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鱼洄游季 探秘青海湖

14.06.2016  20:12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到湟鱼洄游季。

  带着同样探秘的心理,本报报道组投入到中央电视台《湟鱼洄游季再探青海湖》大型直播节目的追踪采访报道中。

  近半个月来,透过高科技下精彩呈现的一个个缤纷镜头,透过湟鱼洄游、鱼跃龙门、飞鸟翱翔、万顷碧波一个个震撼场景,我们在寻找,我们在采写,同时我们也在思考。

  问鱼哪得丁兴势旺?问鸟哪得群击长空?问湖哪得清澈如许?

  这是我们的采访视角,也是我们期待进一步打开并传播的秘密!

  有限的采访时间里,一个个专属青海的生态命题,带给我们的兴奋、艰辛、努力和遗憾,无限弥漫我们的时光。

  不论是央视的镜头,还是本报以及其他诸多媒体的图文、视频,还是《美丽青海》一个个微信公众平台,更深含义想去表达并告诉受众的,是连续不断浮出水面的奇妙现象成景的缘由。

  一切和谐的自然现象,无疑源源来自天成地造,但也无疑源源来自于自然共生的人类呵护付出。一切,毋庸置疑!

  小湟鱼折射大生态

  ——从湟鱼洄游这个小视角出发,报道好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成就这个大命题

  罗连军:走进一线,从修建湟鱼通道、沙丘治理,到让湿地与鸟、让水与河相依相亲的举措,让我们欣喜地感受到省委、省政府“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下青海大地焕发出的美丽光彩,欣喜地感受到根植于游客、牧民群众心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折射出的动人情怀。我们要用我们的报道唤醒全社会,共同保护好青海的生态环境。

  姚斌:从保护湟鱼到再现洄游奇观,从再现洄游奇观到记录鱼鸟共生的生物链,从记录鱼鸟共生的生物链再到展现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并非孤立的命题,一枝一叶皆关情。

  刁永萍:湟鱼洄游不仅是青海湖生态系统中的关键一环,更关乎广大民众的绿色福利和幸福指数。当地民众从过去求温饱到现在盼环保,践行环保,这就是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因此,在今后报道中,要从修人文、富精神的角度,多反映青海生态建设的成就。

  宋明慧:像湟鱼一样的普氏原羚、黑颈鹤等,都是自然生态中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挖掘报道对象背后的故事,从中发现许多需要思考的问题,要通过记者的笔将大家保护生态的微薄之力,汇聚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力量。

  小故事反映大主题

  ——在采写湟鱼洄游新闻的同时,更加注重新闻事件背后富含深意的思考

  罗连军:在采访报道中,我们看到了海晏县30年坚守的治沙人、从打渔郎转变为护鱼的农民、一辈子守候鸟类的护鸟人……这许许多多平凡的故事,让我们为之动容。青海湖有今天的生机,是人们认识和保护生态的结果。保护青海的母亲湖,还需千千万万的人加入到自觉保护的实际行动中。

  姚斌:不论是采写主体稿件,还是新闻特写,抑或是一个花絮,都希望能让读者感受到真实背后的故事,保护背后的艰辛,关注背后的触动,触动背后的思考。

  刁永萍:在采写《50万尾湟鱼宝宝昨日游入母亲湖》这篇稿件时,我也亲自参与其中,并放生几尾湟鱼,正是寄寓了对青海湖无尚的敬畏,以及对呵护生态自然之美默默付出辛勤行动者的无限敬仰,让我觉得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活动,而是呼吁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

  宋明慧:通过对湟鱼洄游的报道,看到了各方面实实在在的工作。但我也在思考,湟鱼洄游直播带动了青海湖及环湖周边的旅游业,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权衡和兼顾经济利益与环湖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一个思考的问题。小窗口打造大名片

  ——通过探秘青海湖立体报道,传播“湟鱼洄游”这张青海生态旅游名片罗连军:采访半月,绕湖一周,行径千里,却感觉似蜻蜓点水,始终感觉没有沉入青海湖畔最深处,挖掘出触及心灵的东西,来诠释青海湖之美。打造青海湖湟鱼洄游这张靓丽名片,作为新闻人重在讲好故事,用细节打动人。

  姚斌:对于包括央视及省内外的诸多媒体而言,这既是一个焦点,也是一个难点。我们有地利人和的先天优势,我们有对这片湖泊深厚的情感,做深、做细、做实自在情理之中。

  刁永萍:在此次直播中,本报报道组足迹遍布海晏县、鸟岛、泉吉乡、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智合茂吉草原……通过与基层群众的接触与沟通,了解到他们生活中点点滴滴融于生态保护中,我们要努力的是,把故事说生动,说出分量。宋明慧:首先要报道湟鱼洄游的生态奇观,其次还要报道环湖周边、鸟类、湿地、湖泊、草原等美丽的自然景观,表现淳朴民风,还要体现一些旅游景点,挖掘环湖周边的原生态美,从青海湖延伸至周围的三州四县,以各地的特色打造青海的靓丽名片。

  小举动构建大和谐

  ——跳出洄游看洄游,充分展现美丽青海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

  罗连军:青海很美,美得让青海人自豪;青海湖很纯,纯得让每位亲近者不忍踏足。回归自然、回归宁静。作为记者,传播青海湖之美,更要宣传人们保护青海湖的意识,不要让人类的脚步惊扰了动物家园,不要让一个个黑手伸向蔚蓝的湖面……

  姚斌:引用我在稿件中阐述的这段话作为回答:跨越漫长的时空纵轴,曾经,“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凄楚,如今,已被如织游客“美出天际”的赞誉所淹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更是青海最诱人的旅游福利。

  刁永萍:这次的新闻报道,实际上也是呼吁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大地的事情,是大家的事。不论是以记者身份,还是普通游客的身份,我们都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多做善美的事,多呵护身边的一草一木,通过细小的举动,感动自己,感动他人。

  宋明慧:湟鱼洄游虽然历经千辛万苦,但也是渔鸥、鸬鹚等的口中“猎物”,在大自然的生态链中,人与各生物间都是一个密切的整体,相辅相成,人类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要遵循自然生存的规律,与鱼、鸟等生物一样,处处要构建和谐。

  卫星定位:绘出鸟类迁徙图

  青海湖不仅是湟鱼的家园,更是鸟类的天堂。每年数以亿计的湟鱼洄游,吸引着成千上万只候鸟远道而来,在青海湖岛屿繁衍栖息。

  去年,相关科研人员通过卫星定位装置监测到了鸬鹚、黄麻鸭等鸟类的活动轨迹。今年,科研人员将再次将卫星定位装置安装在斑头雁的身上,这些定位项圈将跟随斑头雁一起飞行,通过传输的数据,探究出斑头雁迁徙轨迹。

  “现在我们采集它的肠道微生物,通过一些科学的分析,可以得知它肠道内的菌落情况,从而可以看出它的一些生理健康情况。”中央电视台《湟鱼洄游季再探青海湖》直播前,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鸟房前,工作人员为一只准备带项圈的斑头雁进行“健康体检”。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实验员孙浩介绍,这只斑头雁身体情况符合放飞标准后,科研人员将卫星定位终端套在它的脖子上,随后放飞。一周后,这只斑头雁颈部的卫星定位终端,将陆续传回所采集的信息。

  经了解,今年戴在鸟类颈部的卫星定位装置,学名叫野生动物微型追踪器。与传统捆绑式追踪器不同的是,不需要捆绑,只需将项圈套在鸟的脖子上即可。同时,新项圈两边的太阳能蓄电池设计,也使整个追踪器更加轻便,既减轻了鸟类的负担,还能实现1到2年的持续供电,传回的信息也更加可靠。

  “卫星定位终端主要传递反馈鸟类飞行经纬度位置、海拔高度、地理环境及气候温度等信息。”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来兴说,迁徙鸟类返回大量信息,将告诉科研人员青海湖鸟类去了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呆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又返回,及整个生活周期、地理信息将全会部反馈回来。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的反馈数据来看,青海湖周边的生态状况和鸟类种群持续向好。同时,青海湖湿地面积的扩大,使鸟类的活动范围、活动空间更加广阔。实施卫星定位装置,跟踪鸟类轨迹,对于保护鸟类、恢复生物资源起到积极地作用。

  今年,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计划为青海湖鸟岛周边10只斑头雁佩戴安装追踪器,待到9月候鸟迁徙的时候,就可以获知这些斑头雁的迁飞轨迹了。

  与湟鱼同洄游

  这是一次湟鱼的洄游,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线记者理性关注青海湖流域生态治理的“洄游”。

  从《湟鱼洄游季 探秘青海湖》这个颇具趣味性的视角出发,带着对青海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命题的考量,我们踏上了充满挑战的“洄游”之路。

  随着报道的逐步深入,我们的足迹在向环湖延伸,我们的触角在向全方位拓展,我们的思路在向多领域扩散,我们恪守着报道的深度与温度,一路前行。

  今天,回顾整个报道历程,留下颇多遗憾,我们自感笔触与读者的期待相距甚远,我们的故事尚未触及读者心灵的最深处,我们……

  所幸,湟鱼的洄游并未结束,我们的脚步自然不会停歇。

  感谢读者,一路投下关注的目光,感谢所有为湟鱼的家园——青海湖的生态保护与治理付出辛劳的人们,你们,永远是我们行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