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源水生生物资源调查圆满结束

02.09.2014  17:14

8月22日~8月27日历时6天的澜沧江源水生生物资源调查活动圆满结束,本次调查从西宁出发行程3000余公里,海拔落差近3000米,跨越杂多、囊谦、玉树等地,对澜沧江源主要河流吉曲、扎曲和子曲开展水生生物资源、水生生境状况、鱼类致危因子及涉水工程建设等方面的调查,共设调查段面7个,获得了丰富的水生生物样本及流域水生生境相关数据资料,为今后澜沧江源区水生生物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经检测,澜沧江源水体质量保持良好,水生生境基本为原生态,  水生生物资源较为丰富,而且当地政府和民众的水生生物保护意识强,保护成效显著。本次共调查到土著鱼类4种,外来鱼类1种,土著鱼类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1种,裸腹叶须鱼(易危),水生维管束植物10余种,底栖动物6种,两栖动物2种,确定土著鱼类产卵场2处。目前对水生生物和水生生境主要潜在威胁:一是已建成的5座水电站和今后规划的涉水工程,使水生生境片段化,影响鱼类的繁衍生息。二是人类活动加剧产生的垃圾未得到有效的处理,带来环境污染。三是不规范的放生活动,引入外来物种,挤占土著鱼类生存空间。