14家;新增小微企业301家,中小微企业达573家。

  挖掘资源、打造品牌

  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2015年完成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2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23倍,年均增长17.4%。建成年产2万吨牛羊定点屠宰线,新增商贸流通企业60家,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农家店238个,城乡消费市场日趋繁荣。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丹噶尔古城二期、日月山二期等旅游重点建设项目稳步推进。强化宣传营销,成功举办“西王母敬拜大典”、“丹噶尔民俗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大型文化创意活动。五年来,全县共接待游客800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达7.45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时期的1.45倍和2.98倍,年均分别增长13.8%、26.7%。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5.0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8.68亿元,年均增长8.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3.61%,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

  改善环境、倡导绿色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深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及省级生态县创建工作,建成省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村53个,省级绿色社区5个,“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全面完成。“十二五”末,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3.6%,比“十一五”末提高4.58个百分点。投资7.55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3平方公里,改善灌溉面积6.5万亩,治理河道57.12公里,解决了3.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先行区创建工作,全面实施全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整治试点项目,110个村2.3万户9.51万人受益。深入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完成318.8蒸吨燃煤锅炉“煤改气”治理,实现县城主城区“煤改气”全覆盖,全县空气优良率达86.6%,大气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市最优。

  彰显特色、提升品位

  城市承载能力有效提升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1.22亿元,完成315国道县城段景观改造、污水处理厂二期及配套管网、大华西路等27项城镇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实施“微城建”、“微绿化”和综合整治项目,南大街铁路道口、西小路环境整治等工程相继完成,县城重要区域绿化5万平方米,对95%的老旧住宅和既有建筑实施了节能、外观改造,县城整体形象进一步提升。住房保障建设有力推进,实施棚户区改造3976套、公(廉)租房2561套。稳妥推进光华片区、涌兴片区等一批房地产开发项目,建筑面积达91万平方米,拉动投资17.2亿元。2015年末,城镇化率达42%,比“十一五”末提高了9个百分点。

  关注民生、普惠城乡

  社会各项事业均衡推进

  五年来,投资2.64亿元,在18所学校实施校安工程和校舍改造项目,完成25所幼儿园建设和12所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实施湖北随州异地办学项目,实现“校车”全县基本覆盖。加快卫生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疾控中心实验室、城关卫生院业务用房等项目全面建成;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为城乡群众让利3386.72万元,城乡群众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并轨,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99.8%。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调动社会力量充分参与养老服务事业,推进城关中心敬老院政府购买服务运作模式;积极开展困难群众救助工作,为3.3万名城乡贫困救助对象发放救助金1.74亿元,为1.26万户特困户发放物价补贴148万元,为1030户发放临时救助490万元。新增就业和再就业6778人,农村劳务输出达2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9.45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高原自行车训练基地、公共体育场等项目投入运行,全县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狠抓改革、破解难题

  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加强

  全面推进简政放权工作,建立“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三证合一”等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作为全国33个县之一、全省唯一的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加快税收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支付和非税收入改革、商事制度改革工作全面推进。全力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制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10项制度,农村产业金融扶贫新模式基本建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累计完成43个村4.07万人的转户工作。扎实开展省级生态县创建改革试点,全部指标达到省级验收标准,部分指标达到国家级标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深入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121项减少到42项,在全市率先实现县域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的目标。

  政协: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近年来,湟源县政协按照《政协章程》赋予的职责,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协商服务中助力改革发展,在关注民生中促进社会和谐,在继承创新中发展政协事业,为促进湟源经济社会发展履职尽责。

  主观能动作用成效显著

  【积极建言献策】县政协八届常委会,共组织召开全委会6次、常委会13次、主席会89次,先后就事关湟源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进行协商讨论,积极主动地报送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和意见建议300余条,对党委政府科学决策起到了积极作用。

  【开展调研视察】组织委员就全县公立医院改革、贫困户危房改造、民间艺术及艺人发展现状等方面,深入开展调研,撰写调研视察报告32篇,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149条,为县委、县政府正确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加强文史工作】组建了政协文史资料编辑部,文史工作力量明显加强。制定了《湟源文史资料编辑工作五年规划》,集中社会各界力量,开展湟源文史资料的征集活动,通过县政协精心组织,湟源文史资料第八辑、第九辑文史资料如期出版。

  政协提案工作高度重视

  【着眼提案的质和量】采取举办集中培训班、专题讲座、优秀提案讲评、委员交流座谈等多种方式开展委员培训。2013年,举办提案写作专题培训班,邀请省政协专家进行专题辅导。每年的全委会召开前两个月,向全体委员印发《提案征集通知》。

  【注重提案办理】从2013年起,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首次列入各乡镇、各部门年度综合目标进行考核,连续三年组织召开年终提案办理分析会。实行提案继续督办制,对上年度提案办理工作进行“回头看”,将部分有质量、有意义但未办成的提案,转入下年继续督办。

  【完善工作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协提案工作的意见》,就进一步做好多部门联合提案的办理、提案“直通车”、组织召开提案办理评议会等,做出了相应的制度性规定。八届一次、二次、三次、四次、五次会议共征集到提案406件,经审定立案190件,作为意见建议处理102件。

  政协委员作用日益凸显

  【规范活动形式】制定《委员活动日制度》,规范界别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要求,完善界别召集人制度、强化联系制度和界别内考核,切实加强对界别工作的领导。

  【召开主题座谈会】各界别组长召集相关委员、社会知名人士、行业领头人等,开展民间艺术及艺人座谈会、经济界委员为民办实事情况征集会、特色美食文化研讨会,倾听来自界别群众的呼声和意见。

  【开展委员活动日】2014年,各组先后对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水源地建设、大黑沟景区、民族团结进步区创建工作等进行实地调研视察,提出意见建议,形成协商成果。

  【奉献于公益事业】近年来,县政协委员在各项公益事业中,捐款捐物累计500余万元,委员中的民营企业家安排当地劳动力就业5800余人次,发放工资1980余万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