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农民就喜欢看自己演的戏!”——青海河湟地区农民业余剧团发展壮大见闻录

28.02.2015  01:28

  青海新闻网讯 青海河湟地区文化积淀深厚,民间戏曲、曲艺演出十分活跃,文艺人才辈出。民间有“锣鼓不响,庄稼不长”的俗语,就是把“唱戏”与“种庄稼”相提并论,足以显示出文化生活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

  乐都是河湟文化的富矿区,也是民间戏曲文化的活跃地带。秦腔、眉户、皮影、民间小调等戏曲、曲艺自明清传入以来,深受民众喜爱,成为乐都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如今,虽然受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和城镇化发展对传统农业文明的影响,但群众对民间戏曲文化十分喜爱,群众基础广泛。全区爱好民间戏曲的有近10万人,懂戏曲、会唱戏、拉乐器、乐善好施的民间戏曲艺人有5000多人。

  蒲台乡地洼村的李氏家族剧团,从曾祖父那一代开始,就有了唱戏的传统。近年来,家族人筹集资金买服装、道具、乐器,唱起了秦腔大戏。这个小村庄总共有15户人家,40多人,全家族登台演出的男女老少多达25人,上至85岁的祖父,下至5岁的重孙,都是登台演戏的演员。

  乐都南山地区民间艺术剧团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已改名为乐都戏曲艺术剧团,由乐都优秀民间演唱人员担当主演,演员有50多人,表演秦腔、眉户、皮影、平弦戏等民间戏曲、曲艺节目。

  乐都戏曲艺术剧团自从成立以来,已公演50多场,观众达10万多人次。随后,蒲台乡秦腔联合剧团、辛家庄业余剧团、黑窑洞秦腔剧团、李家嘴秦腔剧团、地洼李氏家族剧团、雨润镇汉庄眉户剧团纷纷成立。仅仅一年时间,先后有9个民间剧团率先组建,闪亮登场,成为乐都乡村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这些剧团活跃在乐都的广阔乡土上,极大地丰富了山乡的文化生活,也使濒临失传的民间戏曲、曲艺得到传承保护。

  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胡芳告诉笔者,青海东部农业区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地带,这里位于古丝绸之路南线,自古就是中原文化、吐蕃文化、西域文化的重要交汇地带,眉户、贤孝、平弦、秦腔等诸多民间剧种在这里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取长补短的特点。

  据来自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的资料显示,近年来,随着“文化进村入户”等惠民工程的实施,在全省多地特别是东部农业区,农民业余剧团呈“井喷式”增长,仅在文化部门登记的剧团目前已超过1000家,每年的观众预计超过200万人次。

  “我们农民就喜欢看自己演的戏。戏里戏外说的是老百姓的话,唱的是老百姓从小听的曲子,讲的是老百姓的道理。”大寨子村村民张有成说。

  多位乡镇干部向笔者反映,由于青海地处高寒地区,农闲时间较长,加之近年来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冬春季节往往是农村社会矛盾、治安案件高发期。近年来,随着农民剧团的蓬勃发展,不仅丰富了基层文化生活,更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了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宣传了法律法规,起到了凝心聚力、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

  “村里的秦腔剧团已经搞了五六年了,从一开始我们就很注意选‘本子’,宣扬封建迷信的、内容不健康的绝对不演。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我们在今年的演出中就特别注意选‘包公戏’、‘狄公戏’,拿古人的故事来教育现在的年轻人遵纪守法。”乐都区蒲台乡山桃村农民剧团团长赵元芳说。

  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公共文化处负责人边振刚认为,农民剧团的蓬勃发展,是当下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一环,也是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

  除了自娱自乐,一些农民剧团还通过市场化运营,将演艺活动发展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渠道之一。10年前,平安县部分农民就以原巴藏沟乡郭尔村农民歌舞队为班底,组建阿伊赛迈民族歌舞团。目前该团已经拥有三个分团,演出足迹遍布全国近30个省份,年均创收数百万元,成为青海对外文化宣传的名片之一。

  “参加阿伊赛迈民族歌舞团之后,我走出了大山,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靠自己的特长帮助全家脱了贫。”来自平安县的藏族小伙才让扎西,曾是阿伊赛迈歌舞团的一名舞蹈演员,如今已在浙江某知名民营演艺公司担任领舞。

  “阿伊赛迈民族歌舞团的成功,可以成为西部边远地区农民业余演出团体发展的方向之一。 ”胡芳认为,目前可以考虑在政府指导下进一步发挥市场引领作用,通过“文化打工”等模式,将弘扬民间艺术与促进农民增收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